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全球科技 > 神奇:西藏平叛战斗中,我连有只军骡,能提前感知事物并预警

神奇:西藏平叛战斗中,我连有只军骡,能提前感知事物并预警

时间:2024-05-31 09:10:19 作者:
摘要: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除有朝夕相处、生死与共和亲如兄弟的亲密战友外,还有因军事斗争需要而配属的军犬、军鸽、军马,牠们与军人有着不解的渊源,军人称呼

想念无言战友——“神马瞎骡”

李子文

在部队这个大家庭里,除有朝夕相处、生死与共和亲如兄弟的亲密战友外,还有因军事斗争需要而配属的军犬、军鸽、军马(战马和役马),牠们与军人有着不解的渊源,军人称呼牠们的昵称是“无言战友”,倍受军人喜爱和关照!牠们经过严格训练和调教,都能具有相当的军事素养,能圆满完成部队赋予的本职任务,为军事行动提供有利条件,和军人建立了战斗情谊,关键时刻牠们(如军犬、军马)能挺身而出保护军人,此类战例和故事在中外战争史上时有所闻。

西藏奇闻逸事_西藏奇闻异事有哪些_西藏奇闻

在西藏平叛战斗中,我所在的机炮连配属了不少军马(骡),担负驮载火炮、重机枪和弹药的重任。负责管理战马的士兵叫“驭手”或“飼养员”,他们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对军马的飼养、管理和训练,是机炮分队十分重要的战斗岗位。

我们连部配属了一匹军骡,负责驮载连队的文件、档案资料和贵重物品。这匹军骡的左眼在淮海战役中被炮弹片击伤而失明,后来大家习惯地叫牠“瞎骡”。“瞎骡”中等身材,棕灰毛色,性情温顺,善解人意,训练有素且经受长期战火洗礼,一举一动都表現出作为一名“老兵”的素质。“瞎骡”对周边事物和即将发生的事情,具有极强的灵敏度和预知感,能及时给“主人”传递异常信息,引起警觉,及时应对即将发生的战斗和意外情况,因此除“瞎骡”的名字之外,牠又多了“老兵”、“神骡”之昵称。全连上下都称赞牠是“好兵”。很多老兵还评价说“瞎骡”跟人的差距就一点点:牠不会说话。要是牠会说话肯定是军中最出色、最优秀的“战士”。从淮海战役到西藏平叛,老兵退伍一茬又一茬,但“瞎骡”却一直在战斗行列中,陪伴一批又一批的新兵继续战斗!

1959年4月20日西藏平叛之岗达寺战斗结朿后,我被调到连部当通讯兵并代理连队文书工作,从此时起直到1962年4月部队归建回到云南省丽江县巨旬营房,一直与“瞎骡”一起在西藏雪域高原并肩战斗达三年有余,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忆的往事……

行军作战,连部文件箱和贵重物品由“瞎骡”驮载,我则负责牵引“瞎骡”和保护文件安全,休息时给“瞎骡”喂点草料,有时也交托班排驭手照料,无论行军或进入战斗,“瞎骡”都能听从指令,认真配合,三年间参加战斗数十次,从未出过差错。战斗间隙,“瞎骡”则交给班排驭手飼养和训练,训练科目主要是实战需要的卧倒、起立、抬脚、踢腿……等动作,各项动作都按教范进行,接近实战需要。休闲时间,连首长和连部人员就到班排牵“瞎骡”到山脚、河沟边或有草的地方遛跶,让牠啃吃青草,我们也动手拔些嫩草喂给“瞎骡”,水草较多时就多拔几捆作为牠的夜草。服役的军马,有部队统一制定的草料标准,草料费、食盐费、医药费、装具费……等,都有明细规定,每匹军马都建有档案,“瞎骡”因多次荣立战功,其“伙食”标准略高于其他军马,有条件时每天可以加喂几枚鸡蛋,吃点小灶,只可惜在战区艰苦环境中因人烟稀少,藏民生活十分困苦,后勤战线漫长,又不通公路,不要说鸡蛋,有时连草料也无法按时按量供应,只好打“白条”,欠无言战友们的伙食帐了!

