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生有涯而学无涯,知识焦虑时代我们该学习什么?

生有涯而学无涯,知识焦虑时代我们该学习什么?

时间:2024-06-25 00:09:04 作者:
摘要:只要稍微动动手指,利用搜索引擎、学习平台,可以非常轻松的得到我们想了解的知识。当我们了解的越多,才发现自己越无知,对于未知的不确定和恐惧使我们陷

我们正处于信息过剩的时代,各种知识唾手可得,只要稍微动动手指,利用搜索引擎、学习平台,可以非常轻松的得到我们想了解的知识。当我们了解的越多,才发现自己越无知,对于未知的不确定和恐惧使我们陷入了知识焦虑——买了很多书,学了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其实,生有涯而学无涯,比起搜集知识碎片,我们更应该关注学习本身,学会学习既是一种方法,也是一种能力,当我们掌握这项技能之后,我们不会再害怕未知,因为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就像打通了任督二脉,知识碎片逐渐完整,由点到面形成框架,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技巧去学习任何领域的任何知识。

《好好学习》就是一本教人们如何学习的书,作者成甲主业是做景区设计咨询,后来开始研究知识管理,在得到平台的节目《成甲说书》广受好评,他本人也利用强大的学习能力开始跨界干起副业,运营公众号、开办讲座、给企业做咨询顾问……可以说是知识管理界的“超级个体”。

知识学爆表情包_知识学爆_学什么知识

生有涯而学无涯

《好好学习》一直在讨论关于“知识”的知识,拥有重构底层认知的力量,这本书讲了很多学习思维、学习方法、学习工具,读来受益匪浅,我从感受最深的三点进行分析:

一.学习思维:绿灯思维、以慢为快

1.绿灯思维

跟绿灯思维相对的概念叫做红灯思维,就是当遇到与自己不一致的观点时,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这个观点,这种思维会阻碍沟通、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它涉及到一个心理学概念——“习惯性防卫”(指为使自己或他人免于说真话而受窘或感到威胁而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习性),这是因为我们很难将对“我”及“我的行为”的评价分开,比如有人指出“你的这个方案合理性不足”,我们会习惯性地把这个建议当做对于“我”的能力的质疑,一旦有了这种想法,就很难虚心接受建议,发现不了问题自然就无法解决问题。

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绿灯思维,当有人提出建议时,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了解、分析问题,如果建议可行就去完善方案,如果建议不可行,就抱着无则加勉的心态去看待这个建议,在之后的方案中多加留意。我认为这个思维是很重要的,它会让我们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去待人接物,让我们有机会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学什么知识_知识学爆表情包_知识学爆

2.以慢为快

大家都知道“欲速则不达”的道理,一味的追求速度反而无法达到想要的效果。之前看过一个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讲的是一群匠人在故宫里从事文物修复工作的故事,他们的工作内容相当枯燥和繁琐:修好一个文物钟表,需要两百多天,给瓷器的一个地方着色,需要两万多笔,师傅们每天做的都是这些很细微、重复性很高的工作,但是在他们身上没有丝毫浮躁,他们并不追求速度,而是用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和踏实严谨的工作作风诠释着何为工匠精神,破损的国宝级文物在他们的手上重现了荣光,我想这就是真正的厚积薄发。

耐得住寂寞,经得住诱惑,不管做什么,都要沉得住气,要相信积累的力量,细水长流的付出终将兑现成个人价值、人生价值,一切的付出终将有意义。

二.学习工具:黄金思维圈

黄金思维圈其实就是WHY-HOW-WHAT模型,WHAT对应事情的表象,HOW对应方法措施,WHY对应目的和理念,在思考问题的时候,多数人能看到WHAT层面,少数人能看大HOW层面,能看到WHY层面的更是寥寥无几。养成从WHY出发,寻找HOW,再到WHAT的思考顺序,更有利于看透问题的本质,我以此模型为例来探讨一下学习这件事情。

1.WHY

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学习是为了满足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无止境的高级需要,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满足,而实现它们的途径就是——学习。所以,对于学习,我的底层动力是更好地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超越自我;长期目标是通过持续学习,提升自我、创造价值,成长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中期目标是积极践行学到的有用的知识,以慢为快成长起来,影响更多的人;短期目标是学会“好好学习”,精进个人知识管理,全面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努力成为“超级个体”。

2.HOW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史蒂芬·柯维提出效能在于产出与产能的平衡,低产能是不可能出现高效能的,遗憾的是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高效能、高产出,却常常忽略对产能的培养。我认为,学习就是对自己产能的培养,通过学习拓宽眼界、提升能力,从而增加产出、提高效能。对于如何学习,我的假设框架是这样的:明确目标→获取知识→改变行为→创造价值→复盘反思→新一轮的学习

a.以终为始,开始学习之前需要先明确为什么学习,学习什么;

b.开卷有益,收集、筛选、整理有用的信息,获取重要知识;

c.运用学到的知识解释问题、分析问题;

d.在实践中检验真理,解决问题;

e.反思学到的知识和自己的行为,哪里需要保持哪里需要改进,进一步预测问题;

f.继续新一轮学习,遇到相似的问题时总结底层规律,学习新知识时联系以前的经历,形成良性循环。

3.WHAT

身处知识爆炸的时代,作为职场新人,要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为了避免陷入学习的“老鼠赛道”(不停的在原地奔跑),我给自己列了一个学习清单,大致分为五个模块:个人成长、知识管理、职业发展、逻辑思维、投资理财。五个模块既相互独立,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相辅相成,促进整体目标的实现。

知识学爆_知识学爆表情包_学什么知识

三.学习方法:反思日记

写反思日记之前,需要先区分反思和总结的区别。总结是对结果的好坏进行分析,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说,反思是升级版的总结,要求把事情的经过、当时的情绪、外部的环境都进行清楚的记录,这样做可以更好地进入当时的场景去分析问题,发现不足,再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

训练反思日记有三个方法:

1.从小事反思,深入突破

2.把生活案例化处理

3.培养写反思日记的习惯

持续的训练反思能力,能够帮助我们实现加速成长。

我们过去的经历是一篇篇写满了我们的弱点和优势,写满了我们的错误假设和生活灵感的文章。只不过,只有通过精心的筛选和仔细的加工,这些经历才能变成我们生活的宝典,指引我们之后的道路,而这个加工的过程,就是我们加速改变旧假设、发现新假设的过程。

《好好学习》中还分享了对标管理、定期回顾、刻意练习等方法,理论介绍后还有案例分享,实用性、可操作性都很强,如果多加练习,必将有所获。在人人追求加速成长的时代,拥有学习能力的人,才有这个时代的终极竞争力。

罗辑思维曾提出一个观点:坚持做一件事,有意义的事,一直做,然后等待时间的回报。我相信这是最好的时代,学习是实现自我最有力的武器,我们要做的就是坚持和努力。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