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科技创新支撑服务网络强国建设
建设网络强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早在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施网络强国战略。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加快建设网络强国。
强大的科技创新能力是推动网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以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量子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孕育兴起,深刻改变着世界格局与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世界主要国家均把发展网络信息技术、培育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谋求提升整体综合国力、建立竞争新优势的战略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下,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加快壮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基础研究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重大科技成果加速涌现。国家科技实力跃上新台阶,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2012年的1万亿元增长到2021年的2.8万亿元,投入强度从1.91%提升至2.44%,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从2012年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第11位,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若干重要领域,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走出了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网信领域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踔厉奋发,以科技创新支撑服务网络强国建设。
始终坚持党中央对网信科技创新工作的统一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的根本政治保障。科技部党组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高度重视网信科技创新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网络强国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认真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和有关要求。科技部高新技术司按照部党组统一部署,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四个面向”,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确保党中央对网信科技创新工作重大决策部署落实落地。
在工作中,科技部始终坚持把加强党的领导、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到网信科技创新工作的各方面各环节,为推动网络强国、科技强国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指引下,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积极推进跨部门、跨军民、跨央地力量协同,推动我国从网络大国、科技大国向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持续迈进。
聚焦网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奠定网络强国技术基础
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是实现网络强国战略目标的关键。科技部紧紧把握信息技术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通过“973计划”、“863计划”、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专项、“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等国家科技计划渠道,在宽带通信、新型网络、云计算、网络空间安全等方面系统部署研发任务,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
“十三五”期间,针对我国云计算、大数据与网络信息核心基础领域存在的堵点难点,组织实施“云计算和大数据”“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等重点攻关任务,系统构建我国自主可控的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体系、标准规范和支撑平台,开展新型网络与高效传输全技术链研发,有力促进以云计算与大数据骨干企业为主体的产业生态体系和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云计算与大数据产业集群发展,在网络通信核心芯片、一体化融合网络、高速光通信设备、未来无线移动通信等方面取得一批突破性成果。例如,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云计算和大数据”“宽带通信和新型网络”重点专项实施以来,形成国际电联电信标准化部门(ITU-T)、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等国际标准,以及一系列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获得专利100多项,培训技术人员上万人,有力支持了我国大数据领域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使我国成为普适性IP网络和媒体网络在技术与产业未来发展的重要主导者。
在新型网络体系结构方面,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开展软硬确定性切片协同、5G确定性端到端组网、异构确定性设备协同编排技术试验,基于未来网络试验设施开通覆盖31个省会城市的大规模确定性网络。
在无线通信技术方面,研制非对称毫米波多波束大规模MIMO(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实验样机;阶段性Ka宽带卫星通信终端原理样机通过多个场景应用验证;弹性可重构网络架构、轻量化协议设计等部分成果输入中国星网5G融合体制卫星互联网系统设计,有力支撑国家卫星互联网重大工程建设。
在一体化综合网络试验与示范方面,提出新型网络架构,并已在地铁、港口、智能制造等行业完成按需定制验证;搭建专项首个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网络通信示范平台,并开展6G太赫兹通信系统的验证;搭建面向多场景沉浸式交互业务的按需服务平台,实现全球领先的多场景异构网元按需配置。
“十四五”期间,在国家科技计划中,聚焦网信领域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方向与“卡脖子”问题,启动实施一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推动网信领域科技发展不断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将启动实施“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率先在电子信息、人工智能、未来通信、虚拟现实等可能产生重大颠覆性突破的技术领域优先布局。针对2022年底以来,ChatGPT在人工智能领域引起的关注和潜在的风险,科技部将继续把人工智能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新增长引擎,给予大力支持。
2022年8月,科技部公布了《关于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的通知》,启动支持建设新一代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场景工作。
推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强化网络强国体系化能力
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体现国家意志、服务国家需求、代表国家水平的科技中坚力量,直接关系到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步伐,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目前,网信领域国家实验室建设已迈出实质性步伐,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顺利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实验室体系正在加快构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研院所和领军企业在网信领域的技术创新活动活跃,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技资源对全社会科技创新的支撑保障能力大幅提高,为我国在重要科技领域成为全球领跑者、为网络强国建设目标的实现提供体系化支撑力量。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强化目标导向,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从“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到“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一字之变,体现了企业的新使命、新要求。近年来,科技部建立企业家科技创新咨询制度,提高企业专家在国家科技专家库、指南编制和项目评审专家中的比例,制定国家鼓励企业研发的重点领域指导目录,不断支持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并带动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实施以来,参加研发单位300多家,企业占比超过50%。
统筹布局网信领域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做好网络强国战略服务支撑
网信领域是技术密集型、创新密集型领域,需要大批一流的网信科技人才。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工作专章部署,网信领域的科技创新也需要将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体推进。
科技部始终将人才培养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等的重要内容,结合网信领域科技发展的特点和趋势,研究制定相关的人才发展规划,推动国家人才计划与重大科技任务紧密衔接,围绕重大任务需求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网络空间安全”重点专项实施以来,累计参研人员1万余人,培养了一大批博士生、硕士生,涌现出一大批顶尖科学家、骨干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和大量的高素质产业技术人员,有力推动网信领域人才梯队的建设与发展。
科技部制定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提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中青年人才支持比例,扩大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比例,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同时,坚持开放创新,加快引进高端人才,鼓励支持国内科研院校、企业吸引网信领域海外高端人才,形成梯度合理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是党中央深刻把握国际国内大势、应对网信领域风险挑战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充分体现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统揽全局的战略思想和对网信科技创新工作的战略擘画,为新时代科技与网信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推动网信科技创新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守正创新、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进一步发挥科技创新的关键作用,着力破除制约加快构建科技创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矛盾和问题,推进实践创新、技术创新,不断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以更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快建设网络强国、科技强国。
相关阅读
-
陈家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以科技创新支撑服务网络强国建设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
-
李讷是毛主席晚年得来的千金,当时毛主席已经47岁了,她在家中的地位可谓举足轻重。而且,她是毛主席身边最长时间的陪伴者。...
-
四川在线记者 高杲3月17日,记者从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
-
【创新】科技强国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
2023全球科技趋势预测|科技向“实”万物生长...
-
【创新】科技强国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
四川在线记者 高杲3月17日,记者从成都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获悉...
-
性教育不可怕,怕的是孩子不懂性知识,这堂让人脸红的课,每个孩子都要认真学
认认真真上课啦!...
-
“华山八字”各层阶学术进修全指引...
-
解析生成式AI下的“涌现”现象 ——“新常人”传播格局下的知识生产逻辑
摘 要本文从复杂性范式中“智能涌现”的视角切入,分析生成式AI与人类智能在知识生产领域的互构逻辑。在生成式AI的浪潮下,知识生产形成了“新常人”...
-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师;课程思政;实践性知识;质性分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