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眼红线上"教师"小时收入破万? 辅导老师≠教师
有偿补课
“教育部已三令五申,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有偿补课,那么,一些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在职教师如果都向收入超过‘网红’的在线教师王羽学习,把课程搬到网上‘卖’,甚至开出1元钱的低价,那教育管理部门又该如何应对?”
在线辅导老师一小时实际收入高达18842元,
在职教师要不要把课程搬到网上“卖”?
一名叫王羽的在线辅导老师最近在微信朋友圈晒了一张课程清单,迅速引来一片惊叹:
他把自己上的一节高中物理课搬上某在线教育平台,一节课单价9元,结果竟有2617名学生购买。扣除在线教育平台20%的分成,王羽一小时的实际收入高达18842元。
一节物理课搭上“互联网+”,居然可以带来如此高的收入,老师们乐了,争议马上来了。 这种在线课程单价低、学费由学生分摊,看上去让辅导教师和学生实现双赢,但有人问,如果更多老师把课程搬上网出售,这和有偿家教是不是一回事?
教育部已三令五申,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有偿补课,那么,一些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在职教师如果都向王羽学习,把课程搬到网上“卖”,甚至开出1元钱的低价,那教育管理部门又该如何应对?
对于王羽这样的在线辅导教师,
有地方教育部门已明确表示,如果中小学在职教师涉足这一领域,应属违规
据王羽晒出的课程清单,他开设的7节课,听课总人数9479人,课程总收入约8.4万元。 扣除在线教育平台20%分成后,他7小时的实际收入超过6.7万。
在国内很多城市,这几乎是一名教师一年的收入。
有人形容王羽当在线老师的收入,超过了网红,而他也在微博晒出图片,称自己对比网红“顿时有了目标感”。
过去几天,王羽事件不断发酵。
先是王羽面对媒体发声,称自己的最高时薪达2.5万元,比晒出来的图片里的收入更高,而他本月的月收入为20多万元。
“我主要上专题课,就是大课,单价1块钱的课,学生一般是600-700人。学生跟我说,只要是1块钱的课他们都会买,5块钱货比三家,9块钱就要斟酌一下。”根据王羽自述,他目前所在的某在线教育平台,拥有如此高时薪的教师并不只他一个。
在当线上辅导教师前,王羽曾在新东方上过课,也回老家山东济南办过培训学校。在他看来,自己办学校还要张罗招生分散精力,不如专注于教学,当一名在线辅导教师。一方面,他的教学能力能在网上得到释放;另一方面,由于学费分摊,课程单价对每个学生而言相当低廉,减轻了学生家庭的负担。
对于王羽这样的在线辅导教师,有地方教育部门已明确表示,如果中小学在职教师涉足这一领域,应属违规。
南京市教育部门表示,虽然“线上辅导”是新生事物没被列入其中,但应该属于“在校外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兼职从事学科类教学、文化补习并从中获取报酬”一类,根据相关规定,是被禁止的。
事情并未就此终结。28日下午,王羽所在的某教育在线平台针对南京市教育部门的表态发表声明,称对教育部门的说法感到遗憾。
根据这个在线教育平台的说法,公众除了关注在线教师的高收入,更应关注这个平台给学生带来的收益。“尤其是一些教育欠发达和资源匮乏地区的学生,因为有了互联网,才能分享到国内最顶尖的教师资源,同时支付的费用比他们当地的辅导还要低很多。”
在这份声明中,不仅王羽的“高时薪”得到证实,更为重要的是,这家在线教育机构还宣称,虽然该平台的老师多数为非公立学校老师,不属于教育主管部门禁止的群体,“但是从追求公平教育的角度,我们仍然建议更多的老师能参与在线教学,无论是公立学校还是市场化机构的老师”。
王羽的案例宛如“野蛮人在敲门”,再一次暴露体制内学校教育的尴尬
正如打车软件的出现搅乱了原先的汽车租赁市场一样,在线教育机构在做大市场份额的同时,也将一个更为棘手的问题摆在公众面前:
坐拥一帮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辅导教师,以相对低廉的价格出售相对高质的教育资源,它迎合了客观存在的补课市场需求,且有效冲击了诸如“1对1”补习以及社会培训机构开出的天价补课班——那么,这件听上去很不错的事情,是否能如这家在线教育机构所言,让更多公立学校的好教师也参与进来,一起做大优质教育的蛋糕,然后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其辐射到更多教育资源欠发达的地区,让当地孩子受益?
