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眼亿年!辽宁古生物化石精品展重现中生代生物乐土
地球上第一只带羽毛的恐龙长什么样?最早的被子植物在哪里生长?什么样的哺乳动物敢于捕食恐龙?“乐·土——辽宁古生物化石精品展”日前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展览以古生物学家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为基础,向观众呈现辽宁大地亿年前门类多样、形态各异的古生物化石,并配合多媒体展示、古生物复原图等多种方式,还原中生代时期活跃在辽宁地区这片乐土之上的远古生命。
中国是世界古生物化石发现大国、研究强国。辽宁古生物化石资源丰富,是化石资源大省,化石总量居全国前列,是享誉世界的化石重要产地。本次展览在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协调下,策展团队从辽宁省11家古生物化石收藏单位4000余件藏品中遴选出87件化石精品,与辽宁省博物馆收藏的40余件化石共同展出。主题围绕“什么是化石”“恐龙蛋都很大吗”“为什么足迹有凹形和凸形”“翼龙是恐龙吗”“有哪些以中国或辽宁命名的恐龙”等观众好奇的问题,在展览中生动形象地科普古生物知识,使观众近距离感受古生物化石的魅力。
赫氏近鸟龙化石
在展览现场,一件似龙又似鸟的化石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这是赫氏近鸟龙的化石,发现于辽宁省建昌县玲珑塔地区的侏罗纪髫髻山组,形成时间距今约1.6亿年。”辽宁省博物馆副馆长张力介绍,赫氏近鸟龙是一种带有羽毛的恐龙。与始祖鸟相比,赫氏近鸟龙的飞羽较小,羽轴也较为纤细,羽片更为对称,反映特征更加原始。该化石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带毛恐龙化石,填补了恐龙向鸟类进化研究的空白。
赫氏近鸟龙复原图
乐土之上,生物间的进化不断上演。在“花与昆虫”展览单元中,有“世界上第一朵花”之称的辽宁古果与恐龙时代的“蟑螂、知了、蜻蜓、蝈蝈”等化石一同亮相。从辽宁古果化石表面上看,化石保存完好,形态特征清晰可见,为全世界的有花植物起源于辽宁西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强壮爬兽化石
“辽宁地区的古生物化石,不仅数量多、品类全,而且个体保存比较完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古脊椎动物学会理事傅仁义表示,距今一亿两三千万年前的中生代、距今几十万年前的新生代时期,古生物化石在辽宁地区保存较为丰富,前者的主要代表是辽西热河动物群,后者的代表是哺乳动物化石和古人类化石。
强壮爬兽复原图
“一件化石就是一份远古的生物密码。”张力介绍,展览还通过“史前龙宫——水生脊椎动物”“恐龙、鸟类和翼龙”“远古葱茏——古植物”三个单元,向世人展示了中生代独特的陆地及淡水中动物和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这些饱含并凝练着历代古生物学家智慧结晶和丰硕成果的化石,将引领观众探寻多年来人类孜孜以求的科学问题,领略辽宁中生代时期生物乐土的独特风采。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勇 通讯员李青坡,图片由辽宁省博物馆提供,复原图由科学画师陈瑜绘制)
相关阅读
-
地球上第一只带羽毛的恐龙长什么样?最早的被子植物在哪里生长?什么样的哺乳动物敢于捕食恐龙?“乐·土——辽宁古生物化石精品展”日前在辽宁省博物馆开展。...
-
每天3分钟,速览天下事6月7日星期五,农历五月初二高层动态习近平:6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铁路项目三国政府间协定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指出...
-
掌上罗平...
-
若他们需要,我仍愿担当,无怨无悔!...
-
高考生及家长在做高考志愿规划时,都非常关注专业,那么选择专业时应该考虑哪些内容呢,专业决定孩子未来的发展方向,需要慎重考虑,我将对每个专业进行细...
-
掌上罗平...
-
拒绝久坐,科学躺平!...
-
古生物学家是如何通过化石“还原”某种古生物的?...
-
生物工程是21世纪的前沿技术,中国的生物工程始于20世纪初。生物工程概念提出于1994年,是中科院曾邦哲提出的基于系统生物学的生物工程技术。内容...
-
预测地震的可能性和严重性很重要,但很难考虑到所有的因素。新西兰的研究人员现在发现了一个以前被忽视的因素,它可能影响下一次大地震的规模:微小海洋生物的化石。...
-
微生态制剂,是利用正常微生物或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的微生物制剂。也就是说,一切能促进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的及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都称为“微生态制剂”。...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