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新华社 |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发布,城市群在中国科创中心表现突出

新华社 | 《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发布,城市群在中国科创中心表现突出

时间:2024-05-26 11:09:38 作者:
摘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中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蓄水池和全球创新网络的集散中枢。2日召开的2023国际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

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中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蓄水池和全球创新网络的集散中枢。2日召开的2023国际科技创新发展论坛上,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ECNU GIS)面向全球发布了《全球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2023GIS100)和《中国科技创新中心100强(2023)》(2023GISC100)。全球科创中心百强的数据显示,美国和中国领导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发展。

微信图片_20231207095841.jpg

全球百强数据中,来自美国的科技创新中心数量稳定在26个,且在前30强中独占12席,前10强更是坐拥4席;23个城市来自中国,前30强中占据5席,均仅次于美国。北京综合排名由2022年的第5上升至第4,超越东京位居亚太地区首位,同时继续在科学研究全球引领力这一维度上位居全球首位。上海保持全球第10位置。

测评结果显示,综合排名前100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中,有95个城市位于欧洲、北美和亚太这三大区域,相较于2022年增加了2个。其中,33个在欧洲,30个在北美,32个在亚太。这三大区域进入100强的城市数量整体略有增加,表明由北美、欧洲和亚太控制的全球创新“大三角”格局进一步强化。

城市群是中国科技创新中心成长的核心空间载体,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群。中国科技创新中心高度集中在19个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城市群。综合排名前100强中有96个城市分布于大城市群地区,其中45个分布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这三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中上海、杭州、南京和苏州进入中国科创中心前10强,合肥、无锡、宁波和常州进入前30强;京津冀城市群中北京进入10强,天津和石家庄进入前30强;珠三角城市群中深圳和广州进入前10强,佛山进入前30强。

华东师范大学全球创新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杜德斌介绍,长三角科技创新中心发展呈现出明显“雁阵集群”效应。上海、杭州、南京和苏州进入前10强,处于第一方阵;第二、第三、第四方阵紧随其后。强大的实体经济支撑和开放优势是上海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基础,在创新产业集群上,上海拥有5个国家特色产业集群、4个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集群和20个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基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