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明朝中后期有钱人的奢靡生活以及形成的原因

明朝中后期有钱人的奢靡生活以及形成的原因

时间:2024-06-16 18:03:47 作者:
摘要:明朝中后期有钱人的奢靡生活以及形成的原因,明朝,晚明,士大夫,权贵,官僚

众多的史料揭示,明初“尊卑有等”“俭朴淳厚”的社会风气到明朝中晚期已经全面崩溃和瓦解。

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明朝上层社会的缙绅士大夫、富商巨贾等权贵、有钱人率先群起追求物质生活享受,奢风四起,最后传导到一般庶民乃至下层仆人也竟尚华奢。

明朝皇帝的生活_明朝荒唐皇帝_明朝木工皇帝

晚明奢靡之风

先看几则史料:

“旧时男女俱尚布义,今富家子弟多以服饰炫耀,逮舆隶亦穿绸缎,侈靡甚矣”

“窃照近年民俗,日事奢侈,富贵之族,食禄之家,穷奢极巧,骄肆无度,至有一服器价值千金,一筵宴用费万钱,军民僧道皆得以服锦绣服,金线之靴,倡优下贱皆得以用宝石首饰,金织衣袍。床惟屋壁拟于宫阀,饮食器皿督以金玉,惟事斗丽而夸多。”

《明宪宗实录·卷八十六》:

“近来风俗尚奢,亡论贵贱,服饰概用织金宝石,宴饮皆簇盘缠糖,上下仿效,习以成风。”

明朝中后期,即嘉靖皇帝到崇祯时期,说的再通俗一点,就是海瑞以及以后的时期。奢靡之风日渐高涨,主要表现是:上流豪门权贵穷奢极欲,中产士大夫们放纵声色,下层市井平民相互攀比追逐享受。

从上到下形成了一种:嗜好华丽,摆阔气,慕虚荣,好享受的社会景观。

明朝木工皇帝_明朝皇帝的生活_明朝荒唐皇帝

晚明奢侈之风的表现

通过以上史料,我们可以把明朝社会风气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洪武至宣德为初期,正统至正德为中期,嘉靖至崇祯为末期。

明初是“俭朴淳厚”、“贵贱有等”的严谨社会,明中期是“浑厚之风少衰”,社会日渐趋奢侈。到了晚明,则是“华侈相高”、“僧越违式”,大行奢靡之风,奢靡已经不可控,奢靡之风很是严重,弥漫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明朝荒唐皇帝_明朝皇帝的生活_明朝木工皇帝

明朝中后期的奢靡之风主要表现在:衣冠服饰、饮食、房舍、出行、器用、婚丧、信仰,涉及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简而言之就是:“精饮馔,鲜衣服,丽栋宇,女红织作,雕镂涂漆,必殚精巧”。

一、饮食

《四友斋丛说》上记载:

“近一士夫请袁泽门,闻般品计百余样,鸽子、斑鸿之类皆有”

《通州志》:

“今乡里之人,无故燕客者,一月凡几,客必专席,否则藕席,未有一席而三四人共之者也。肴果无算,皆取之远方珍贵之品。”

一句话而言:每个人都在想尽办法满足自己的口腹之欲。饮食讲究刻意求精,穷极豪宴;宴饮讲究量多质精,山海珍异。

明朝皇帝的生活_明朝木工皇帝_明朝荒唐皇帝

讲一个故事,明朝有一个姓蒋的有钱人,他举办宴会招待8位朋友。席中端给每位一盘鸡首,每盘鸡首8枚,用了60多只鸡。恰巧席上有一个人喜欢吃鸡首,于是,姓蒋的令仆人再宰杀一批鸡,又端上8盘鸡首,依然是每盘8枚。仅这道菜就杀了130多只鸡。其整桌筵席奢侈可想而知,也就是说:权贵与富豪已不在乎吃的内容,他们吃的是排场、档次、新奇和服务。

当然,宴请不仅在吃,还伴有优伶演剧以助兴;饮食不仅在吃,饮食的餐具器皿也要有讲究。

明朝皇帝的生活_明朝荒唐皇帝_明朝木工皇帝

二、房产居所

《名山藏》:

“当时人家房舍,富者不过工字八间,或窖圈四围十室而己。今重堂窈寝,回廊层台,园亭池馆,金晕碧相,不可名状矣。”

