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走进毛主席女儿李讷的生活空间

走进毛主席女儿李讷的生活空间

时间:2024-06-08 01:08:25 作者:
摘要:走进毛主席女儿李讷的生活空间

1.webp.jpg

图中背景为李讷家客厅

毛泽东主席有两个女儿,即李讷和李敏。当年毛泽东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时,曾化名为李得胜。故女儿姓李。名字出处是《论语》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毛泽东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2.webp.jpg

李讷和丈夫王景清在家里合照

3.webp.jpg

李讷家里放满了书和父亲的油画、照片

4.webp.jpg

李纳1940年出生于延安,江青与毛主席的独生女儿。60年代曾被称为“红色公主”。李讷宽额方脸,酷似乃父;而眼神和嘴巴,又像其母,长得很清秀。李讷性格,沉稳而内向,从小只爱读书,话语不多,倒是应验了她名字的内涵。

5.webp.jpg

毛泽东与李讷

战争时期,李讷只能在马背上读书识字,直到1948年春天,中共中央机关在进驻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以后,她才有机会进入一所简易小学。到北京以后,李讷插班到北京西郊的干部子弟学校——育英学校,后来又成为北京师范大学附中学生。由于受父亲毛泽东的熏陶,李讷非常喜欢读书,对中国的历史和古典文学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她的闺房里,完全是一个书的世界。

6.webp.jpg

李讷的住所与毛泽东的宅院仅一墙相隔,是座朴素的小院,她只占用一间屋子。一进门,先看到的是一排排的书架,奇怪的是这些书架摆法并不像一般家庭一样靠墙而立,而是像图书馆藏书室那样占据了房间的大半个空间,只是在一个小角落里放着一张小木床,以及桌椅等几样简单的家家具。什么沙发,什么地毯,什么衣柜穿衣镜,什么装饰摆设……统统没有。她在中南海大食堂搭伙,父母不召唤,她不过去吃饭,有时赶不上开饭就啃烧饼,除了书以外,她的生活非常简单。

李讷也爱美,可是她自己,从来不穿花衣服,不穿裙子,不梳辫子,不允许自己浑身上下有任何一点色彩和美丽。据陶斯亮回忆,有一年在北戴河,去看望李讷,李讷去见毛泽东。毛泽东望望陶斯亮的花裙子,对李讷说:“你看亮亮穿得多漂亮啊!你为什么不也穿花一点呢?”但是李讷始终不肯脱下她的蓝制服,一辈子将自己裹在灰暗之中。也就是这次,李讷指着墙上并列挂着的列宁和毛泽东的像,对陶斯亮说:“列宁一看就非常精明,而爸爸一看就很有海量。”这是陶斯亮第一次体会到李讷对父亲的崇拜。

7.webp.jpg

由于博闻强记,1959年秋,李讷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历史系。196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以“肖力”姓名,供职于《解放军报》社。先后担任军报版面组组长、解放军报总编领导小组组长。

1966年国庆节的晚上,在天安门城楼观看焰火,李讷作为毛泽东的联络员也登上了天安门城楼,那天,毛泽东身穿绿军装,头顶一颗红星,领展两面红旗,十分威武。后来,毛泽东走下天安门城楼,来到金水桥边,席地而坐,缓缓地抽着烟,微笑着望着对面广场上如痴如醉的百万民众欢乐的场面。李讷随人流下来,站在离毛泽东仅50米的地方,清清楚楚地目睹了这一历史镜头。“你看爸爸,神采奕奕的,多健康!多精神!我们该有多幸福啊!”李讷兴奋地说。在五彩缤纷焰火的照耀下,李讷一反往日的拘谨和忧郁,她双目放出异样的光彩,面孔因激动而容光焕发,发自内心的喜悦使她忽地变得美丽起来。

8.webp.jpg

毛泽东与李讷在北戴河

9.webp.jpg

毛泽东与李敏、李讷

1970年,年过30的李讷,随着中央办公厅的工作人员一起下放到江西干校。由于李讷的特殊身份,更由于她的沉静、内向的性格,使她很少同外界交往,很孤独。这时,有一个比她小几岁的男青年小徐,闯入了她的生活。工农家庭出身的小徐是中央办公厅内部招待所的服务员,政治上是绝对可靠的。小徐虽然只有高中文化程度,但长得眉清目秀,性格开朗,待人热情。他看李讷郁郁寡欢,就和她一起干点农活,休息的时候,一道打球、散步、聊天。李讷按照爸爸的嘱咐,打定主意在下面找一个自己合意的人。现在小徐给李讷的苦闷生活带来了欢乐。时间长了,双方一同坠入了爱河。

