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老科技的全球史

老科技的全球史

时间:2024-07-01 05:05:01 作者:
摘要:《老科技的全球史》是一部由大卫.艾杰顿所著书籍, 左岸文化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播报

编辑

全球史来看,只有老科技才能真正触及全球视野,不然若只谈创新和发明,那麼就只能局限在特定的城市或国家。从科技史的角度来看,衡量科技最重要的不是多新颖,而是如何被使用,科技的发展并不是新取代旧的进步史,老科技的影响力,比我们知道的要精彩许多。 [1]

这是部二十世纪的全球科技史,但却是一部不寻常的科技史。

大多数科技史的写法,通常把焦点放在重要的发明与创新,乃至以此作为叙事的架构。然而,这本书并未特别提到盤尼西林发现的日期或电脑是谁发明的,书末也没有附上「二十世纪重大科技发明时间年表」。书中并未详述莱特兄弟如何研发与试飞历史上第一架动力飞机,倒是在插图中提到,莱特经营的脚踏车店是当时相当典型的小型作坊(workshop)。

书中不谈超音速喷射机、卫星发射或登月计划等二十世纪著名的科技里程碑,却用相当的篇幅谈铁皮屋、拼装船和拼装车、肥料农药、屠宰场等一般科技史根本不会触及的主题。

此外,作者还告诉我们,致力研发与使用新进武器科技的国家,不见得会赢得战争;二次世界大战火炮与步枪所杀死的人数,要远大於轰炸机与原子弹;一个国家投入科技研发的经费多少,与其经济成长率不见得有正相关;拥有昂贵精密的高科技武器系统,不见得能战胜科技水准落後的敌人。这样的情况牴触了许多人对科技的认知与常识,但历史充斥著这样的例子,统计数字也显示如此,究竟这是怎麼回事?

会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科技,必然是使用相当广泛的科技;一项科技要能获得相当广泛的使用,距离其发明必然已经有相当长一段时间;然而,大多数的科技史研究乃至通俗文化都把焦点放在发明、创新以及新科技早期的应用,这使得我们对於科技与社会的关系以及科技在历史上如何发挥作用,理解有所偏差。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在英语世界里科技几乎等同於发明。这种混淆对於理解科技没有帮助,也对理解发明造成负面影响。我们并没有关於发明的历史,相对地,我们拥有的是某些後来成功的科技之发明史,这点就使得理解有了偏差。然而,我们所拥有的发明史本身就是以创新为中心,它把焦点放在发明本身的某些新面向,强调发明本身出现的变化,而不是那些不变的部分。 [1]

作者简介播报

编辑

大卫・艾杰顿 David Edgerton,英国国王学院「汉斯.劳兴讲座教授」,创办该校的「科学史、科技史与医学史中心」,致力挑战传统的科技史观。著有England and the Aeroplane: Militarism, Modernity and Machine、Britain’s War Machine: Weapons, Resources and Experts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1]

图书目录播报

编辑

译者序

导论

第一章 重要性

在历史上保险套是否比飞机还重要?我们都知道科技对二十世纪的历史影响重大,但到底如何衡量科技的重要性?

第二章 时间

许多二十世纪最重要的科技是在一九○○年之前就发明创造出来的。在这些科技当中,有些在二十世纪没落,有些则否。这些科技的重要性不该被低估。 [1]

第三章 生产

虽然农业就业人口减少,但产出却增加;屠宰动物通常被归类为制造业,而非农业。为什麼会如此?也许家户是个很好的讨论起点。

第四章 保养

一九五○年代汽车工业带来对「自动化」的恐慌,人们想到工作机会的消失,但是要让自动化机器能够运作,必须大量增加保养的人工,结果能节省的人工所剩无几……

第五章 国族

创新并不等於经济成长,蘇联和日本这两个国家在二十世纪其研发支出都很高,但日本的经济却陷入长期停滞,蘇联更是贫穷,为什麼? [1]

第六章 战争

一般人理解毒气、雷达和原子弹是二十世纪战争胜负的关键,这幅图像非常误导。其实,两次大战中靠的主要仍是步枪、火炮、坦克和飞机,甚至马匹。

第七章 杀戮

二十世纪是谋杀的世纪。文明化过程并没有减少杀戮,我们只是将杀戮排除到公共场合之外,无论处决罪犯或杀鸡皆然。

第八章 发明

以过去的标准来看,现在并不是一个激进创新的时代。以今天的标准来看,过去显得特别具有发明力。我们只要想想在一八九○年到一九一○年的二十年间出现了许多明显的新产品,像是X光、汽车、飞行、电影与无线电,这些科技今天仍在持续扩张。

结论

致谢

作者重要著作选辑

注释

参考书目 [1]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