总之,房子能有多豪华就有多豪华,豪华的程度超乎我们的想象。居室内部的装饰上,精致的家具,设备的奢华,主人财富的象征。当然,最奢华的莫过于营建园林。我们现在在江南看到的很多园林,什么方塔园、醉白池、横云山庄等等,都是当年的私家园林。

明朝皇帝的生活_明朝木工皇帝_明朝荒唐皇帝

三、服装。

“绮靡之服,金珠之饰”

衣服装扮是古代社会地位尊卑的重要标志之一,自然成为炫耀财富的方式之一。色泽上追求华丽鲜艳,讲面子,要牌子,追求标新立异,奇装异服。

四、娱乐旅游。

在娱乐方面,更是声色犬马,无奇不有。一些富豪将目光转移到了字画上,附庸风雅,一掷千金,书画古董的价格也因此节节攀升。赌博在当时也极其普遍,小赌为金银珠宝,大赌则房屋田产,并且赌资逐渐变大。

明朝木工皇帝_明朝皇帝的生活_明朝荒唐皇帝

晚明奢靡之风的特点

这种奢靡之风不是局部的,而是弥漫于整个大明王朝。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陆;从京师到山东一直到富庶的江浙一带,从江南一直到关中、山西,甚至贵州、宁夏。“竞相奢侈”遍及全国各地,大江南北。

这种奢靡之风也不是只在城市,也弥漫到了乡村。

这种奢靡之风也不是在有钱人身上,当时整个社会阶层都被卷入这股奢靡之风中。达官贵人、皇室、士大夫阶层,富商巨贾、市民阶层,贩夫走卒、仆人、娟优贱裨甚至连农村妇农夫也参与其中,奢靡之风几乎席卷了社会各个阶层。

归根到底一句话:明代晚期的奢侈风气已经从从城市蔓延到乡村,从上层普及到社会的中下层。

明朝木工皇帝_明朝荒唐皇帝_明朝皇帝的生活

晚明奢侈之风的原因

1、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与市镇的兴起。

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已取得长足发展,创造了更多的物质财富,各阶层民众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为奢靡生活提供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商人经商积累起巨大的财富后,生活追求享受便日趋奢侈。

明朝商人阶层大量兴起和崛起,商贾经营典铺、丝棉铺、药铺、解铺、开染坊、贩漆、贩粮、贩瓷器,贩绢绸,贩盐、杂货、线香、布匹、水果等等。他们做生意,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随着财富的增加,他们的地位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和提高。

明朝荒唐皇帝_明朝皇帝的生活_明朝木工皇帝

2、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明初朱元璋打造的重农轻商,扁平化的稳定社会结构到了晚明已面目全非。过度追逐商业利益,寻求生存机会,逃避赋税等多种原因使人口流动越来越大,人们的生存压力也越来越大,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宣泄,和追求身份感交织一起。使许多人乐于聚集,乐于好面子、讲排场。

3、富商巨贾和缙绅士大夫的推动。

虽然晚明有钱的商人地位大大的提升,但比起士大夫,他们的阶级地位还是很低。于是这些有钱人为抬高自己的地位,炫耀自己的财富,过着挥金如土的豪奢生活。所以,他们开始通过饮食、居室、服饰、生活情趣等方面的奢靡消费来炫耀自己的富有,往往一掷千金,竞相以豪奢为胜。

明朝木工皇帝_明朝皇帝的生活_明朝荒唐皇帝

4、社会制度和官僚机构懈怠。

专制主义制度之下,新富阶层创造的社会财富很难用于扩大再生产,其中绝大部分流向消费领域。

其次,明朝中后期中央集权机制的紊乱,皇帝不理朝政,万历皇帝几十年不上朝,也不填补官员,明熹宗专心玩木头。政府机构趋向瘫痪,官僚士人感到政治前途无望,地主商人多方面受到限制,庶民百姓成为剥削阶级。整个社会丧失了前进的动力,意志消沉,得过且过,但愿在灯红酒绿中使身躯麻木,在押妓嫖娼中使灵魂忘我。

总之,明朝中后期随着社会的安定及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而发生转变。民众生活、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在一些富有阶层的引导下,社会风气由俭入奢。最终形成了晚明奢靡的独特社会景观。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