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多措并举扎实开展民法典学习宣传工作
2021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一周年。一年来,北京大学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多种形式积极开展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工作,引导师生深刻认识我国法治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入学习了解民法典知识,并将所学运用于学习生活实践。通过举办系列普法活动、开展宣讲、邀请专家解读等举措,推动民法典宣传工作取得实效,真正让民法典走到师生身边、走进师生心里。
线下线上活动丰富 营造浓郁学习氛围
2021年5月16日,在由法学院主办的“致敬时代,‘典’亮未来——《民法典》为你我护航”第十六届首都高校青年法律人论坛上,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首都十三所高校法学院的学者嘉宾以及高校青年围绕民法典主题进行交流讨论。论坛上青年学者思路开阔,展示了高水平研究成果,为《民法典》贯彻实施奠定了坚实理论基础。
一个月前,法学院依托每年举办的普法宣传系列活动暨法律文化节活动,在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普法宣传的过程中,融入对民法典的宣传与普及。通过向师生发放宣传册、举办法学问答竞赛等形式,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增进师生对民法典的学习了解。
法律文化节现场
学校以论坛、法律文化节等品牌活动为载体,融入民法典的学习教育,引导新时代青年作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为全面依法治国贡献青春力量。
线下活动丰富多彩,线上活动同样备受欢迎。北京大学法律硕士联合会入驻B站,借助新媒体平台推出系列教育视频。民法典宣讲活动、“法学生”的一分钟、热点reaction等全新短视频活动,在B站公众号上陆续上线。同学们以趣味演讲的形式,向校内外各个组织和单位宣讲民法典的相关知识。
法律援助协会结合社会热点,持续推出“缘法而习”系列线上普法推文,宣传普及民法典。发布“聚焦民法典热点问题”“《三十而已》背后的法律问题”“App侵犯隐私权:谁偷走了我们的‘小秘密’”等主题的推送文章,结合时下热点问题进行分析,带领读者走进民法典。
B站上宣传民法典的短视频
系列宣传普及活动受到同学们的广泛欢迎,引起大家广泛讨论,进一步将民法典的学习从课堂引向实际生活。校园内民法典的学习氛围持续升温。
开展普法宣讲 推动民法典入脑入心
一年来,法学院组建“青春故事讲给党”北京大学法学院民法典学生宣讲团,投身民法典普法宣传志愿服务,多种渠道开展民法典的宣讲,取得良好成效。
各学院将宣讲融入党日活动环节中。2021年5月4日,法学院与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举办“以法联心 沿途同行——学党史 守初心 永远跟党走”联合主题党团日活动。座谈会上,宣讲团借助生活化的网购情景阐释《民法典》中关于定金罚则、重大误解、格式条款的新规定对数字时代的回应;从离婚冷静期、家务劳动补偿权等制度设计反映《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将守护“家”的温度融入法的价值……生动而有趣的形式让师生进一步增进了对于民法典的兴趣与理解,带动了对于民法典进一步的学习与研究。
宣讲团还走进高校、走进社区,为青年学子、为社区居民带去民法典知识的准确解读。北京大学法学院和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交通管理学院联合举办“党史学习共创未来,青年担当奋斗有我”主题宣讲交流活动。在畅春园、燕北园、燕东园等社区,宣讲团从最贴近社区居民生活的住房问题、借款问题切入,结合实际案例,向居民们讲授有关民法典物权编、合同编、婚姻家庭编、法典人格权编的知识与立法精神。
志愿者为社区居民宣讲民法典
北京大学法律援助协会、研究生支教团的志愿者们与弥渡一中同学们合影
2020年12月4日至12月5日,北京大学法律援助协会的志愿者们赴云南省弥渡县弥渡一中开展普法宣传活动,为当地师生带来“民法典与生活”普法讲座。讲座以理论讲解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以人格权编作为切入点,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民法典出台的重要意义。
传播北大法学声音 以专业回应社会关切
2021年5月7日,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凯湘的《民法典总则编关联司法解释(民法典适用、诉讼时效)解读》课程准时上线,一场有力度、有深度、有厚度的“知识盛宴”正式拉开帷幕。这是法学院举办的民法典配套司法解释高级研修班首讲。
课程特别邀请北大法学院刘凯湘、常鹏翱、张双根、葛云松、许德峰、马忆南、王成、薛军、贺剑等民法学教授参与授课,以最高院发布的最新一批司法解释为核心内容进行详解详析,囊括了民法典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侵权责任编、婚姻家庭编、商法和电子商务领域司法解释等内容,直击司法前沿。
刘凯湘作讲座
课程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超千名学员参与学习,每晚不仅有两小时的线上高密度学习,学员们还就民法典热点问题在班级群里进行热烈的讨论和互动交流。
法学院教师积极面向学生群体和社会各界讲授民法典相关讲座、发表学术文章。《民法典人格权编几个重要理论问题评析》《民法典网络侵权条款研究:以法解释论框架的重构为中心》《夫妻财产法的精神——民法典夫妻共同债务和财产规则释论》《用“个人信息受保护权—国家保护义务”框架重构中国个保法模式》……刘凯湘、薛军、贺剑、王锡锌等学者在《法学》《中外法学》等期刊杂志上发表多篇文章,从学术方面就民法典中的重要问题、社会关切点等进行深刻阐释。
未来,北大还将立足实际,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充分发挥法学院等院系的师资力量及学科优势,进一步创新形式、拓展渠道,以师生更加喜闻乐见的形式,做好民法典的学习宣传工作,把民法典知识讲到师生和居民的心坎里,让民法典知识“融入”到血液中,不断提高宣传教育的实效性,为切实推动民法典实施,更好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贡献。
相关阅读
-
2021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颁布一周年。一年来,北京大学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民法典的重要指示精神...
-
免费赠书啦!!...
-
生物炭(biochar)也称生物质炭,是指生物质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热裂解得到的一类含炭的、稳定的、高度芳香化。秸秆生物炭是不是秸秆的未来那?...
-
17年开始我就在网络上写文章,但不是全职写,都是利用工作后的空余时间写。中间因为结婚,生娃,做全职妈妈,间断了好几年,但这些年陆续积累下来也写了...
-
花生是食用广泛的坚果,被称为“长生果”,意思是,多吃能长生不老。但是发芽的花生你敢吃么?99%的人都不知道,...
-
生物炭(biochar)也称生物质炭,是指生物质在缺氧或无氧条件下热裂解得到的一类含炭的、稳定的、高度芳香化。秸秆生物炭是不是秸秆的未来那?...
-
当前世界贸易增速趋于收敛,为开拓市...
-
华东理工大学|彭程,徐漪琳,占绣萍,等:生物炭改性及其对除草剂污染水体和土壤修复的研究进展
DOI:10.16085/j.issn.1000-6613.2023-0310...
-
终于守住了一个班委的底线!...
-
微藻是一类低等植物的总称,大多为单细胞,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许多种类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微藻是一类低等植物的总称,大多为单细胞,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许多种类有很高的经济价值,(1)蓝藻类微藻含有叶绿素a...
-
磨刀不误砍柴工,希望大家能够在归纳概括上多下功夫,从而为申论常识其他题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023公务员国考省考课程百度网盘资源归纳概括是申论考试中相对简单的题型...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