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讷晚年谈到李敏赞不绝口:姐姐有本事,两个孩子都特别有出息
“我姐姐真的很厉害,她把两个孩子教的很好。”晚年的李讷,回忆起和姐姐李敏生活的那段时间,语气中满是佩服和自豪。
李讷为什么对姐姐的孩子有这么高的评价?小时候经常吵架的两个姐妹,为什么在晚年关系转变这么大?
去苏联,陪伴孤单的母亲
1940年,年仅4岁的毛娇娇被爸爸送到了苏联,去陪伴在苏联治病的孤单的妈妈。
当时毛主席的妻子贺子珍,为了治病离开毛主席,前往苏联。然而来到苏联的贺子珍,却发现自己怀孕了。
在苏联,贺子珍生下了自己和毛主席的小儿子。不幸的是,这个孩子没有活多长时间,就因为生病夭折了。
贺子珍内心悲痛欲绝,整天精神恍惚。为了宽慰贺子珍,毛主席把他们的女儿送到苏联,并让两个在苏联的儿子也多去陪伴贺子珍。
毛娇娇被送到苏联的时候年纪还小,对父亲的印象并不是很深。在她的成长记忆里,母亲和两个哥哥占了很大一部分。
但在苏联的时候,毛娇娇和母亲的生活是非常清贫的。贺子珍因为身体不好,没办法从事长时间的劳动。
不过,毛娇娇和那些娇生惯养的孩子们也不一样,她非常能吃苦。对于小小的孩子来说,能陪在母亲身边就很好。
贺子珍的身体不好,在贺子珍生病的时候,毛娇娇总会陪在妈妈身边。有了毛娇娇在身边,贺子珍身上的伤好像也就不疼了。
苏德战争开始之后,贺子珍和娇娇的生活更加艰难了。为了避难,贺子珍带着娇娇来到了伊万诺夫城。
贺子珍靠给别人缝补衣物,养活娇娇和自己。但很快,不幸再次降临到了贺子珍的头上,娇娇患了肺炎。
贺子珍的小儿子,就是因为肺炎去世的。娇娇患了肺炎之后,保育院的院长并没有想着救她,而是把她扔在一个屋子里自生自灭。
贺子珍知道后,强硬地把娇娇抱回了家。经过这次事件,贺子珍每晚都要把娇娇抱到自己身边才行。
贺子珍的行为,惹恼了保育院的院长。这个蛮横的苏联人大骂贺子珍是疯子,还让人把贺子珍送到精神病院。
小小年纪的娇娇和母亲分开了,只能和二哥相依为命。虽然毛娇娇经常生病,但在家人的关心爱护下,她还是好好地长大了。
在毛娇娇七岁的那一年,贺子珍在王稼祥的帮助下离开疯人院,重新和娇娇团聚了。1948年,毛娇娇跟着母亲回国。
也是在这一年,毛娇娇见到了自己的父亲毛主席,并改名为李敏。回国后,毛主席想念自己这个女儿,派人来把李敏接到北京。
在北京的时候,李敏第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妹妹李讷。一开始,李敏害怕妹妹没办法接受自己。
在李敏看来,她的到来,把父亲对妹妹的爱分走了一半。但李讷很喜欢姐姐,他对自己这个生活在父亲口中的姐姐很好奇。
虽然李敏和李讷一开始相处的不错,但两姐妹因为年岁不同,认知上也有一定的不同。
即便两个小姐妹关系好,生活中也无法避免发生拌嘴的事情。毛主席从不拉偏架,对待两个女儿也是一视同仁。
遇良人,共同组建一个小家
新中国成立后,李敏就一直在北京读书。李敏虽然是毛主席的女儿,但她从不因为这个身份高人一等。
在父亲的教育下,李敏为人谦逊有礼,老师和同学都非常喜欢她。因为李敏从小在苏联长大,她并不会中文。
在学习上,李敏学起来还是很吃力的。即便如此,李敏也从没有放弃过要学习中文,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李敏的中文水平逐渐提升。
李敏在努力提升自己中文水平的时候,她的背影不经意闯入另一个人的眼中。
这个被李敏吸引了的人,就是李敏未来的丈夫孔令华。孔令华是孔从洲将军的次子,也是刚来北京不久。
和李敏比起来,孔令华在学校的时间更长,认识的同学也更多。他看见李敏总是孤独的一个人,就想带李敏融入集体。
让孔令华没想到的是,他在和李敏打招呼的时候,李敏脱口而出了一段俄语。这下子,轮到孔令华错愕了。
孔令华看着李敏,李敏是完完全全的中国人长相。孔令华不明白,为什么李敏下意识说出来的是俄语?
