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初步建成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最新报告
对标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国际先进科创中心,北京在高被引论文、科研机构200强、大科学装置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月26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全球工程创新论坛”上,《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评估报告》发布。评估认为,北京原始创新和科技源头供给能力实现了提升,在建立新型举国体制方面作出了示范性探索,初步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资料图 中关村广场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表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已经成为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力量,为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提供了有力支撑。
阶段性成绩单“得高分”
成效显著、优势突出、后劲充足、引领全国、全球前列。谈及北京国际科创中心的建设,邬贺铨用这五个词语来概括,“一座城市能拥有齐全的、多层次的创新力量,这在全球都比较少见。”
“目前国际上也有很多第三方机构开展科研城市的排名、评估,但通常是着重于某个单一指标,比如论文、专利数量等等。”邬贺铨说,本次评估是中国工程院受科技部委托,对2014年至2020年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情况进行的全面、阶段性评估,并提出进一步推进建设的对策建议。
2020年,北京活跃研究人员数量超47万人,位列全球第一,产出的前1%高被引论文数量全国第一;拥有独角兽企业93家,居全球城市首位;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44%,位于全球前列……在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交出的阶段性成绩单中,十余项指标都达到了全国领先,在国际上也位居前列。
北京名列《自然指数—科研城市2021》全球科研城市首位、联合国《全球创新中心指数2021》全球顶尖科技创新集群第3位、《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指数2021》全球城市第4位,这些成绩表明,北京科创中心的全球影响力初步形成。
评估报告认为,经过6年的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成效显著,很好完成了《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总体方案》“第二步”建设目标,为建设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全球开放创新核心区、实现2030年总体建设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创新发展凝成“北京经验”
近年来,北京超前部署基础前沿研究,通过科研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先试系列改革措施,吸引、培育全球顶尖人才,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构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的新格局,形成了五方面“北京经验”。
北京形成以国家实验室引领的“三级”国际科技创新的新体系,提升了原始创新和源头供给能力;新型研发机构的“五新”管理机制,是以机制创新带动科技创新发展的典型经验;改革高端人才培养、引进及评价制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和人才有序流动环境,加快建设层次合理、结构优化的人才高地。
2020年,北京市基础研究经费占全社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重的16%。“基础研究的投入,将为今后的科研创新打下更好的基础。”邬贺铨说,当前,北京选准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作为“双引擎”,并积极布局十个高精尖产业及三链联动工程的“10+3”体系,2020年高精尖产业增加值占本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7.4%,新动能持续释放。这种集中优势力量、选准主攻方向的发展思路,值得其他地区借鉴。
此外,北京还坚持开放创新,吸引全球高端创新资源,持续打造国际影响力品牌,营造国际化合作创新环境,以“两区”建设为抓手,打造对外开放的“北京样板”。
现在,这些“北京经验”正在全国推广。邬贺铨表示,在发展科技事业的同时,北京也承担着带动经济和相关产业发展的重要使命,要发挥创新链对产业链的引领作用,落实京津冀协同创新政策,形成京津冀产业内生互补联动的创新发展生态。“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尤为关键,要用产业化思维推动研发工作,在产业化落地过程中,便能让科技创新高地的影响惠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
打造高端引领性产业集群
“从我自身的科研工作来看,在移动通信产业链中,北京是当之无愧的‘链长’。”作为我国的光纤传送网与宽带信息网专家,早在2006年,邬贺铨就担任起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重大专项总师。在他看来,从3G网络的研发,到4G、5G网络的产业化,中国移动、中国信通院、大唐集团等在京机构,在标准化研究、中间试验、测试验证等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北京互联网企业和芯片设计公司的集聚,也为移动通信产业链的完善补上了重要一环。“可以说,在全球移动通信领域,北京起到了核心和引领的作用。”
中关村示范区和“三城一区”的建设,便为高端引领性产业打造了经济发展新高地。2020年,中关村示范区总收入7.2万亿元,占全国高新区的六分之一,其中技术收入对总收入增长贡献率达到44.0%,主阵地创新带动力显著提升;“三城一区”企业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北京的比重为29.5%,地区生产总值在本市占比超过30%,主平台地位不断彰显。
当前,北京已经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科技服务业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智能装备、医药健康、节能环保、人工智能等千亿元级产业集群也表现亮眼,产业集群成为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新动能。邬贺铨认为,在科创企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来自科技服务业、金融业的支持和科技人才保障不可或缺。而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群体创新突破,将最大限度促进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整体水平的提升。
相关阅读
-
对标纽约、伦敦、新加坡等国际先进科创中心,北京在高被引论文、科研机构200强、大科学装置方面具有突出优势,多项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5月26日...
-
百学习是免费不抽成的知识付费平台 在线职业技能学习平台,内容比较偏向于技能内,如计算机等,适合专业技能培训的机构,教育机构入驻网易云课堂是免费的,产生的收益平台会抽成...
-
非生物因素是指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水、温度、风和营养物质。阳光、氧气和温度等这些非生物因素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特征和行为。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
人民日报评论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为现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⑨
在大战大考中,更能彰显“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之坚;在风雨来袭时,更能考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之诚 一项项实在的成就,折射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也体现了人民至上的温度...
-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攻“产业科技创新”,江苏马力全开
击鼓催征扬新帆。2月18日,江苏“新春第一会”吹响创新号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科技创新”是主攻方向,“具有全球影响力”是目标定位...
-
魏永康资料图 原标题:17岁神童考入中科院却退学 1983年6月,魏永康出生于湖南省华容县,因为母亲曾学梅从小的悉心教育,从两岁起,魏永康就被人称为“神童”。...
-
百学习是免费不抽成的知识付费平台 在线职业技能学习平台,内容比较偏向于技能内,如计算机等,适合专业技能培训的机构,教育机构入驻网易云课堂是免费的,产生的收益平台会抽成...
-
非生物因素是指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成分,包括阳光、水、温度、风和营养物质。阳光、氧气和温度等这些非生物因素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特征和行为。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攻“产业科技创新”,江苏马力全开
击鼓催征扬新帆。2月18日,江苏“新春第一会”吹响创新号角: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产业科技创新”是主攻方向,“具有全球影响力”是目标定位...
-
维多集团(Vitol)旗下子公司Vitol Bunkers日前接收其在新加坡的首艘专用燃料驳船“Marine Future”号(建于2024年)...
-
知识付费平台有哪些?知乎、果壳(在行分答)、喜马拉雅FM。2016年,被称为知识付费元年。在这一年,知乎、果壳(在行分答)、喜马拉雅FM、得到及其他知识付费平台相继出现...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