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
世界湿地日
2020年2月2日我们迎来第24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旨在认识湿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影响,强调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湿地与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陆地与水体的过渡地带,因此它同时兼具丰富的陆生和水生动植物资源,形成了其它任何单一生态系统都无法比拟的天然基因库和独特的生境,特殊的水文、土壤和气候提供了复杂且完备的动植物群落,40%的物种在湿地生存繁殖,它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难以替代的生态价值。中国的湿地类型众多,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不仅物种数量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国所特有物种。据初步统计,中国湿地植被约有101科,其中维管束植物约有94科,中国湿地的高等植物中属濒危种类的有100多种。中国海岸带湿地生物种类约有8200种,其中植物5000种,动物3200种。中国的内陆湿地高等植物约1548种、高等动物1500多种。中国有淡水鱼类770多种或亚种,其中包括许多洄游鱼类,它们借助湿地系统提供的特殊环境产卵繁殖。中国湿地的鸟类种类繁多,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内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此外,还有许多是属于跨国迁徙的鸟类。在中国湿地中,有的是世界某些鸟类惟一的越冬地或迁徙的必经之地,如: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Grus leucogeranus)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
湿地生物多样性的功能
应对气候变化
泥炭地、红树林和海草储存了大量的碳,是地球上最有效的碳汇。湿地特别是泥炭地,在有效缓解温室效应、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湿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为有机质。因此,湿地的消长会影响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的态势与速度。研究显示,尽管湿地面积仅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8%,但却储存有约525Gt的碳,约占全球陆地碳库的35%。其中,占全球地表面积仅3%的泥炭地存储了30%的陆地碳。在当前全球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减少、工业减排仍将持续面临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发挥湿地调节气候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应对极端天气
沿海湿地,如盐沼、红树林、海草床和珊瑚礁,起着减震器的作用。特别是红树林,分布在热带—亚热带沿海滩涂或河口的一种特殊的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消浪先锋、海岸卫士。它们是抵御台风的天然屏障,能有效地防灾减灾,它们降低了海浪、风暴潮和海啸的强度,保护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使生活和工作在沿海地区的人免受财产和生命损失。在1986年广西沿海特大风暴潮、2004年印度洋海啸中都让人们看到了它神奇的作用,凡是分布有红树林的沿岸,海浪或海啸造成的损失大大减少。
净化水体环境
湿地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有毒物质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湿地植物(如芦苇、水湖莲等)和微生物能有效地吸收毒物,使环境得以净化。水流流经湿地时,其中所含的营养成分被湿地植物吸收,或者积累在湿地泥层中,也净化了下游水源.湿地中的营养物质养育了鱼虾、树林、野生动物和湿地作物。
供应涵养水源
我们平时的用水很多是从地下开采出来的,而湿地可以为地下蓄水层补充水源。从湿地到蓄水层的水既可以成为地下水系统的一部分,又可以为周围地区的工农业生产提供水源。小溪、河流、池塘、湖泊等湿地中都有可以直接利用的水,它们常常被人们作为生活、工业生产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泥炭、沼泽等其他湿地可以成为浅水水井的水源。如果湿地受到破坏或消失,就无法对地下蓄水层供水,地下水资源将面临枯竭的危机。内陆湿地,如洪泛平原、河流、湖泊和沼泽的功能就像海绵,吸收和储存多余的降雨,湿地植物能够更好地涵养水源,为人类生产生活保障水的供应,并且减少洪潮。在干旱季节,湿地释放储存的水,推迟和延缓干旱灾害,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短缺。
提供物质基础
湿地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人类从生物多样性中得到了所需的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例如,湿地物种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的来源,作为人类基本食物的农作物水稻、家禽和鱼类等均源自野生型。野生物种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材料,特别是随着近代遗传工程的兴起和发展,物种的保存有着更深远的意义。湿地物种是多种药物的来源,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湿地物种被发现可作药用。另外,湿地物种资源也为人类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湿地物种多样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例如中国高产杂交水稻的培育成功,就是由海南岛南红农场的水沟边偶然发现的一株花粉败盲野生稻与籼稻杂交而成。
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湿地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湿地农业、生态旅游等湿地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使湿地成为乡村振兴的强有力的龙头和载体,通过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创造性地发展湿地等特色产业,能够给当地经济注入活力,并且提供大量的工作机会,提高就业率。可以以湿地公园为依托,引导贫困户参与到湿地公园建设中,开展生态种植、生态养殖、生态旅游,拓宽增收致富的渠道。将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既保护好珍贵的湿地资源,又促进其稳定脱贫,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生态旅游和教育科研
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拥有旷远恬静、空气清新、无污染、无噪声的生态景观,蕴含着丰富的自然美,给长期生活于喧嚣都市的人们一种强烈的吸引力,使之成为集自然观光、度假旅游、休闲娱乐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资源。目前,许多湿地都已经开辟出旅游场所,使生态旅游成为一种时尚。复杂的湿地生态系统、丰富的动植物群落、珍稀濒危的物种等,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物种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在科学教育、生命科学研究、生物保护和生态学研究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些年来,我国湿地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湿地是生物多样性形成的基础,是不可替代的自然资源,每失去一片湿地,就意味着失去一种或数种生物。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与生物息息相关,共存共利。保护湿地不仅保护生物多样性,而且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湿地保护好,让湿地永远不断地繁衍滋润生命的共同体。
相关阅读
-
世界湿地日2020年2月2日我们迎来第24个世界湿地日,主题为:湿地与生物多样性——湿地滋润生命。旨在认识湿地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生存发展的积极影响...
-
2021全球高相关度区块链授权专利排行出炉 蚂蚁集团排名第一
本报记者 李冰10月13日,知识产权研究机构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21年全球高相关度区块链授权发明专利排行(TOP100)》。报告显示...
-
嫦娥奔月、蛟龙出海、鲲鹏展翅……这些神话传说将中国文化的浪漫而恢弘的想象力发挥到了极致。而古人一定不敢相信,千年之后,神话正在照进现实: 与月球亲密接触的“嫦娥五号 ”尽........
-
收藏!《2022年全球区块链行业技术全景图谱》(附专利申请情况、专利竞争和专利价值等)
区块链行业分析报告: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由自动化脚本代码组成......
-
集群发展是影视文化产业促进资源整合、规避产业风险,实现效益最大化的发展模式。作为全国首个影视文化集聚区,横店影视文化产业集聚区的集聚策略、发展路径能在一定程度上...
-
A、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停药5年后生物制剂重启率七成以上B、生物制剂停药后无复发率逐年降低C、生物制剂可长期维持PASI的改善D、生物制剂可长期改善银屑病患者生活质量请帮忙给出......
-
九江市生态环境局_官方网站...
-
关于生物利用度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你还不知道关于生物利用度的描述哪一条是正确的的答案吗,总题库在线解题,立即获取答案!...
-
今天是第29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湖北地处华中腹地,山地广袤,湖泊众多,孕育了多姿多样的生态系统,金丝猴、江豚、麋鹿、水杉等珍稀动植物闻名世界……...
-
一个数学天才北大毕业后遁入空门。12年后还俗,做“佛系心理咨询”。...
-
气生植物是指植物王国中不需要土壤,生长所需的水分和营养可以全部来自空气,只须将其基部粘在贝壳、玻璃上就能正常生长的植物,又被称为“空气植物”。它既不同于附生植物...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