李敏一看是孔令华,用自己不太标准的中文和孔令华打招呼。后来,孔令华听老师说,李敏之前一直在苏联。
这下,孔令华终于明白了。并不是李敏在班级人缘不好,也不是李敏性子孤僻,而是李敏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学中文。
误会解开之后,孔令华也就没有打扰过李敏。孔令华和李敏性格相似,两人都喜欢安静读书。
除了偶尔会在看书的时候相遇,孔令华和李敏再没有其他交集了。而在这偶然的相遇中,孔令华发现李敏中文水平越来越好了。
得益于第一次见面时的乌龙,两人虽然交流不多,但对彼此也都有印象。在学校毕业后,两人考入了各自的高中。
虽说不在一起上学了,但孔令华和李敏的感情却在逐渐升温。李敏有问题的时候,都是孔令华想办法给他解决的。
慢慢地,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进,他们相爱了。虽说已经上了高中,但李敏和孔令华的相爱还是瞒着家里人的。
他们两个年级都还小,家里人是不会同意他们谈恋爱的。不过,李敏和孔令华可没有沉浸在谈情说爱中,他们还会相互鼓励,互相督促进步。
这段隐秘的恋爱,一直持续到李敏上了大学。上了大学之后,李敏也成了个大姑娘了,她也到了该谈恋爱的时候了。
这个时候,她和孔令华的恋爱顺理成章地被公开了。在经过双方家长的商议之后,李敏和孔令华的婚事被提上了日程。
1959年8月29日,李敏和孔令华的婚礼正式举行。因为毛主席的要求,这场婚礼曾经一推再推。
直到毛主席开完会,他才有空来给女儿女婿主持婚礼。在婚礼上,毛主席把李敏的手交给孔令华的时候,微微红了眼眶。
半生坎坷,幸福晚年
在毛主席七十岁的那年,李敏和孔令华的长子出生了。这下子,不仅李敏和孔令华高兴,毛主席也很高兴。
李敏和孔令华一共有两个孩子,他们的长子叫孔继宁,意为继承列宁遗志的意思。生下儿子后,李敏和丈夫搬出中南海,开始经营自己的小家。
之前在中南海的时候,有爸爸帮衬还不觉得困难。可真的开始自己生活了,李敏和孔令华感到生活压力非常大。
没办法,他们只好把孔继宁放到上海的贺子珍家中。在贺子珍的影响下,孔继宁对军队特别向往。
孔继宁在上海的时候,和毛主席这个外公见面不太方便。但毛主席非常牵挂自己的外孙,经常派人接他来上海。
毛主席虽然喜欢这个外孙,但他还是会教育孔继宁,千万不要以自己是“主席后代”这个身份自居。
在外祖父和外祖母的影响下,孔继宁完美地继承了父母的优点。他温和谦逊,为人也十分有礼貌。
在上学的时候,孔继宁隐瞒着自己的身份,同学们只以为他是普通工人家庭的孩子。
1976年,对孔继宁来说,那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在那一天,他的母亲失去了父亲,国家失去了一位伟大的领袖。
毛主席的去世,让李敏本就不好的身体情况更加不好。孔继宁一边要安慰母亲,一边还要照顾年幼的妹妹。
在这种情况下,孔继宁还能把所有的事情处理得井井有条。母亲常年生病,父亲的工资要用来给母亲买药,还要用来照顾家庭,让这个家愈显清贫。
不过,这并没有打击到孔继宁的积极性。他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大学毕业后,孔继宁从事外交方面的工作。孔令华下海经商之后,家里的条件慢慢好了起来。
原本以为,这样的生活能长长久久,可没过去几年,命运再次打击了这个家庭。孔令华出了车祸,又遇见了医疗事故,已经在医院去世了。
当时孔继宁远在国外,根本没办法第一时间回国。不想再体会这种感觉,孔继宁放弃了自己的事业,在家照顾母亲。
孔继宁和妹妹孔冬梅都继承了父亲经商的天赋,两人虽然没在政界活跃,却在商场上都有一番作为。
孔继宁发家后,并没有只顾着改善自己的生活。他牢记长辈的教导,积极回馈社会,做了许多公益事业。
