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市打造首个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基地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市打造首个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基地

时间:2024-06-05 19:10:38 作者:
摘要:暂位符勿删(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市打造首个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基地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近日

暂位符勿删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我市打造首个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基地

每年的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近日,在象山亚帆中心举行的2022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宁波市主题宣传活动现场,象山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基地启动建设。

在活动现场,远在韭山列岛铁墩屿上的中华凤头燕鸥清晰地呈现在大屏幕上。利用“数字鸟岛”应用场景,云端照看“神话之鸟”成为现实。这对实现保护区鸟类数字化、智慧化管理,建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海岛数字化建设和管理示范区有着积极意义。

在铁墩屿,每年都有近5000只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凤头燕鸥和数十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凤头燕鸥到此繁衍生息。今年4月底,岛上安装了“数字鸟岛”智慧监测体系建设工程的监测设施,并投入试运行,正好为5月到8月鸟类的繁殖季做好了准备。

象山多样的地质水文条件孕育了复杂多样的生物多样性,其生态系统以森林、湿地和海洋三大类为主,拥有陆生野生植物1524种、野生动物1300余种,以及象山白鹅、红美人、岱衢族大黄鱼等重要的生物遗传资源。为此,当地开展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地建设,涵盖“数字鸟岛”智慧监测体系建设工程等六大示范工程,可以实现“云端”照看神话之鸟,零距离守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按照计划,到2025年,象山将基本建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科学有效、生物多样性资源利用合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基地,为全国滨海城市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记者:郑吟 象山台 胡绿茵 楼李武 许波 通讯员:陈晓众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