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重点梳理

《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重点梳理

时间:2024-06-03 17:07:11 作者:
摘要:《欢迎来到一年级:幼小衔接家长手册》重点梳理先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卓立,北京史家小学前校长,拥有50余年的一

先介绍一下本书的作者:卓立,北京史家小学前校长,拥有50余年的一线小学教育生涯的儿童教育专家。北京市杰出校长……这是简历。其实书本内容更有说服力,就像一位和蔼又经验丰富的老师与我们娓娓道来孩子一年级的那些事。建议大家学有余力的话还是买来正版书系统看看,毕竟整理的不是全部,更多细节需要自己体会。

学前班知识点有哪些_学前班的知识点总结_学前班重点知识有哪些

为了节省大家的阅读成本,整理内容以问答形式体现:

1、一年级家长最需要做什么?为什么很重要?

小学第一年家长要下功夫,因为是帮助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的关键期。用史校长的话说:“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全心全力花在孩子身上的一个月的时间,抵三年级以后一学期的时间,抵六年级以后一学年的时间甚至更多。”“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如果家长能和老师合力帮助孩子获得学习的动力、养成学习的习惯、找到学习的方法,那么孩子以后会越学越轻松,爸爸妈妈会越管越轻松,很快就完全不用管了。”(p8)“在一年级的时候,需要家长一对一的帮助和督促孩子在家里的学习习惯,需要这样日复一日地建立起来为今后自我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些确实需要家长长久的耐力和努力,但这样的付出是值得的。”P230

关于这一点,在我身边几位朋友那里得到了证实,他们都是在孩子一二年级的时候下了功夫,用对了方法,结果现在有的孩子初中了,有的孩子四五年级,都学习自觉努力,很少让他们费心了。

2、几岁入学好?能提前入学吗?

史校长说,六岁上学,国家规定自有他的道理。不要抢跑,因为六岁孩子的总体特征显示他们已经具备了初步的学习能力并且开始有了系统学习新知识的需求。提前入学,孩子如果没有准备好就比较费劲了。书睿自幼儿园大班以后,身高长得很快,对识字感兴趣,喜欢自己发明应用题,说话条理逻辑性都明显提升,我们笑着说这是孩子在为上学校做准备了。史校长在书中附录了十几条内容,帮助家长预判孩子对于一年级生活的适应能力,内容如下:

学前班知识点有哪些_学前班的知识点总结_学前班重点知识有哪些

全部达到是理想状态,有几项达不到也很正常,没有关系,没有人能百分之百准备好。没有达到的可以提醒我们是不是在这方面需要投入多一点的关注和引导。

3、要不要学前班(幼小衔接)?

史校长说原则上不需要。因为市面上很多学前班是在提前学知识,没有必要。但是,也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选择。上学前班是为了适应一年级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氛围,如课堂纪律、学习形式,而不是提前接受一一二年级的知识灌输,家长要注意甄别。书睿幼儿园大班后期,老师会组织孩子们去小学参观,请小学老师试讲一两节课,教孩子们用图画记录家庭作业等,这都是提前适应。开学后要提前和老师交流孩子的程度,让老师心中有数。

4、关于一年级的时间安排。

注意准时接送不要迟到,培养孩子时间意识。要早睡早起,最好晚上九点以前洗漱入睡,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这个具体方法大家可以参考我的文章“日常作息表”。

5、建立上学的仪式感。

首先孩子会写自己的名字,很多地方会用到。比如新书、练习本等等都要自己写名字。还有,在开学前可以带孩子去照一个标准的入学照,正式一点,让孩子体会到不同。可以带着孩子参与报名的全过程,顺便熟悉熟悉校园教室等。带着孩子参与生活用品的准备。附一年级小学生学习用品清单p25

学前班的知识点总结_学前班重点知识有哪些_学前班知识点有哪些

6、100分要不要?

一年级的知识点相对较少,难点不多,老师批改也会比较宽松,所以一百分不难得。鼓励孩子得一百分,可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但是也不要为了分数而分数,太关注结果,重要的是看孩子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优势和短板。

7、适应小学的关键在?

让孩子在学校有归属感。引导孩子感受校园氛围,比如:校园里的老师、同学都是我的家人。鼓励孩子参与班级的事务,鼓励积极参加集体项目。正向引导,比如“今天有什么好事?”而不是“今天有没有被欺负?”

