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热点新闻 > 疫情、洪灾、酒店坍塌,今年必须掌握的灾难报道与媒介伦理【实务热点02】

疫情、洪灾、酒店坍塌,今年必须掌握的灾难报道与媒介伦理【实务热点02】

时间:2024-06-12 04:04:06 作者:
摘要:由于大部分公众的忍气吞声和躲避,也使得媒体越发的得寸进尺,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不断地侵犯受害者的权益,久而久之,不仅对其他媒介树立了畸形的榜样,同时也对媒介环境造成了恶性循环。

实务冲刺指南

小小班特地推出 【年度实务热点】专栏,在最后一段时间内为大家奉上今年最值得关注的热点事件最全梳理。第2期我们一起聚焦 灾难报道与媒介伦理。

感兴趣的同学也可以移步小小班微店购买完整版实务热点笔记~

灾难报道与媒介伦理

Part 1

相关材料

◾ 材料一:疫情

1/ 缺少事实核查,谣言频发

疫情之下,隔离在家的公众本就处于极度焦虑和紧张的状态,面对网络上每日爆炸式疫情信息接收与推送,不免感到信息安全感和社会安全感缺失。这时候,公众会更加倾向于寻找信息来满足自身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喉舌”功能的媒体更应当承担较之于平时的更多的社会责任感和舆论引导职能,对新闻信息进行谨慎核实,但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

以 中国新闻网为代表的官方媒体为鼓舞民心,缓解疫情下的舆情焦虑,将 未经采访、核对缺位的带有“加油中国”的文本符号的武汉雪景画面发出(原为山东寿光的雪地画面),并被中国青年网、环球网、光明网等主流媒体转载并发布,为广大网友带来了极大的误解和困扰。

从中科院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向媒体提供的 《上海药物所、武汉病毒所联合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到浙江省疾控中心官方微信发布的 《茶水可杀灭并有效抑制细胞内新型冠状病毒复制》,从 “武汉最牛小区”反转到“江苏物资被抢”,谣言频发,舆论频现反转。

此外,仅一周之内, 武汉红十字会多次辟谣“未收取捐赠服务费”“辟谣凭介绍信领物资”“否认拦扣上海医疗队物资”“辟谣低价售卖寿光蔬菜”等,这些现象使得本就脆弱的媒体的公信力和权威性再度雪上加霜。

2/ 过度煽情,消费并二次伤害受害者

疫情中新闻报道应该传播正能量,鼓舞人心,但若把握不好尺度,就会 过度煽情。比如关于“高龄老人、贫困老人为抗疫捐出一生积蓄”,“7名护士妈妈集体断奶奔赴抗疫前线”等报道,过分渲染情绪,反而引发公众的心理不适甚至不满。

同时,有些媒体为了制造感动情绪,不顾及被采访者的心理感受,肆无忌惮地采用各种方式进行采访和报道,对医务人员及其家属造成 二次伤害。如在媒体报道李文亮住院的采访报道中,媒体通过“插管呼吸,无法说话”、“他表情痛苦,上气不接下气,面色紫绀”等描述,将李文亮医生的病情赤裸裸曝光在公众面前。而李文亮去世后,其父母及怀孕妻子接到轰炸式的采访和电话要求其谈感想,无疑会再次加深家属的痛苦。除了医务人员的报道外,对医务人员孩子的采访报道也被众多媒体所用,如四川观察为了煽情采访攀枝花8岁儿童如何看待“父母一线战役时”,小男孩在视频中多次掉泪、强忍崩溃。

在消费主义和大众娱乐化的当下, 媒介商业化进程使经济指标成为媒体追求的至上法则,这无疑加剧了媒体过度消费受众。媒体消费受害者苦难的行为,使得新闻报道对象及其受害者家属承受着来自外界和精神上的双重伤害。由于大部分公众的忍气吞声和躲避,也使得媒体越发的得寸进尺,在采访和报道过程中不断地侵犯受害者的权益,久而久之,不仅对其他媒介树立了畸形的榜样,同时也对媒介环境造成了恶性循环。

◾ 材料二:洪灾

1/ 调侃、吐槽、戏谑,灾情传播泛娱乐化倾向

2020年入汛以来,中国南方地区发生多轮强降雨过程,造成的多地发生较重洪涝灾害。本次洪涝灾害时间长,地域广,耗费人力物力巨大。面对灾难,媒体的首要责任是传递防灾、避灾、救灾的信息。很多媒体都围绕抢险救灾做了大量的报道,将灾情及时传递给公众,除了汛期的时事报道和各地的救灾情况,还有许多专家分析和救灾人物的典型报道,但个别媒体也存在 人文关怀缺失现象。这些报道 语气调侃,过度娱乐化,忽视灾难报道的基本原则。

例如引发热议的 “鸳鸯锅”相关报道。起因是在长沙市开福区欣彤路湘江与浏阳河交汇处,于7月12日出现了靠近浏阳河一侧的河水浑浊,而湘江一侧的水流较清的场景。在航拍显示下,两条河流颜色“泾渭分明”,一些媒体将其解读为“鸳鸯锅”。无独有偶,在暴雨并未完全停止、抗洪救灾任务仍旧艰巨的情况下,有媒体将7月5日武汉暴雨间隙的自然景象描述为 “云海蒸腾如仙境”。

再来看一组官方数据,据应急管理部统计,截至7月28日,主汛期(6月1日) 以来,洪涝灾害造成江西、安徽、湖北等27省(区、市)5481.1万人次受灾,158人死亡失踪,376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4.1万间房屋倒塌,36.8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5283.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444.3亿元。

