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笑看奇闻 > 从茅盾文学奖生长出来的《繁花》,在王家卫那里获得“新生命”

从茅盾文学奖生长出来的《繁花》,在王家卫那里获得“新生命”

时间:2024-06-03 18:04:32 作者:
摘要:小人物的奋斗经历与情感故事,同样是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高光所在。

文丨沐云

剧版与小说并非完全割裂,它们都试图从时代变迁中描摹流动和成长的大城,在生计风物中呈现世相大观,极富文学性的表达方式是它们共同的腔调。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南京路你自然知晓,却不太知道黄河路在一旁闷声不响。

它是老上海们的美食街,也是风云际会的弄潮地。南起南京西路、北至南苏州路,这条不过短短755米的窄路,却随上海开埠通商已有136个年头。

在《繁花》里,它成为王家卫镜头里的重要故事发源地。无论是“至真园”还是“夜东京”,这里有上海美食餐饮开天辟地的绚烂神话,也有毕竟东流去的日渐萧条。

黄河路物理距离上的短和它时间跨度上的长,就像剧里的阿宝们一样,一起赏尽热闹俗世中的璀璨烟火,又在盛景凋零后,各自承受孤独寂寥。

2023年12月27日起,由中央电视台、腾讯视频、上海电影(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繁花里出品,泽东电影承制,王家卫监制导演,胡歌、马伊琍、唐嫣、辛芷蕾领衔主演的电视剧《繁花》登陆CCTV-8黄金强档播出,腾讯视频全网独播,并于2024年1月2日在东方卫视和江苏卫视上星播出。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它以浓重笔墨书写上世纪90年代初煌煌大时代的上海。这位有着浓厚上海情结的香港导演,用色调饱满的浮世绘写满了淹没在时代中的躁动,还溢出葱油拌面的老弄堂味道。

▍“剧集是蛋糕中的一块”

要讲《繁花》,肯定绕不开原著小说。

人们熟知的是《繁花》一举拿下“五个一工程”及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等诸多奖项,却很少有人去仔细探究原著的真实面貌。

它本是作家金宇澄的奇想。当了大半辈子《上海文学》编辑,金宇澄回忆起亲历目睹过的上海故事,突然奇想在“弄堂网”——专门用方言谈论时事和娱乐的网站上,用上海话记录故事。

这注定了《繁花》极易展示意识流的艺术技巧,却也极难影视化。事实上,整部小说几乎完全由不分行的对话构成,甚至情节也依靠不同人物的交谈来推进。

最难顶的是,《繁花》全文标点符号,基本上只有简单的逗号和句号。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难怪王家卫初读小说“一见如故”,却也直言“小说毫无影视倾向”。

这自然是剧版《繁花》难以产出的原因之一,当然也有王家卫历来“慢工出细活”的传统。从2020年8月官宣至今,《繁花》从筹备到开播,已过去3年之久。

开播6集,《繁花》构筑了一个与小说千丝万缕又迥然不同的视听世界。

首先是人物关系的极大精简。原著小说围绕阿宝、沪生、小毛等不同阶层人物展开,有一搭没一搭的市井故事,前后牵扯出100多个性格各异的人物。

剧版《繁花》则搭建了相对明晰的人物线条。沸沸扬扬的上海滩,曾经的阿宝、如今的宝总是绝对的男主角,在他身边围绕玲子、汪小姐、李李3位各放异彩的女性,构成了三足鼎立的叙事支撑。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八面玲珑、能屈能伸的玲子是“孙悟空”,让“猪八戒”宝总能“坐享其成”;曾经一同前进,却又分道扬镳的汪小姐,和宝总是“分针和秒针”,方向相同却始终相差几,但曾几何时,他们相识于微末,来路不明的港商代表和外贸大楼防治科的小职员一见如故;李李是神通广大的“过江龙”,来到藏龙卧虎的黄河路开饭店,要在这里搅弄风云。

