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决定企业价值的要点:客户究竟在想什么?

决定企业价值的要点:客户究竟在想什么?

时间:2024-05-26 17:05:29 作者:
摘要:而我记得沃伦·巴菲特在几年前,曾经收购过一家做高级油画画框的企业。类似以上这些例子还有很多,归结一点,就是在考虑企业的价值时,我们需要琢磨顾客到

陈嘉禾

在思考企业价值(包括企业的定价能力、利润率、防止其它企业参与的护城河等等)的时候,我经常会思考一个问题:这个企业的客户,究竟在想什么?他们为什么做出这样、而不是那样的购买决定?他们买这个产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这种目的可能会改变吗?

这里,就让我结合一些例子,来阐述这种思考过程。

一直以来,高端白酒是中国证券市场中利润率最高的行业之一。那么,客户在购买高端白酒的时候,究竟在想什么?他们真的是因为高端白酒的口味如此特殊而不能割舍,宁可多花很多钱吗?并不是。

高端白酒的消费场合,多是非常重要的商业活动。在这些场合里,参与者们经常商谈金额不菲的商业合同。为了表示对对方的尊敬,他们多半会挑选最好的白酒。那么,在商谈价值动辄千万上亿的酒桌上,有人会在意消费的白酒是900块钱一瓶,还是950块钱吗?

而一些健康有机食品(比如有机蔬菜、高级麦片)的定价,与高端白酒有异曲同工之妙。购买这些食品的顾客,一般经济地位比较优越,买更贵的健康食品,是为了拥有健康。当一个有钱人在思考自己的健康时,他也就不太容易在意价格。

而我记得沃伦·巴菲特在几年前,曾经收购过一家做高级油画画框的企业。从顾客的思考角度来说,高级油画非常名贵,而画框的成本对于整幅油画来说,几乎可以忽略。

但是,好马要配好鞍,一幅好的油画又必须配好的画框。那么,拥有优质名声的画框企业,就很容易赚取高额毛利润。

反过来,巴菲特先生曾经这样评价制造纸箱的企业:没有人在买到东西的时候,会在意包装的纸箱是哪家企业生产的。同时,纸箱企业面对的顾客多半不是知识贫乏的个人客户,而是经验丰富的企业采购员。由此,纸箱企业想做出自己的品牌溢价,也就非常困难。

而航空公司为什么是一个很难赚钱的行业呢?几乎90%的乘客在选择机票的时候,都会找更便宜的那一家,因为它们所提供的服务实在是太相似了,都是把乘客从A点运送到B点。当你的顾客脑子里天天在盘算价格高低的时候,你又有多容易赚钱呢?

不过,顾客并不是在所有时候,都有明确挑选商品的能力。也就是说,在很多时候,顾客其实不具备足够的专业能力去判断一种商品到底是好还是不好。所以,对于同一种产品来说,如果一个企业的产品面对的是专业的采购员,那么它所承受的顾客砍价压力,就会远大于面对个人客户时候的砍价压力。

在植入医疗器械这个领域,我们却又能看到另一种情况:顾客不太在乎钱。彼得·林奇曾经在自己的书里指出,植入医疗器械是一个非常好的行业,主要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病人对植入自己身体的东西,不会太讲究钱多钱少,而经常会挑选质量最好、最可靠的那一个。另一方面,医生又不习惯在不同的品牌之间换来换去。由此,一个植入医疗器械企业一旦建立了良好的名声、被市场所信任和认可,那么它的市场地位就非常巩固。

而从这个角度来说,流行服饰是一个糟糕的行业,原因就在于顾客太喜欢换来换去了。一方面,客户在不同的流行服饰之间换来换去,没有任何成本。另一方面,这种换来换去还会给客户带来愉悦感和满足感。这就导致在流行服饰这个行业,很难有人能一直抓住顾客的品味,也就很难有企业做到长盛不衰。

同样是日常生活消费,连锁餐饮店却在顾客心理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相对于服饰的可识别性来说(顾客用手摸摸就可以知道大致材质、试一试就能知道合不合身),餐饮却是一种不太容易搞清楚品质的行业(你怎么知道那个包子里的肉是不是新鲜),而且又属于拿到手就不能退的产品(你可以试一件衣服然后不买,但是点了一盘红烧鱼就不行),因此,顾客就有强烈的动力去信赖自己已经了解的品牌,这也就是连锁餐饮店大获成功的原因。

类似以上这些例子还有很多,归结一点,就是在考虑企业的价值时,我们需要琢磨顾客到底在想什么。否则,就会像《庄子》里那个故事所说的一样:“宋人资章甫而适诸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一个宋国人买了一堆礼帽,运到越国去卖,结果越国人不留头发、满身刺青,根本不用礼帽。)

(作者系信达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