新媒体的强势崛起,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新闻内容和用户成为争夺的焦点。媒体采用接地气的、生动形象的、有网感的表达是大势所趋,但这种表达不是没有底线的,必须要符合新闻伦理规范。面对洪水和内涝,抱着“看热闹”的心态编段子,甚至是一味地嘲笑、指责和谩骂,这种 “看洋相”“说怪话”“为黑而黑”的不理智行为,既是对灾区群众的伤害,也为抢险救灾工作添了堵,完全就是不负责任的负能量。

只顾追求娱乐价值而忽略新闻价值,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新闻的客观性和真实性,造成新闻严谨性和真实性的缺失。南方洪灾本是来势汹汹的巨大自然灾害,而部分媒体塑造出来的 “符号真实”却是 调侃、娱乐化的,这消解掉了灾难的痛苦,未能引导公众关注灾难、思考灾难,传达出的是灾害并不严重、与“我”无关的信息,没有充分发挥积极、健康的舆论引导作用,反而是将调侃、娱乐的情绪放大,容易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 材料三:山西酒店坍塌

1/ 新闻伦理缺失,造成二次伤害

8月29日,山西临汾襄汾县陈庄村聚仙饭店发生坍塌。事发后,当地消防队、民警讯速赶去救援,直到8月30日下午3点救援结束,共救出57人,其中29人遇难,7人重伤,21人轻伤。事件发生后,引起了媒体的关注与报道。有媒体第一时间前往当地,采访了事发时正在饭店内过寿的老人李大爷。采访现场,他心中悲痛,在内疚中下跪道歉。而老人的这一跪,也跪上了热搜,继其他媒体采访李大爷后,一时间“过寿的老人李大爷下跪道歉”成了舆论焦点、成了这起坍塌事故的焦点。

作为引导社会舆论的媒体平台,要警惕因为灾难报道而引发的二次伤害,应该改变报道的聚焦点。一是 给李大爷留点空间和时间,去抚平自己的失亲之痛、去处理自己的事。二是 多剖析下饭店坍塌的根本原因,比如:建筑是否合规合理?当地部门监管是否缺位?今后,政府部门应拿出怎样的措施,避免类似事故?这才是社会大众期待的新闻热点。

也许在媒体看来,通过采访李大爷,不仅能还原事件真相、弄清事件的来龙去脉,还能制造新闻热点,为自己的平台“加分”,毕竟,李大爷也算是这起坍塌事故的“主要人物”。但媒体没有料到的是, 当放大了“李大爷下跪道歉”这个新闻点后,与网友、与公众期待的饭店坍塌根本原因背道而驰,成了网友不买账甚至愤怒的“舆论焦点”。

甚至有自媒体为了追求这一舆论热点, 造谣老人下跪是有记者刻意引导。齐鲁晚报为此成立了专责调查组,通过交叉询问本报记者、同行其他媒体记者,调集相关稿件、视频素材、证词证言,形成充分证据链,证实:齐鲁晚报记者在采访中不存在违背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诱导老人下跪”“提没有人性的问题”等指责,为极个别自媒体捏造事实、恶意造谣。随后,该自媒体道歉,承认自己为追求发稿速度,根据微博及知乎等渠道的网友评论,未加甄别将不实内容采写入文章,该文的传播也对当事记者和齐鲁晚报造成了无可挽回的伤害。

Part 2

整体点拨

灾难报道,就是对新近发生的灾难及其发展、危害、抗灾、救灾等新闻事实的报道。灾难性事件常常表现出突发性、震撼性、负面性和社会性的特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人类无法防止的自然性灾害,如地震、台风、水灾、旱灾、火山爆发、山体滑坡等;一类是人类自身造成的灾害,如恐怖活动、战争、海难、空难、交通事故、凶杀、矿井瓦斯爆炸等重大刑事案件或重大责任事故等。

所以,灾难新闻往往是人们及时关注的热点新闻事件。灾难报道集齐所有的新闻价值要素,并且有极高的时新性和新闻价值,容易在较短的时间内吸引广泛受众的关注,点燃群众的新闻诉求求知欲。作为一个新闻价值极高的新闻体裁, 灾难报道往往会对媒介伦理有极高的考验。媒介伦理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专业性的一个良心尺度,对灾难新闻报道,新闻工作者更应该秉持着真实、客观、人文至上的原则,为观众第一时间还原现场真实情况。

尤其是在2020年,灾难频发,媒体有关灾难的报道也有很多,其中不少报道反映出了媒介伦理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因此在评论时,可以选择分析灾难报道中媒介伦理失范的表现、具体的问题和原因以及如何规避媒介伦理失范等角度切入。同时,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传统媒体在与新媒体竞争时如何避免灾难报道中媒介伦理失范,主流媒体转型时如何保持亲和的语态同时避免媒介伦理失范,这些也是可以选择的切题角度。

从这一思路出发,当我们评论灾难报道中的媒介伦理时, 首先可以思考报道中的失范现象具体表现为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出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可能造成的问题与隐患、存在的解决方法等;此外,还可以从灾难报道中的媒介伦理失范延伸到媒体行业领域,思考其对行业的影响,以及如何平衡多种关系解决这一问题等,从中选择合适自己的评论角度,同时也可以在平时注意积累一些 相关的法条规定以及行业数据等论据。

热点的新闻_热点新闻素材积累+点评_热点新闻正能量

Part 3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