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人工智能报告:美国仍领先,AI公司投资份额53%(270亿美元),中国第二,占比10%
今年是人工智能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繁荣,动摇了全球最大科技公司之间的力量平衡,为跨行业创新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并增加了监管压力。
仅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的私营投资就达到180亿美元,远高于2022年第四季度的97亿美元。英国首相里希·苏纳克 (Rishi Sunak) 将英国视为人工智能监管的未来之家。欧洲加快了《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谈判,这是有史以来第一部全面的人工智能法。中国计划在今年年底前起草人工智能相关法案。美国2022年人工智能研发预算较上年增加13%。
然而,尽管人工智能具有改变商业、政府和社会的巨大力量,但全球各国人工智能的发展状况经常引起争议。
本周Tortoisemedia发布了一份人工智能指数报告,该报告显示了当前各国目在全球人工智能竞赛中所处位置以及原因。它使用绝对和相对指标的组合(投资、创新、实施等),来衡量国家间的绝对人工智能能力(规模scale))以及相对于其人口和经济规模(强度intensity)的人工智能能力。该指数首次呈现了哪些国家表现出色,哪些国家是当今最具活力的人工智能中心:
美国仍然是全球人工智能指数中无可争议的领先者,中国排行第二。今年,由于新加坡的崛起,英国自 2019 年以来首次失去第三名。英国今年第四,紧随其后的是加拿大,排名第五。
以下是报告中的主要数据与表现,enjoy:
自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指数首次推出以来,美国和中国一直保持第一和第二位。
当前美国在人工智能能力的大多数指标上均遥遥领先。这可能要归功于该行业的高素质人才、人工智能研究和创新的进步,以及流向人工智能初创公司的大量私营资金。
在投资方面,美国与中国的差距被进一步拉大。全球私营投资对美国人工智能初创企业的份额,从2020年的51%(225 亿美元)增至2022年的 53%(270 亿美元),而中国的份额则从29%(123 亿美元)大幅下降至仅 10%(53 亿美元)。
新加坡、以色列和瑞士在全球人工智能指数强度排名中名列前茅。与在人工智能发展规模方面领先的美国和中国不同,这些国家在相对于其人口和经济规模的人工智能能力方面,表现最好。
新加坡在人工智能强度和规模上的出色表现,证实了该国近期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中心的雄心。新加坡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支出占GDP的比重是美国的 18 倍,该国至少拥有270家活跃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平均每百万人49家)。
在研究和发展维度上,新加坡已从2020年的第14位上升到2023年的第3位和第5位,特别是因为新加坡在过去五年中,对人工智能的人均贡献高于总体增长全球研究论文数量(从2017年每百万人212篇贡献增至2021年每百万人379篇)。
尽管印度在基础设施、投资、研究和发展方面得分相对较低,但目前在该指数中排名第14位。其表现主要归功于其在人才维度方面的实力,自 2020年以来印度该维度一直保持第二名。
然而,尽管印度扩大了技术劳动力,但在人工智能创新方面仍落后于更先进的国家。在该指数报告中,印度在衡量人工智能原始活动的指标上表现良好,但在衡量更高水平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指标上表现较差。例如,印度对 Github上所有人工智能存储库(任何有关人工智能开发的开源存储库,无论贡献者或用户的数量如何)的贡献数量排名第一,但对最重要、高影响力(奠定了人工智能开源生态系统基础的)图书馆贡献仅排名第五。
该报告指数表明,如果印度能够利用其人才进行更前沿的人工智能开发,它就有潜力成为全球人工智能中心。
英国在今年的排名中从第三位上升至第四位。考虑到英国得分基本保持不变,排位变化是新加坡强劲崛起引起的。事实上,英国在人工智能研究、人才和商业生态系统方面拥有整体优势。
英国在人工智能的对内投资方面表现强劲。2013年至2022年间,英国获得了129亿美元的人工智能投资,位居世界第三,人均排名第七——是法国人均投资的两倍多,是德国和中国的近三倍。
然而,与该地区类似规模的经济体相比,英国投资者较少参与本国人工智能公司的融资,尤其是自2020年以来。该指数报告显示,2017年至2022年间,排名前500的人工智能融资轮次中,有46%大部分或全部由英国国内投资者组成。在加拿大和德国,国内份额分别达到51%和57%,而在法国,这一比例为70%。从历史趋势来看,从2018年左右开始,该国国内投资逐渐下降。2016 年,100轮最大融资中,68%大部分或全部来自国内投资者。到2022 年,这一比例已降至 38%。
生成式人工智能热潮
