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欧阳静读书会:“共同读书,共同成长”

欧阳静读书会:“共同读书,共同成长”

时间:2024-06-13 07:06:04 作者:
摘要:​​​​“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在阅读中点燃求知的火花,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这便是我们能在书中获得的成长,也是塑造学生的重要途径。正因如此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在阅读中点燃求知的火花,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这便是我们能在书中获得的成长,也是塑造学生的重要途径。正因如此,欧阳读书会为每位同学提供了一个分享读书经验的交流平台,见证着无数江财学子在阅读中获得的成长。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自她当上教师的那一天起,欧阳静老师就明确了自己的职业导向: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积极正面的东西,影响、改变、塑造学生。谈及读书会创办的原因,可以追溯到欧阳静老师在母校华中科技大学的日子,彼时的她也是在自己老师组织的每月读书会中获得成长,也明白了创办读书会是培养“会学习、善思考、有品德”的全面发展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2012年,欧阳老师开始尝试组织“老师带你读书、带你思考”的读书会,口号为“少刷1小时手机,多看1小时书”。这一开放、自愿的组织,为学生提供一个分享读书经验的交流平台,每月开展读书沙龙活动,指导学生们读一本有意义的书籍。其目的便是影响更多的人读书,而今这个读书会在全校得到了推广。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欧阳静读书会以“共同读书、共同进步”为理念,每月围绕一个主题,选择合适的社科类经典名著和特定现实问题供学生阅读思考,并组织一次面对面阅读分享和问题讨论。

首先,读书会将身边热爱读书的学生组织起来,形成阅读交流兴趣小组。通过这个兴趣小组的积极分子吸引那些“想读书却找不到伴”或“读了书却苦于无人交流”的同学加入阅读交流兴趣组,形成一个人员开放、自愿加入的读书组织。学生自由选择读书的内容、时间和方法。然后,集中主题阅读与讨论。老师依据10-30人的有效讨论规模人数,通过公开报名的方式,每月召集一次面对面的集中讨论。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欧阳静老师在开放的书单中根据以下原则集中主题阅读:教育性,即有利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代性,即符合时代特征,贴近社会现实;适宜性,即符合青年人特点,是青年人感兴趣的问题;启发性,即具有一定的深度,能启发学生去思考。

在阅读经典著作的基础上,读书会还不定期地邀请基层干部、企业领导和社会人士,通过讲座和讨论等方式,结合某个社会现象或热点问题,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激发阅读兴趣。

最新的4月读书会活动便是以著名经济学家兰小欢先生的《置身事内:中国政府与经济发展》一书为切入,围绕疫情下的基层治理与现实关照这一主题展开了别开生面的读书讨论活动,从疫情之下的基层政府行为的逻辑框架,到治理现代化的发展逻辑,每一次思维的碰撞都是同学们观念上的革新与成长。

苗以泉水灌,心以理义养

虽然组织读书会既非欧阳静老师的工作量和教学任务,也无任何报酬,但欧阳静老师一直坚持开办各类阅读活动,始终坚持自愿和义务的指导。当谈及读书会为同学们的成长带来的效果时,欧阳静老师提到了以下三点:

参与人越来越多。自成立以来,参与读书会的人数越来越多、群体广泛,既有来自我校各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也有来自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的MPA研究生,更有来自省市县的领导干部。不同的群体借助读书会这一平台,分享自己近期所读的书籍,畅谈读书感悟。目前,欧阳静读书会微信群人数已超过400余人。在共同阅读的集体氛围感染下,督促自己养成“热爱阅读、善于思考”的读书习惯,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改变了学习习惯,提升了思考能力,陶冶了情操。通过读书和讨论,不仅使参与者的闲暇时间从“刷看手机”到“拿起书本”,形成了多学科视角的阅读和思考模式,而且能将读书和社会、读书和国家联系一起,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正如一些学员所说,只有在对问题和案例的讨论和思考中,才会触及人的观念、才能明辨是非,形成正确价值观,此种模式远比“说教”有效。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_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共同读书,共同成长。读书会不仅帮助学生在繁忙浮躁的现实生活中养成读书习惯,在光怪陆离的社会现象中学会深度思考的能力,而且能在开放多元的社会观念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此同时,欧阳静老师通过读书会平台长期保持良好的读书、思考习惯,在教学、科研和学生工作方面均获得显著进步。

回首这读书会创办的10年,一代代江财学子从阅读中获得了知识与灵感,在书海的徜徉中获得了成长。欧阳静老师始终深耕于此,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欧阳静读书会成为了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相信每一粒阅读的种子都能在学生的心中开出灿烂的花朵,相信在欧阳静读书会的每一场讨论都是成长最好的见证。(文/彭纪涛 图/欧阳静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李大晖)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