在这里,酝酿出浓厚世俗深味的散漫文学记载,变成了相对聚焦的戏剧呈现,显然是影视化改编的需要。

故事色调的变奏,同样是《繁花》与小说的内容分野。作为沪语小说,它是日常的、市井的、支离破碎的甚至有些晦暗的上海,是“格子间里的湿漉漉,最后落得一句鸳鸯蝴蝶梦”。

而在王家卫的镜头里,去掉了上世纪60、70年代的叙事部分,全力聚焦90年代的造富传奇,更有抓住时代巨变机遇,改变自身命运的明亮色调。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那无疑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时代,股票市场开放、对外国门大开、一夜暴富的渴望,公共交错成繁花似锦的黄河路。在这里,阿宝挤入了证券交易的大门,炒股外贸两手抓,一飞冲天成了人上人;也有人半日归零,就像是金凤凰股票泄密,从黄河路最大老板娘跌落下来,仓皇出逃。

但剧版与小说并非完全割裂,它们都试图从时代变迁中描摹流动和成长的大城,在生计风物中呈现世相大观,极富文学性的表达方式是它们共同的腔调。

金宇澄这样评价《繁花》:“它是一个新生命。”王家卫也强调:“这部剧集只是(小说中的)一块蛋糕。”

▍王家卫,又不王家卫

观众评价说,《繁花》很王家卫却又很不王家卫,竟然在剧中看到了剧情的剑拔弩张。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这其实并不容易。如前文所说,小说31章,表面是饮食男女,里面是山河岁月、时代变迁,实在“不知如何是好”。

很不王家卫的地方,在于《繁花》进行了类型化改编——当然,也并非套用好莱坞成熟剧本公式下的类型化,而是相较王家卫以往作品来说,情节上升到与情绪同等重要。

熬过了近乎内心独白的开场之后,《繁花》进入到商战片的打开方式,用3集片长来讲述宝总与范总的商场争斗。

这是夹杂着计谋、私欲、野心的盛大戏码。“至真园”刚刚开业,老板娘李李想让它成为撮合上海滩生意的交易场;研发出火烧丝光棉的范总笑里藏刀,擅长见风使舵;小老板魏总想借“至真园”一炮而红,进场与宝总针锋相对,抢夺外贸订单。

这段群戏的背后,是上海20世纪90年代的烈火烹油。那是城市命运转折的重要时刻,外贸、股票和钞票一起,一齐挑动着时代的神经;而美食一条街黄河路,本地大佬与外地客商觥筹交错,谈定一单单足以改变城市命运走向的订单。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繁花》极为罕见地搭建了完整的情节冲突框架——第一步,是李李把看似糊涂的范总拿捏得位,又引入魏总做局,要把“至真园”打造成生意圣地;紧接着,一心想要保护宝总生意的汪小姐,来回奔波传话,但遭遇故意挑衅,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随后来到即将摊牌的前夕,范总与魏总达成合作,宝总却稳坐钓鱼台;最后,拿到展销渠道的宝总完成经典反杀,不仅搅黄范总魏总生意,还让范总吞下了亏损120万元的苦果。

结构完整的起承转合,密如鼓点的剧情节奏,让《繁花》勾勒出精彩的商战段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宝总发现假货,又赶赴浙江诸暨“打假”,双方差点爆发激烈冲突,这样极具戏剧性的桥段和情节,这在王家卫以往擅长信马由缰的散文式叙事中很少见到。

很王家卫的地方,却又是只要看上一时片刻,便知道《繁花》大抵出自王家卫之手。

它有一以贯之的人物独白。在拥有开端、过程、冲突、高潮、尾声的线性叙事结构中,王家卫依旧没有忘记凸显人物的情感世界,而独白正是他描摹人物情感的法宝。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以画外音方式出现的宝总独白,就在传统叙事上增添了这种情感的单向流动。剧集一开篇,宝总的独白就折射人物历经世事的沧桑:

“那天坐在屋顶上,我一直没回头,因为我知道东正教堂就在身后,我怕看到楼去人空,鱼都游走了,留下的只有我。”