经历长期艰苦的战斗生活,“瞎骡”似乎也把自己当成连队的一员,凡事能主动配合,关照“主人” ,晚上行军,我在前面走时,牠能紧跟相随,你走牠走,你停牠停,一步不拉,一步不抢,我在后面走时,“瞎骡”步伐不紧不慢,始终与我保持适当的距离,有时我掉队,牠就放慢脚步等我,或回头发出“哄哄哄”的招呼声催我跟上,特别是后半夜行軍,人困马乏,容易打瞌睡,一不小心就会碰到前靣的战友或马匹,有时还会摔到山坡下或河沟里,造成非战斗伤害,这样的事例在部队行军作战中经常发生。

在雪域高原作战,山大海拔高,空气稀薄,行军一一特别是爬山,呼吸相当困难,不少战友因身体难以适应而被送往海拔较低的地方当留守兵。在战斗行进中,有时为了减轻体力消耗,领导允许大家骑马行走一段路程。1959年的时候我才17岁,个头不高,身体弱小,缺乏骑马经验,很难骑到“瞎骡”的背上,“瞎骡”很理解我的难处,每逢需要骑马时,牠都主动走到有台坎的地方,让我顺坎骑上马背,每次我骑上去后牠都要回头看看,用轻微的“哄哄” 声示意我:你就放心的骑吧!基于对无言战友的关爱,战友们决不会只图个人轻松而长时间乘骑行军,待体力稍有恢复即下马步行,好让自己的无言战友减少负荷,恢复体力。

“瞎骡” 作为久经战火洗礼的“老兵”,对战场环境即将发生的情况,有特别敏锐的预知能力,并用肢体语言和轻微声音将感知到的信息及时传达给“主人” ,令其提前进入战斗状况。

西藏奇闻_西藏奇闻异事有哪些_西藏奇闻逸事

1959年5月的一天夜晚,我们连隨五连翻越位于盐井东北方的七十二道拐,在离坡顶不到一公里处的大坡坎下,“瞎骡” 突然停步不走,用咀使劲拱我的大腿和臀部并发出 急促的“哄哄哄……” 的急促声音,任由我怎么拉拽,“瞎骡”就是不走,我不知所措,急得浑身冒汗,机枪排的罗天泉老排长闻讯急忙赶到我身边,凭着他对“神马瞎骡”的长期相处和了解,老排长判断将有战斗情况发生,隨即提醒部队牵好军马,进入战斗行军!罗排长的话音刚落,就从坡顶传来一阵淸脆的枪声,划破夜空,唤醒了一夜行军后已经疲劳的战士和无言战友。紧接着从前面不断传来“跟紧”!“跟紧”和“准备战斗”的口令,坡顶的枪声一阵紧似一阵,步枪声、冲锋枪声和转盘机枪声响彻山谷,我们牵紧战马不到十分钟就冲到坡顶,配属五连参加战斗,全歼企图在坡顶伏击部队的小股叛匪后,继续向北急行军,前往小昌都一带参加大部队围剿叛匪的战斗。

关於“瞎骡”能提前感知事物、提前预警的消息,对于机炮连的老兵来说,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而对刚入伍参战的新兵来说,那简直就是特大新闻,觉得非常新鲜、神奇,称“瞎骡”为“神马”、“神骡”,叫来叫去就顺口叫成“神马瞎骡”,最终全连一致统一叫成“神骡”,从此“神骡”的名字和传奇故事在部队广为流傅,成为奇闻佳话。

1960年9月底,连隊领导叫我带领一个战斗班和10几匹軍马,前往营部所在地扎玉,驮运过冬被服和国庆节生活物资。行军路线是从连队驻地的沙村出发,沿玉曲河沿岸峡谷从南向北行走,来回需要两天时间。河谷两岸是崇山峻岭,地势险要,隨时都有可能发生战斗和遭遇各种自然灾祸。因此,整个行程都必须小心谨慎,高度警惕。第一天,我们顺利到达扎玉营部领取了物资,捆绑好马驮后在营部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吃过早饭即起程往回返。途经一处峡谷,东西两侧全是高耸的悬崖绝壁,往上仰望,只能看到一线蓝天,玉曲河从两侧悬崖下由北向南婉延流淌。.当地藏民在河上架了一座约10米长、三米宽的木桥,可供人畜通行,是碧土寺一带通往扎玉和左贡县的唯一通道。距木桥还有五十来米时,我派出两名观察哨,监视两側悬崖动静,叫队伍拉大距离,迅速通过悬崖峡谷。当队伍刚到东侧悬崖北沿时,“神马瞎骡”突然发出“哄哄哄……”的声音,用鼻子猛撞我的大腿,然后快速跑到悬崖下端凹槽内。此凹槽从南到北长约15米,宽5米多,高约2米多,是一处极佳的避险场所,不知是人工所凿还是天然形成?根据以往经验,“神马瞎骡”的这一异常举动,立刻使我意识到可能会有意外事件发生,我当机立断,命令原观察哨2人向北移动,在安全地段继续观察,另派3名战士迅速过桥向南行进,找有利地形担任警戒,如有敌情则掩护部队安全过桥,其余人马立即向“神马瞎骡”所在的凹槽靠拢并卸下马驮。