今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引起社会、市场、政府和企业的关注热潮。大型科技公司正在投入数十亿美元开发自己的生成式AI大语言模型,而政府则需要解决监管真空问题。
当前各个国家在生成型人工智能能力方面的状况,可以借助以下10个指标构建的迷你指数,衡量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发表学术论文、专利和私营投资。美国在该指数中排行第一,其次是中国和英国。
就所有研究出版物的原始数量而言,中国处于领先地位。然而,从最重要的出版物来看,美国仍保持着显著优势。专业领域的表现也有所不同。中国关于生成对抗网络(一种稍旧的模型架构,通常用于图像生成)的论文被引用比美国论文多 62%。而美国基于文本大语言模型的论文被引用比中国多 39%。
因此,从研究论文主题领域和被引用的角度相较,尽管中国在原始产出指数中名列第一,但在前沿发展最重要的研究方面仍然是美国领先。
对于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虽然中国和美国申请人提交的专利数量相似,但美国申请人持有的实际授权专利数量接近10倍,处于明显领先地位。尽管韩国申请人申请并获得的专利数量明显多于英国,但英国任何类型的人工智能专利中生成式人工智能专利的比例(3.4%)显著高于韩国(1.2%),这表明英国的人工智能专利占比更高(3.4%)。英国的重点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特别是在专利开发方面。
超过50%的生成式AI初创公司(309 家公司中的167家)位于美国,并吸引了全球近70%的私营投资。英国和加拿大分别位居第二(20 家公司)和第三(16 家公司),但差距较大。
最后,尽管上述指数中评估中,一些国家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方面表现遥遥领先,但人工智能领域是各国相互影响的复杂组合,我们要避免过度简单化地看待AI的发展。
* 备注:上述全球人工智能指数利用了28个不同的数据源,包括政府报告、国际组织、智囊团和私营公司的公共数据库等,来衡量决定人工智能能力的国家生态系统。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作者:AlexiWhiteSerena,36氪经授权发布。
相关阅读
-
全球人工智能报告:美国仍领先,AI公司投资份额53%(270亿美元),中国第二,占比10%
今年是人工智能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繁荣,动摇了全球最大科技公司之间的力量平衡,为跨行业创新开辟了新的可能性,并增加了监管压力。仅2023年第一季度...
-
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全球化的今天,科技集群已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它们不仅聚集了众多的科技创新资源,更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
Aesop出售交易开启第二轮竞标,华熙生物2022年收入增加28.53%丨刷着看
2023年3月1日,时尚圈度过了风起云涌的一天。...
-
7月13日,ESI数据库更新了2023年7月最新ESI数据。据统计,全球共有8579家科研机构上榜,其中有423所中国内地高校。...
-
路特斯全球智能工厂在武汉经开区竣工 首辆纯电智能汽车成功下线
中国日报网...
-
科技,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在全球化的今天,科技集群已成为推动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它们不仅聚集了众多的科技创新资源,更汇聚了世界各地的优秀人才...
-
初创公司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与巨头的“摩擦”在所难免,这种现象可以说是“初创公司的宿命”。它可能没有“中原逐鹿、巨头集群”那般风云剧变,但对于初创期、成长期的公司而言...
-
7月13日,ESI数据库更新了2023年7月最新ESI数据。据统计,全球共有8579家科研机构上榜,其中有423所中国内地高校。...
-
2023年11月,中国海关在入境航空器货舱地板缝隙和滑轮角落处发现了未知生物。经过专业人员的鉴定,其中一种长相类似苍蝇的物种是丽蝇科的物种,而这...
-
来源:《中国法治》杂志2024年第2期作者:冯晓青一、引言当前,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性资源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知识产权在我国经济社...
-
《范进中举》是清代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中的名篇,该篇用诙谐的手法描述了范进中举前后的变化,讽刺了当时科举的弊端,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范进中举后...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