如果说独白强化了情绪输出,突出了现实裹挟下人物的各奔东西,那么对碎片化叙事的执着,仍让《繁花》显示出杂糅的故事状态。

一方面,《繁花》有明显的故事主线,围绕宝总在上海滩的浮沉变迁展开,甚至有了相当扣人心弦的商战对决;另一方面,它依旧保持着时空的随意跳跃、氛围的独特营造、剧情的片段组织。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繁花》依旧有大量的叙事切片,这种“前半小时”“前1天”的跳跃叙事,呈现断裂却又彼此相连的叙事片段;审美在线的王家卫,复刻了黄河路的十里洋场,饱和色调下的霓虹灯将天空映照得通红,人物的一个眼神、一句台词、一个镜头都似乎自带深意,体现出强烈的王氏风格。

▍世纪末的浓郁上海情调

幕后和主创大部分由上海籍艺人担纲,使用上海方言+普通话两种配音版本,《繁花》极具海派特色。

王家卫本就出生在上海。20世纪60年代之初,5岁的王家卫离开淮海路弄堂,跟随父母去了香港。

后来做了导演,在香港娱乐圈崭露头角,上海依旧是王家卫频频投向目光的城市,无论是《阿飞正传》还是《花样年华》《2046》,都有上海人、上海话、上海文化的身影。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买下《繁花》的改编权,也是因为王家卫几十年来来去去,仍有20多个表兄表姐在上海,他们跟《繁花》是同一时代人,小说“就写了我哥我姐的故事”。

在王家卫的镜头里,《繁花》就毫不掩饰对上海情调的复刻。

它完美再现了上海人记忆里的上海。那里是全中国第一潮流地的上海,百货商场上柜的衣品就是时髦的风向标,那里也是民房和楼房、洋房和弄堂并存的城市,建筑物凝聚着城市不同时期的断代切片,豪华与逼仄都自有风味。

《繁花》甚至1比1复制了黄河路上的霓虹灯牌,乍一看灯红酒绿、层层叠叠,招牌林立的美食街一夜爆火,和那个时代人人挣钞票的热切心情相呼应。就连虚构的“至真园”开业,乐队、烟火、炮仗齐发的排场,就是苔圣园酒家的时代再现。

出演宝总的胡歌说,“方言和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性格都有关系的”,“阿拉上海宁刚上海闲话”似乎成了上海故事的天然选择。在片场,演员包括王家卫都用上海话沟通,让《繁花》成为写给沪语的“情书。”

就连剧方在制作方言版本以外,普通话版的《繁花》也是带有浓厚地方口音和词汇的上海普通话。“侬”的随处可见,“嗲”的大量运用,上海方言的全方位“侵入”在王家卫作品序列中都极为罕见。

工于留白的王家卫,甚至还埋下了上海文化的细微线索,留给观众去深挖彩蛋。沪剧《燕燕做媒》“燕燕也许太鲁莽,有话对侬婶婶讲”的唱段,出现在背景音乐中,用来反衬宝总感情上“居无定所”,汪小姐对他心有所属,玲子又是关键时刻能挡刀的亲密战友,从未有过正牌女友的宝总向来就是黄河路的传奇。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对上海传统曲艺的运用,凸显了王家卫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情趣,也潜藏了人物最终的命运走向。《繁花》里,沪剧经典《碧落黄泉》时常响起,这爱而不得的悲剧剧目,又像是与宝总等人的最终落幕遥相呼应,带有浮沉离合的宿命感。

金宇澄曾对小说名释义,“繁花就像星星点点生命力特强的一朵朵小花,好比树上闪烁小灯,这个亮起那个暗下,是这种味道”,而对王家卫来说,生动鲜活的市井生活画卷下,小人物的奋斗经历与情感故事,同样是城市记忆不可或缺的高光所在。

「广电独家」是广电业界第一订阅号,「影视独家」透视影视热点,北京中广传华影视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运营,长按二维码可订阅。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_玲子的生活日常

请点“赞”和“在看”,第一时间接收行业最新信息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