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2021年编制教师招聘备考: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2021年编制教师招聘备考: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时间:2024-05-29 11:04:33 作者:
摘要:2021年编制教师招聘备考: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相关信息请关注浙江中公教师网点击加浙江教师招聘群|关注微信公众号zjjsks|关注喜马拉雅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是

2021年编制教师招聘备考: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相关信息请关注浙江中公教师网

点击加浙江教师招聘群|关注微信公众号zjjsks|关注喜马拉雅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

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是学习理论中的一个知识点,属于认知主义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点知识。其中涉及到一些较难理解的概念,需要理解和区分,以理解性的选择题(单,多)和辨析题为主。

意义识记强调在对事物理解的基础上,依据事物的内再联系所进行的识记。奥苏贝尔强调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再进行学习,奥苏贝尔将这种学习理论称为有意义学习论。

一、实质:(单选题、多选题及辨析题备考,准确记忆及理解)

有意义学习的实质是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建立起非人为(内在的)和实质性(非字面)的联系。

1.所谓非人为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的联系和合理的或有逻辑基础的。

非人为(内在的):不是外在强加上去的,是其本身有内在的联系,例:dog和狗,并不是我说dog是狗它才是,而是其本身的内在含义。

逻辑基础强调也就是说是学习的材料要符合逻辑思维的,不能是乱码的。如:随意给学生一段乱码的数字让他去记忆,是没有意义的。

二进制编码:二进制编码是用预先规定的方法将文字、数字或其他对象编成二进制的数码。简单说就是用0和1组成各种数字串,这就属于人为的赋予两个数字含义,就是不符合我们有意义的学习的。

2.实质性的是指新知识与已有观点之间的联系理解后建立的,而不是字面上的联系。

实质性(非字面):如先学习了加减法3+3+3=9,后学习了乘除3*3=9,我们用了不一样的数学形式进行表述,字面上看是不一样的,但是其所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经过我们的理解之后的结果意思相同的。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有意义学习。

(dog和狗字面上没有联系的,一个英文一个中文,但是他们都是在表达动物狗的这个实质性的意思;老师问学生“地下一千米比地面热还是冷”学生面面相觑、哑口无言,老师又问“地球深层是什么地址结构”同学马上回答是熔岩。——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将学习材料的知识与原有知识建立实质性的、有意义的联系。)

二、条件(单选题、多选题及辨析题备考,准确记忆及理解)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不能是乱码的材料,如《岳阳楼记》的学习。

2.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想学习,有主动学习的想法,如:学英语,你本身不感兴趣,怎么学都学不会。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练习:学习者在学习前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基础,如果是特别小是小朋友也不识字,你和他说写一个狗和dog对他来说没有任何意义。

三、有意义学习的类型(单选和多选备考—给例子反选属于哪种学习,难度不高。)

1.表征学习:符号学习、代表学习,是最低层次的学习。指学习一个符号或一组符号所代表的事物和意义。

(1)词汇学习:汉字、单词

(2)非语言符号:实物、图像、图标、图形

(3)事实性知识:历史人物、地理地位、历史事件、地形地貌

2.概念学习: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或本质特征,是区分事物的关键。实质就是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如:婴幼儿在与成人的交往中华,学会区分“你”“我”“他”,了解你我他更深层次的意思。

3.命题学习:命题学习是指学习以命题形式表达的观点的新意义。

(1)非概括性命题:两个以上特殊事物之间的联系,适用于特殊的情况、有特殊含义,只适用某一种特定的情况,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2)概括性命题:概念和概念之前的关系,适用于一般情况当中,如:圆的直径是半径的二倍;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

四、组织学习的原则与策略(单选和判断题备考)

1.逐渐分化原则:大概念—小概念(下位学习),如:角—直角、锐角、钝角;力—压力、重力、浮力。

2.整合协作原则:在不同层面和不同角度来进行知识的学习讲解。如:洋葱在植物学里属于球茎,在营养学里属于蔬菜;学习了人、哺乳动物、胎生的概念之后再找到他们之中的联系。

3.先行组织策略

奥苏贝尔学习理论在教学中具体应用的技术——先行组织者策略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较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够清晰地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和新任务关联起来。这种引导性材料被称为先行组织者。

组织者:(区别于先行组织者概括性不一定比新材料高)

①陈述性“组织者”: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它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如:学习了地形的概念之后,再学习平原、高原、山脉的时候, 你就知道它属于地形。

②比较性“组织者”:目的在于比较新材料与认知结构中相似的材料,从而增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可辨别性。如:对比学习感觉和知觉/学校教育的三要素和德育过程的四要素。

更多浙江教师考试招考信息请登录浙江中公教师网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