史校长特别强调,引导孩子喜欢老师!比如和孩子聊老师的细节,引导他看到老师的付出、对孩子们的爱;放大老师的优点,及时扭转孩子对老师的负面感受;让孩子看到我们(家长)和老师融洽相处。孩子受委屈要了解事情真相、前因后果,听老师怎么讲一讲,然后一起找解决办法。(这一点在我们的微课“如何做好幼小衔接”里,有着21年教龄的小岩老师也有详细讲哦,感兴趣的朋友欢迎报名听听。)

其他方式:帮孩子找好朋友,主动邀请、积极交往、热情参与集体活动、珍惜孩子的朋友圈等。

8、怎样培养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

(1)照顾好自己在学校的生活:喝水。比如吃饭(有的学校管午饭)。说到吃饭挑食的问题,史校长提到了膳食金字塔,可以让孩子了解一下,画一画,既长了知识又助于建立良好饮食习惯。

(2)对自己的作业负责,和孩子商量先做作业还是先休息?一起看一下作业量,然后商量完成时间。孩子做作业的时候家长做自己的事情。鼓励孩子自己纠错,不要直接说错在哪里。承担做错的自然后果,学会请教别人。听写的时候可以自己录音,自己听写。背诵的时候自己录音自己纠错。

(3)整理自己的文具和书包书桌,不同科目的资料可以放在不同的文件袋里。

(4)培养保护自己的意识。这里除了家长、老师、学校的灌输之外,可以看看自我保护类的绘本。

9、语文学习

(1)鼓励孩子自然识字,比如生活中遇到的醒目的大的字,一起大声地念出来。书中提到了指读,我想说,大家看了这个也不要为了识字而识字,孩子的早期阅读是读图,这符合他们的具象思维特征。过早指读将孩子的注意力放在字上,不符合认知发展规律,也不利于想象力的发展。指读在孩子对汉字产生兴趣以后。

(2)关于造句,尊重孩子的早期表达。史校长说:“孩子在他们最开始造句子的时候会保留很多天然的视角和表述,这是非常珍贵的。我们父母可千万不要从自己的角度去要求我们的孩子们。要学会有所为、有所不为。”p178

(3)语文要预习,第二天的新课头一天预习,把不认识的字词画出来,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听课的时候带着问题听。

(4)卷面错误要列错题本。

(5)课文多大声朗读,从句到文过渡。孩子不识字的话大人先读,做好示范。

(6)一年级后开始写字,笔画笔顺要写对,根据老师、课本的要求来。

(7)一年级孩子,同一个地方反复的错,或者检查不出来错误都是很正常的现象,要保持耐心。

(8)课外阅读上,建议多看桥梁书,由以前的字少到字多过渡。

10、数学学习

(1)写数字的时候会出现镜面书写现象,即上下左右颠倒。一般随孩子长大自然会纠正过来。

(2)帮助孩子理解基数(有几个)和序数(第几个)。理解数的分解(如5可以拆成几和几)。培养解决问题的方式,如问题在哪里?是不理解题目还是找不出合适的算法?是粗心忘了还是抄错了?认识数字及10以内的运算,认识平面和立体图形,认识钟表和钱(这些我的微课“学龄前儿童玩数学”中都有讲哦,并且有大量游戏)。

(3)数学预习可以淡化,重点在课后的复习和练习。但是家长要预先看孩子的课本,对知识有系统的认识。

(4)列错题本,对的时候考察思路对不对,错的时候返回找错在哪里。

(5)用自己的方法记录老师的板书。

11、英语学习

(1)帮助孩子设立目标,从什么时候开始?用什么方法。

(2)最好早学,建议共同学习,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设置范畴后让孩子自己选择英语视频和音频

(4)善用英语国家分级阅读读物学习

关于英语学习,大家可以看看曹文老师的《英语,孩子这样学!》

12、那些很棒的孩子,家里都做了什么?

(1)尊重孩子,多问问孩子的意见。例如兴趣班的选择;例如早餐聊新闻,晚上聊日常。史校长举例,遇到孩子看没有营养的书,可以说“借给我看看”,“你觉得这书为什么有意思?”,相信孩子在阅读内容选择上的自我蜕变。

(2) 让孩子看到你的努力和成绩,比如一位妈妈为了鼓励孩子学英语,基础不太好的她重拾英语,努力学习,孩子看到妈妈也被感染,到了二年级成了英语课代表。

(3)让孩子知道你为她骄傲,比如聚会展示、墙面展示等。

以上是全部重点整理。需要注意的是孩子们都是有个体差异的,史校长的经验是一般规律,但具体到每个孩子身上,哪条管用哪条不管用,哪条合适哪条不合适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这点需要我们灵活掌握。努力学习,不盲目,不焦躁,和孩子一起走在成长的路上吧,加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