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全球科技 > 弱视到底是什么引起?还可以治疗吗?

弱视到底是什么引起?还可以治疗吗?

时间:2024-06-24 18:09:28 作者:
摘要:弱视到底是什么引起?还可以治疗吗?西医眼科认为弱视是婴幼儿视觉发育关键期

西医眼科认为弱视是婴幼儿视觉发育关键期,从出生到4至6岁眼球组织的视网膜黄斑区感光细胞(锥体细胞)未能得到足够的形觉剌激(物体所反射或反射的光刺激)而导致锥体细胞发育迟钝或被抑制而引起视力低下。临床上各大医院眼科对弱视的治疗方针,主要是加强对患者眼底黄斑区的形觉刺激,而以此来达到激活锥体细胞,恢复视力的目的,其主要方法包括配眼镜(矫正屈光不正,使其进入眼内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黄斑区刺激锥体细胞兴奋),压抑遮盖(使其视力较差的眼相对于较好的一眼得到更多的光刺激),红光闪烁刺激(利用脉冲红光对锥体细胞的敏感性来激活锥体细胞),穿针、扦孔、精细目力训练(增强锥体细胞对物体的分辨率及视锐度),因此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患者未超过视觉发育期,经过这些方法的综合治疗促使黄斑区感光锥体细胞恢复功能,那么弱视也就自然而愈,这是眼科界以往发现并公认的弱视发生外周学说。

过去对弱视的认识只限于眼球组织,而现在认为多数弱视患者(特别是严重患者)的病根正深入大脑内层视觉传导神经组织及中枢皮质层。现代眼科视觉电生理,多数弱视患者大脑中约40%或更多突触联系在发育能丧失,视觉传导神经萎缩,外侧膝状体相应层与之联系的中枢皮质17区IUCaCENG层神经元发育不良和减少(严重者17区神经细胞不足20%)最后导致空间分辨率差而产生弱视。这就是近几年新发现并提出的弱视发生中枢学说。临床当中运用弱视发生中枢学说理论已治愈了许多疑难弱视患者!

七日升眼科从视觉电生理学方面入手,采用的生物波导入疗法,附带足够的能量运用共振原理提升视神经传导波的振幅,激活休眠的视神经,不需要通过黄斑激活,直接作 用于视神经。使弱视的治疗从传统的长时间治疗一举缩短到几天见效,且打破了十二岁后治疗无效的医学难 题,并有使偏心注视转为中心注视的功效,原因是视神经传导功能加强后黄斑中心凹的锥体细胞也被激活,视力提升使偏心注视转移,斜视得以矫正。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