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方舟子:那个马伯庸基本的中国历史常识都没有

方舟子:那个马伯庸基本的中国历史常识都没有

时间:2024-06-23 07:38:40 作者:
摘要:终于,被方舟子盯上这种事,马亲王也未能幸免。作家马伯庸,人称祥瑞亲王,传说与他有接触的人常会遇到霉运,提到他的名头都要说声“祥瑞御免”才能逃过一劫。如今

终于,被方舟子盯上这种事,马亲王也未能幸免。

作家马伯庸,人称祥瑞亲王,传说与他有接触的人常会遇到霉运,提到他的名头都要说声“祥瑞御免”才能逃过一劫。如今,一贯以“打假”为业的方舟子,在质疑韩春雨实验造假的间歇,竟然向亲王叫板了。

先为方舟子说一声:阿弥陀佛。

事情是这样的。先是在昨天,三联生活周刊的专栏作者@土摩托 在微博上推荐一篇知乎的文章,内容是指出马伯庸小说《小篆战争》中的历史知识错误。不过@土摩托 并没有直接批评马伯庸。

常识都不知道那怎么办_有知识没常识_没知识要有常识

今天,方舟子转了@土摩托的微博,则把重点放在了马伯庸本人。

常识都不知道那怎么办_有知识没常识_没知识要有常识

“那个马伯庸基本的中国历史常识都没有,因为会说几句俏皮话,在网上也被捧为‘学者’了?”

方舟子还回复网友:“我只是不同意把这个网络段子手作为中国学者的典型。”

没知识要有常识_常识都不知道那怎么办_有知识没常识

不知道作为一个业余从事写作,出版的都是畅销书的作家,马伯庸什么时候被大家捧为“中国学者的典型”了。网上对马伯庸的介绍,一般也是他的作家身份和文学成就。

有知识没常识_常识都不知道那怎么办_没知识要有常识

常识都不知道那怎么办_没知识要有常识_有知识没常识

反正方舟子就是这么说了

在这次给马伯庸挑错的知乎,曾经也流传着这样一个问题:马伯庸的史学功底如何?

有网友的回答讲得很清楚:评价一个人的“史学功底”总得看看他的学术背景跟学术成果吧。马伯庸这两点好像都没有,因此其史学功底为零。私以为题目还是改成“如何评价马伯庸的历史知识”比较好。貌似很多人搞不清两者的区别,那就举个例子:你知道汉长安城的布局与沿革体现了你的历史知识,你能复原汉长安城里人的吃喝拉撒睡体现了你的史学功底。

不过脑子最清醒的,还得看得票最高的答案:

不谢邀。

操观毕大笑,出示群臣曰:“是儿欲使吾居炉火上耶!”

有知识没常识_常识都不知道那怎么办_没知识要有常识

这次不怕被火烤的,除了方舟子,当然是知乎上的几位文字专家。他们给马伯庸挑的到底是什么错?

马伯庸的短篇小说《小篆战争》,讲述的是秦始皇嬴政怨愤六国文字写法太多难以辨认,字形复杂刀刻不便,令丞相李斯统一六国文字,推出简化的小篆。这部分基本是基于历史的想象。此后小说情节脑洞大开,描写小篆遭到了儒家的强烈反对,秦始皇因此而焚书坑儒。而带头反对的孔门弟子孔鲋此后加入了陈胜的起义军,就是《史记》中记载的“子慎生鲋,年五十七,为陈王涉博士,死於陈下。”。

马伯庸对小篆的描述,基本与常见的说法吻合。如最易检索到的百度百科中,“小篆”词条的介绍是这样的: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的六国文字,创制了统一文字的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

没知识要有常识_常识都不知道那怎么办_有知识没常识

而在知乎上,有作者提出《小篆战争》有多处悖于史实的地方。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