就在大家分头行动的同时,只听见山顶上有“起哩咔嚓”的声音,伴有碎石块掉落到河谷和玉曲河里,少数石块砸在木桥上。隨后又听见河东山顶上连续不断传来“轰轰隆隆”的巨响声,紧接着山羊大小的石头砸向山谷和木桥,有的石头大如小水牛,好在大石头大多掉到河里,没有砸着木桥。伴随着大小石头的滚落,山顶和山坡上的泥沙也铺天盖地地倾泻下来,遮天蔽日,十分恐怖,有几块半大石头砸在木桥上,发出“咚咚咚”的响声。这一刻我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此时此刻,我想战友们和我一样都在思考面对险情该怎么办?我召集大家在山崖下发扬军事民主,共商脱险良策。向上级报告吧?我们没有配备通訉设备;派人徒步去向营连首长报告吧?往返数十公里,远水解不了近渴,战胜险情还得靠自已。大家一致认为:先摆好马驮,然后掌握时机,拉开距离,互相掩护,分组突围。正当我们编组分工做突围准备之际,滚石灰沙渐少,己无大石滚落,观察哨也报告,山顶已不见石头滚落。我当机立断,叫二人一马为一组,在观察哨的指挥下,迅速过桥向桥南警戒组靠拢,第一组安会通过后,第二组再过。先过的小组,留下一人招呼军马,另一人返回接应后续人马。由于抓准了时机,指挥得当,加之大家齐心协力,不到15分钟的时间,人马全部顺利过桥。到达安全地带后,我叫大家喝水吃干粮,给无言战友喂草料。稍事休息恢复体力后,再次组织大家把马驮子从崖洞里全部扛了出来。我和战友们共同经历了一次有惊无险的“特殊战斗”,至今记忆犹新!

人马安全脱险后,我们快速离开危险地带,前行10多公里后到达一处有树有水有草的安全地带休息,有的做飯,有的牵军马吃草、饮水、喂草料,不少战友都不约而同地拔了几把最嫩的青草,争着去喂给“神马瞎骡”,表示对牠的慰问和奖励!

回到连队总结脱险经验时,战友们称赞我指挥有方,处置得当,我告诉大家主要是战友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战胜风险,更重要的原因,是全靠“神马瞎骡”提前预知风险并及时预警,使我有了防险的思想准备,才能处变不惊,沉着指挥,转危为安,大家同意我的分析和看法,一致认为此次安全脱险,“神骡”立了大功,是连队的“大功臣”。

从此,无论行军打仗或者执行重大任务,只要条件允许,大家都喜欢带上“神骡”,即使我和连部人员不参加作战执勤,班排战友都争着带上“神骡”,部队有重大行动,只要有“神骡”参加,遇有异常情况即将发生,“神骡”都能提前感知,并用肢体动作和“马语”告知“主人”,有时,牠站立不动,或跑到安全地带,以此给部队预警。一旦“神骡”预警,马上会引起部队警觉,便立刻拉开战斗队形,占领有利地形观察判断可能发生的情况。一般情况下,“神骡”发出预警后的数分钟内不是发现敌情,就是附近发生异常情况或自然险情。在三年的西藏平叛战斗中,“神骡”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地给部队“预警”,使部队能一次又一次地提前釆取应对措施,胜利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任务和重大任务。“神骡”在西藏平叛战斗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我们机炮连的无名英雄,是参战部队的大功臣!

