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微芯生物688321的科技“芯”,核心竞争力所在

微芯生物688321的科技“芯”,核心竞争力所在

时间:2024-06-14 11:05:36 作者:
摘要:生物制药公司为什么名字里带个“芯”字?

2021年8月28日,由微芯生物公司主办的“糖尿病新药及精准医学治疗论坛”在七大一线城市召开,共有2400名临床医生和专家,参加了讨论。

整体看,本次论坛定位高、参与度高、影响广泛,专业程度顶尖。

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_鲁先平微芯生物_微芯生物研发团队

参会的各路医疗界大咖名单,简单写一下:

微芯生物研发团队_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_鲁先平微芯生物

治疗二型糖尿病的新药,西格列他钠,商品名“双洛平”,定位很高:国务院“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

微芯生物研发团队_鲁先平微芯生物_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

在会议的最后,医学专家提到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自主设计、合成、筛选,创新出。。。。。。” 这段话说出了微芯生物的“核心竞争力”,但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下面我们来试着解释一下。

微芯生物研发团队_鲁先平微芯生物_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

可能投资者不太明白,一家制药公司,微芯生物为什么带“芯”?

在上世纪90年代之前,国际创新药物的研发长期停留在“泛泛合成,普遍筛选”的简单模式下,效率极其低下,通俗地讲“双十,要十亿美金外加十年时间”,要观察基因表达调控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上世纪90年代,得益于化学基因组学和 微阵列芯片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微阵列芯片(基因芯片)技术,为快速、高通量细胞内基因表达,提供了技术平台,新药的研发开始走向 “分子机理研究→靶点确认→分子设计→先导化合物合成→药理研究→早期评估”相结合的新途径,大大降低了筛选化合物的难度和风险。

微芯生物CEO鲁先平博士说:

“当我了解到基因芯片与高通量筛选技术能解决什么问题的时候,我就意识到这是一种科学的商机。如果我们能把它用于药物的发现,或者用于创新药早期风险评估的话,我们实际上就已经领先了。”

1999年,时任美国Galderma(雀巢公司的子公司)药物公司北美研发中心研究部主任的鲁先平,和几位在美国生命科学领域有各种建树的青年博士,聚集在加州圣地亚哥,探讨基于化学基因组学技术进行创新药物发现的基本框架。这便是后来微芯生物所开发的独有核心技术平台——“化学基因组学的集成式药物发现与早期评价平台”的雏形。

该平台就是通过化学基因组学技术,对已知化合物药物模型进行研究预测,使综合评价指标最好的先导化合物进入下一阶段的开发,从而降低成本风险。

鲁先平博士进一步解释道:

“所有疾病,其实都跟基因表达的失调相关,包括药物在人体内的反应,也要和基因相互作用,所以需要大数据去筛选。

过去观察药物在人体十个基因组中的反应要花上一年时间,现在两三天内就能看完药物对几万条基因的作用。哪些是预期的靶点疗效,哪些是意外的毒副作用,一清二楚,这就能帮助我们在非常早期,有效控制原创新药的研发风险。”

这就是为什么微芯生物的名称里有 “微芯” 二字,是因为其药物发现与评价平台,使用微阵列芯片技术。

这也让微芯生物成为国内鲜有的拥有软件著作权的制药公司。

这就是微芯生物的核心竞争力所在。

注:微芯生物21年半年报已出,简单点评一下:

1 微亏715万,为一季度的数额,二季度持平;

2 亏损原因为“营销费用”和“研发投入”,属于正常,而且为未来增长打下基础;

3 营收增长65%,达到半年1.83亿,说明现在的药“西达本胺”开始上量了;

4 海正药业已付的“西格列他钠”的授权费,还没有记入,下半年一旦入账,就是大幅增长。

其他细节,请投资者自行补充。

往期调研文章回顾

(注:在文章的最开始,“收录于话题”下面的话题,点击话题就可以看到过往的系列文章)

文章话题:新能源产业链

文章话题:新能源车产业链

文章话题:工业大传动

文章话题:新能源车产业链

文章话题:大消费

文章话题:大消费

文章话题:网络安全

文章话题:大消费 中国原研药

文章话题:投资思考分享、投资逻辑与思想

祝朋友们投资顺利、健康快乐!

逆人性,顺天理,化腐朽为神奇!

鲁先平微芯生物_微芯生物董事长鲁先平_微芯生物研发团队

本调研报告只是事实与内容的分享,所有作者的推测、猜想和预判,不构成投资建议,敬请读者自行思考和决策。

点一下“在看”,您会更精彩!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