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物理”变“勿理”?高中选科前,请一定看看这个~~

“物理”变“勿理”?高中选科前,请一定看看这个~~

时间:2024-06-25 13:12:46 作者:
摘要:我们熟悉的版本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同时扔下两个球,一大一小两球同时落地,一阵惊叹和掌声之后,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回家吃饭去了。 其实,面对老亚的这个预测,伽利略哪儿都没去

虽然新高考政策尚未在全国范围内推行,但是关于它的讨论热度从没有减弱。其实,同学们所在地无论推行新高考“6选3”政策,还是沿续“文理分科”政策,一入高一,大家都绕不过“高中学习哪些科目”这个选择题,只是不同地区给出的选项数量不同罢了。

物理骂人sb暗语_物理知识骂人_骂人物理知识的句子

“到底应该选哪些学科呢?”

“肯定选考得高、容易学的学科啦~”

“我要好好选科目,这样才更有可能考个好学校!”

“物理好难,能不能不选物理?”

……

曾几何时,江湖上流传着这样的语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今物理学科在一些地区“遇冷”,物理竟成“勿理”。

“物理太难,太枯燥了,学不会!”

“不从事科研,学那么多理论有什么用?”

面对这样的吐槽,物理君表示很“心塞”。

从长远来说,物理培养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思想,是一名优秀人才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

从中学生的日常而言,在中学阶段,物理是大多数人绕不开的一门学科——对未来想报考理工科专业的同学来说,物理是必选科目;并且所有的高中生毕业时,物理学业水平测试都要在合格以上。

以新高考试点地区浙江为例,我们可以看到物理学科可报考专业涵盖面最大,约92%,物理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物理骂人sb暗语_骂人物理知识的句子_物理知识骂人

但是许多同学对物理是“想说爱你不容易”,物理真的如想象的那么难、那么枯燥吗?

其实物理不仅仅是一个个理论与公式,也不是试卷上的题目,物理就在你身边。比如,将枯燥的“牛顿运动定律”融入生活,它的打开方式将是这样的:

以下内容摘自《鬼脸物理课1·经典物理学》,有改动

亚里士多德根据自己的理论得出一个预测: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得更快,因为它受到更大的将其拉向地球的力。

听起来很有道理,大家都信了,除了一个人。

伽利略这个死心眼的家伙,他非要亲眼看看才相信,物体重量不同,是不是真的下落速度就不同。

我们熟悉的版本是,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同时扔下两个球,一大一小两球同时落地,一阵惊叹和掌声之后,大家都高高兴兴地回家吃饭去了。曾经有许多人甚至是通过这件事才知道比萨斜塔的,还记得课本上那幅插图吧?但,让我们伤心的是,这又是个美丽的传说。

物理知识骂人_物理骂人sb暗语_骂人物理知识的句子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做实验

其实,面对老亚的这个预测,伽利略哪儿都没去,只是饭后坐在家里,跷着二郎腿闭目养神顺便剔剔牙时做了个思想实验:如果真的像老亚同志说的那样,重的下落比轻的快,那我把重的和轻的绑在一起,会怎么样呢?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从逻辑上讲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结论。

结论一:重的和轻的绑在一起,当然更重,它们的结合体下降得一定比那个重的更快。

结论二:重的被轻的拖了后腿,它俩加起来应该比轻的快点,比重的慢点。

这个思想实验以老亚的预测为前提,逻辑推理过程毫无问题,却同时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论,所以,一定是前提错误,也就是老亚的预测错误!伽利略遗憾地一拍大腿,怎么我又对了!

但思想实验终究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逻辑再正确,也得拿出大家都看得见摸得着的证据来,广大人民群众才会信服。

这家伙有办法,他让不同重量的球从光滑的斜面上滚下。掉下来和滚下来(听起来像骂人)性质类似,都是由于重力加速度,但是滚下来速度慢,更容易观察,大家围观起来比较舒服,球缓缓而行,逐渐加快,清晰易辨,回去描述起来也方便。聪明吧?

实验表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其速度增加的速率是一样的。

在一个沿水平方向每走10 m即下降1 m的斜面上,你释放一个球,则1 s后球的速度约为1 m/s,2 s后为2 m/s……不管球多重。

1971年,阿波罗15号登月时,宇航员通过电视直播,当众做了一个验证自由落体定律的实验:一手拿锤子,一手拿羽毛,从同一高度同时松手,锤子和羽毛同时落地。

牛顿把伽利略的测量作为运动定律的基础。他考虑到,当物体从斜坡上滚下时,它一直受到不变的外力(它的重量),产生的效应是,它被恒定地加速。这表明,力的作用是改变物体的速度和方向,而不仅仅是使之运动。只要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它的运动速度和方向就不会变。

这个思想可以这样表述:任何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的作用下,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是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接下来又出现一个问题,是不是无论物体质量多少,随便加一个力,都产生同样的效果呢?力、质量、运动之间是什么关系?

实验表明,它们是有比例关系的。

① 质量一定时,力加倍,则加速度也将加倍。

实验:让林黛玉玩命地推你一下,然后让姚明玩命地推你一下,比较一下自己被他俩推出去的速度,就明白了。

② 力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则加速度越小。

实验:如果刚才你没被姚明推吐血,以及林黛玉推你时她自己没吐血,那么现在你可以报仇了。你先玩命地推姚明一下,然后再玩命地推林黛玉一下,比较一下你把他俩推出去的速度,就明白了。

物理骂人sb暗语_物理知识骂人_骂人物理知识的句子

质量一定时,力加倍,加速度也加倍。

骂人物理知识的句子_物理骂人sb暗语_物理知识骂人

力一定时,物体的质量越大,加速度越小。

结论: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这是牛顿第二定律。

现在我们知道,要改变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必须有其他物体和它相互作用(包括非接触性的引力等)。那么,物体之间相互作用时,它们之间的作用力会有何表现呢?牛顿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

表述: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在同一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是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还搞定了描述引力的定律:任何两个物体都相互吸引,其引力大小与每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重量不一样的物体总以同样的速度落下来:

按照牛顿引力定律,引力大小与每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按照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跟物体质量成反比。

这两个效应刚好互相抵消。所以在相同的引力环境下,无论物体多重,加速度都是同样的。

更多物理知识的趣味解读,尽在《鬼脸物理课》。

《鬼脸物理课》

讲科学,比课本好懂

讲知识,比故事有趣

讲历史,比小说好看

京东独家首发

特惠促销中

折扣+满减+赠《鬼脸化学课》一本

扫码抢购!

骂人物理知识的句子_物理知识骂人_物理骂人sb暗语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