1962年1月,我们团胜利完成西藏平叛战斗任务后,奉命归建回云南。步兵连队乘坐汽车,机炮分队徒步行军,我们连从昌都地区左贡县扎玉地区的沙村出发,途中翻越拉弓寺大山,用遛索渡过灡苍江到达盐井县,稍事休整,在烈士陵园举行了向烈士告别仪式后,正式踏上回归云南的征程。一路上经过了德欽、燕门、黄福坪、拉汲汎、维西……,最后,到达位于丽江县金沙江畔的巨甸营房,累计徒步行军57天。一路上翻山越岭,爬山涉水,风餐露宿,简直就是一次小长征,这是我从军以来行軍时间最长、行程最远的徒步行军,至今还有深刻的印象,很值得回忆!在这漫长的行军途中,我们的“神骡”仍然驮着连队的文件箱,黙黙无闻,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地同全连战友,走完了从西藏回归云南的长征路。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正常情况下,部队每年都有老兵复员和新兵入伍,而军马服役則相对稳定,往往要数年才会有新老更替。“神骡”从淮海战役到西藏平叛战斗结朿,已服役10多年,且年岁已大,身体渐弱,也应该让牠好好休养歇息了。

1962年9月,师团军马主管部门批准“神骡”等一批老军马退役,到邓川军马场集中退养,让牠们安度晚年。师军马科、邓川军马场和团军马所组成联合工作组,在巨甸营房进行退役军马移交工作,移交地点在营门左前方大操场,交接仪式简洁而严肃认真。上午8点,有关连队将退役军马牵到操场,向接收人员报到,点交装具,验收合格后,双方在移交文件和表格上一一签字,一丝不苟。移交那天,我们全连列队为“神骡”和几匹退役军马送行。我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反复抚摸“神骡”,为牠梳理毛发,“神骡”也不断轻刨前蹄,向我致意,还时不时用嘴舔我的衣服,有时还用头来搓擦我的脸颊,似乎有话要对我讲而又讲不出,我经历着即将与无言战友离别的内心痛苦和煎熬……,但“送君千里,总有一别”。我和送行的战友们一直等到退役军马登上汽车,汽车开动后,我们还一直目送运马车队,向无言战友频频挥手送别,直至整个车队出了巨甸古渡湾,然后右拐弯向邓川方向驶去。再见了“无言战友”!再见了战友“神骡”!

此次与“神骡”告别后,我再也没有机会再见到牠,但连队干部到下关师部开会或办事,都要在途经邓川时,到军马场看望“神骡”和无言战友们。据回来的干部们讲,“神骡”和牠的伙伴们在军马场里得到精心管护和照料,在军马场里幸福地安享晚年。每听到这些消息,我和战友们都会从内心感到高兴和慰藉!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如今“神骡”与我分别将近60载,我虽年近80高龄,但仍身心健康,幸福地安度晚年,却不知无言战友一一“神骡”今安在?由于自然生存法則,我不敢细想下去,但我始终把“神骡”留在心中,牠的体貌形态,他的一举一动,时常在我脑海里闪现……。“神骡”是有军藉的无言“军人”。有的军人虽然牺牲了、逝去了,但军魂永存!“神骡”和“无言战友”们的奉献精神永存!值此纪念建军92周年之际,心中想念曾经共同生活战斗而今身在各方的战友,更加想念我的无言战友“神骡”,为此提笔写下以上文字,作为对“神骡”的永久纪念!

至於“神骡”为什么具有神奇的提前感知事物并预警的本领?我至今也不知何因?是训练、调教的结果?是经验的积累?

抑或是动物与身俱来的本能和特异功能?我不得而知。谁想弄清原由,最好去请教动物学家们吧,他们肯定会给你做出科学的答案!

西藏奇闻_西藏奇闻异事有哪些_西藏奇闻逸事

(注:本文插图均由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李子文 现年80岁,1958年12月入伍。1959年3月至1962年3月,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14军42师步兵126团(时任该团二营机枪连战士、文书)参加平息西藏叛乱战斗,先后转战昌都地区的芒康、左贡、盐井、宁静、邦达、扎玉等战区,参加大小战斗数十次,1959年4月20日参加了昌都盐井地区岗达寺战斗,所在团队荣立集体二等功。1962年3月所在团队完成平叛和民主改革任务后归建回云南驻防。归建后历任126团二营机枪连指导员、二营教导员、团政治处副主任。1976年5月转业下地方工作。

西藏奇闻异事有哪些_西藏奇闻逸事_西藏奇闻

作者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