而他的妹妹孔冬梅虽没见过毛主席,却也没有堕了毛主席的英名。兄妹俩不仅积极发展公益事业,也为推广红色文化做出了诸般努力。
李敏虽然一生经历了诸多坎坷,却因为有这两个有出息的儿女,在晚年生活的很幸福。
李讷虽然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但在李敏的帮助下,还是有了重新生活的勇气。姐妹两个小时候虽然经常争吵,但后来关系却十分亲密。
对姐姐李敏的两个孩子,李讷也是十分喜欢的。在外人面前,李讷也是对这两个孩子赞不绝口。
而孔继宁和孔冬梅,也不会辜负他们的身份,将会继续为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相关阅读
-
“我姐姐真的很厉害,她把两个孩子教的很好。”晚年的李讷,回忆起和姐姐李敏生活的那段时间,语气中满是佩服和自豪。李讷为什么对姐姐的孩子有这么高的评价?小时候经常吵架的两个姐妹...
-
如果你身边只有温开水而又想喝到浓郁的香茶,可在温开水中放少许白糖或红糖,搅拌溶解,然后放入茶叶,5分钟后,你便能如愿以偿。 地毯因家具等的重压,会形成凹痕,可将浸过热水的毛巾......
-
在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和国务卿基辛格访华期间,有幸观看了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在观看的过程中,尼克松与李讷的母亲交谈甚欢...
-
回顾一周大小事,看看上周Switch都有哪些热点新闻~...
-
【生物安全】什么是“生物安全”?我国生物安全领域有哪些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2021年4月15日起正式施行。到底什么是“生物安全”?我国生物安全领域有哪些风险?一起了解↓↓4月14日...
-
生活中的小科学1生活中有许多不曾留意的小事,但就是在这些小事中,却蕴含着可能被人们忽视的“科学”……周末放学回家,我像往常一样放下书包准备写作业,忽然听见厨房里传来“哧哧”的......
-
日常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人,他们习惯将负面情绪和话语挂在嘴边。“哎呀,工作好烦。”“最近怎么又胖了?”“做那么多事情,钱还拿那么少,真不想干了。”……到底是什么让他们如此孜孜......
-
当你觉得生活对你不公时,换个角度看世界『心灵加油站』(74)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329期 】主播:李晓涵我们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能够顺顺利利,没有任何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发生,但我们总会遇到一些不如意。...
-
《东方时空》特别策划,新质生产力在中国,探访中国六大科技创新中心,聚焦成渝地区。2021年,成渝地区获批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
“王哥,要是早知道在工地干这种熊活就没有必要多读那几年书了吧,小学毕业就可以了, 你看人家二华只上过小学二年级不也一样和我们干同样的活吗,拿同样...
-
享有“印度硅谷”及“创业者圣地”美誉的印度城市班加罗尔近两个月来受连续暴雨影响。...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