李讷和小徐的婚恋传到江青那里,江青表示坚决反对。但李讷固执己见,双方相持不下。女儿索性向爸爸写了一份书面报告,要求批准她和小徐结婚。毛泽东尊重女儿的自由选择,提起笔来在报告上批道:“同意,转江青阅。”毛泽东签字同意的婚事,江青也无法再推翻。于是,在江西进贤县的“五·七”干校里,李讷和小徐举行了一个简朴的婚礼,一个新的家庭诞生了。毛泽东送给他们一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作为结婚礼物。这对青年沉浸在新婚的幸福里,继续在干校共同生活。一年以后,他们的儿子出生了,取名为徐小宇。

10.webp.jpg

李讷与王景清(1929年生,陕西神木县人,延安警卫团战士,曾任昆明军区怒江军分区参谋长)结婚(1984年)后,儿子改名叫王效芝,效仿其外祖父毛润芝的意思。1972年生于江西,北京市外事旅游职业高中毕业。

因为婚姻失败,李讷怀着沉重精神创伤,带着孩子回到北京。1973年8月,李讷在北京参加了中共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她和全体代表一起,最后一次在公众的政治集会上见到了毛泽东。

1974、1975年先后任中共北京平谷县委书记和北京市委副书记。

1976年后曾一度赋闲;1986年到中办秘书局工作;1990年代退休。住北京万寿路四室一厅单元房。有一专用书房,喜读史书。书法学其父、其母。除了参加家族祭奠活动以外,深居简出。

2003年任全国政协委员。

11.webp.jpg

李讷重访西柏坡

李讷和中国韶山网

12.webp.jpg

2004年12月19日李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国韶山网捐献的毛体书法作品

13.webp.jpg

李讷亲笔签名给李文涛的请帖(原件李文涛收藏)

14.webp.jpg

2005年12月22日李讷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受中国韶山网捐献的《百姓心中的毛泽东》一书(手中资料为后来影响毛体界的毛体书法排行榜最初文案)

15.webp.jpg

中国韶山网创始人李文涛到李讷家拜访,客厅合影

16.webp.jpg

李文涛和李讷丈夫王景清在邵华追悼会上留影

1984年,李讷和王景清结婚。在文史方面,王景清与北大历史系毕业的李讷有着很多的共同语言,晚年生活里,他们还在一起练习书法,李讷跟王景清一样,都十分喜欢隶书和篆书,切磋书法便成了生活中的一道不可少的娱乐。每天清晨,他们携手外出散步,锻炼身体。

李讷书法作品欣赏

李讷受父亲毛泽东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小就喜欢书法。除了模仿过父亲的字体(呵呵,真正的毛体哟~~),李讷也临摹过不少书法名家的作品。长期的练习和学习,使李讷的书法水平很见功力。

17.webp.jpg

李讷题字

18.webp.jpg

▲李讷写的“奋进”

19.webp.jpg

▲李讷录毛泽东诗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据权延赤《红墙深处》一书记载,李讷聪明伶俐,学字很快。用树枝在地上写,也在纸上写。

20.webp.jpg

▲“缅怀陈玉英妈妈”李讷与丈夫王景清共同署名

据权延赤《红墙深处》记载,工作人员为让李讷练字,曾请毛泽东写字帖。毛泽东则说:“不行不行,我的字不行。叫她妈妈写,她妈妈的字好。”

21.webp.jpg

▲图为李讷题写的“奋进”

江青毛笔字和铅笔字写得很出色,尤其楷书好。李讷练字的字帖全是江青 写的。受其影响,现在李讷的字画都是相当有水平的。

22.webp.jpg

▲李讷题写的“和气”

23.webp.jpg

▲李讷1998年9月10日为湘潭大学题写的“奋进”

24.webp.jpg

▲李讷1996年为诸葛亮妻子黄月英祠题写的牌匾“智慧贤淑”

25.webp.jpg

▲李讷为汉中武侯祠题写的“高风亮节”

26.webp.jpg

▲李讷题字

27.webp.jpg

▲李讷为周公庙风景区题写的“鸾凤和鸣”

28.webp.jpg

▲李讷签名

29.webp.jpg

30.webp.jpg

▲李讷与王景清共同署名的题词

「 支持乌有之乡!」

打 赏

×

乌有之乡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