有趣的是,这家机构甚至还打了一个比方:如果把自己看成是一所中学,它将无疑是中国最大并在持续变大的一所学校,因为目前每天已有超过10万中学生在线上学习。
“培养好老师难,留住好老师更难。如果所有的老师都要像王羽一样追求自己的经济梦想,认为到体制外才能发挥更大价值,那么结果只有一个:今后学校里将只剩下平庸的老师。可孩子们待得时间最长,对他们影响最大的地方恰恰是学校,而不是培训班或家里的电脑前。”
上海一所名牌高中的年级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王羽的案例宛如“野蛮人在敲门”,再一次暴露体制内学校教育的尴尬——
一方面,教师群体目前总体收入缺乏竞争力,很难吸引最优秀的人才源源不断地加盟。
但另一方面,教师从来不是发财的行业,不管是线上辅导还是线下辅导,当老师放弃学校教职,身份就完成了转换:从事的是某学科的培训,而不是教育事业,因为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不是“屏幕”。
“一位老师如果每天想着帮助那些看不见的孩子,而对于自己班上的学生却没有能力和精力教好,不想承担更多的责任,那他确实应该退出教师队伍。”
不过,仍有相当数量的网友主张,在线辅导和有偿家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对新事物应报之以宽容,而不宜一棒打死。
网友“奥尔维斯-阿弗兰”认为,“诸如教师、医生等,都是如今社会上被低估价值的行业,而市场赋予这些行业真正的价值所在。好教师、好医生就值这个价。”
网友“达奚枫”认为,在线教师并未触犯相关法律法规,有权在下班时间安排自己的事情。堵不如疏,应该借鉴在线教育的一些成功经验,对现有低质量的学校教育模式做出反思。
“学生的补课需求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口碑稍好一点的私人家教动辄开价三五百元一小时,在线辅导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摊薄补课费,何乐不为?”一位小学生家长表示,只要老师不是领着学校发的工资,是专职在线教育,那么不管收入多高都是合理的。但如果一位在校老师在线上从事兼职,那教育部门确有必要监管。“老师花这么多精力在线上赚钱,还有多少精力分给学校里的孩子?!”
该不该对变种的有偿家教“一刀切”?
如果中小学的在职教师兼职到在线培育机构,是否应该“一刀切”地予以反对?网络上,各路声音不绝于耳。不少专家学者表示,一些在线辅导名师“收入超过网红”,其本质仍然是广大学生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望和需求。
针对“在线教育”出台法规,最好再观望个二三年
陈玉琨(华东师范大学考试评价研究院院长、慕课中心主任):
在线教育作为一种技术手段具备普惠特质,可以面向全国几十万、几百万的学生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讲,如果我们倡导体制内的教师能兼职成为“在线教师”,再通过互联网将教育资源进行重新分配,那么对于边远山区的学生而言,能有机会享受与一线、二线城市同样的教育优质教育资源,从而促进教育公平。
但我们应该看到,“在线教育”从全球范围内来看,都属于刚刚冒头的新鲜事物,其教学质量如何有效保障,都是问题。
目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针对“在线教育”出台相关制度法规来对教育平台、教师行为进行规范。在线教育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鱼目混珠者,若盲目推出管理制度,未必对在线教育具备针对性。所以,预计这一教育形态还要发展二三年后,再有相关法规出台比较合理。
传统教育无法兑现教师的价值,必然会有其他出口
徐伟(在线教育专家):
一位有知识、有能力的教师,每年如果可以通过网络授课在线上收入三四十万左右,再通过传统学校教书收入7-8万元,这样就基本可以保证老师很有尊严地生活。
从教学角度来看,线上教学是市场化筛选的结果,需要教师非常仔细备课、不断打磨教学方法和内容,直到被学生接受为止。
一般情况下,讲好一门大规模的在线课程对教师要求很高,备课时间约为线下的3-5倍。面对不同的授课群体,教师要严格控制失误率,模拟虚拟空间范围的讲课模式,甚至连课件都要制作得极其精美。
而如果这样的好老师可以留在公办学校,那么通过线上教学经验的积累,同样会作用到学校的课堂中,这是相辅相成的。
可以想象,如果一位老师的社会价值就是50万,可传统教育不能满足他的社会价值,他反而会去寻求其他出口。
搭建免费且优质在线教育课程平台,政府和公办学校可牵头
卞松泉(上海市杨浦区打虎山路第一小学校长):
教育就是公益性质的,公办学校教师通过兼职家教获取利益与公办教育本质有所冲突。要么教师可以完全走市场化路线,跳出公办学校;要么进行互联网教学的探索,但秉持的是完全公益免费的原则。
解决在线辅导教师给传统学校教育出的难题,最好的办法就是由政府部门和公办学校牵头,搭建免费的、优质在线教育课程平台,满足学生和家长需求。其实,目前已经有许多免费的在线课程平台公开向学生开放。比如,上海“四大名校”领衔的“上海市高中名校慕课平台”已经有27门特级教师、名师、优秀学生讲述的特色课程。
教育部去年下发的“史上最严”禁补令
去年6月,教育部印发《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就有偿补课专项治理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规定》就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行为,作出六条禁令:
一是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参加有偿补课;
二是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
三是严禁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有偿补课提供教育教学设施或学生信息;
四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
五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等组织的有偿补课;
六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规定》就中小学校和教师有偿补课行为作出处罚规定:
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中小学校,视情节轻重,相应给予通报批评、取消评奖资格、撤消荣誉称号等处罚,并追究学校领导责任及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
对于违反上述规定的在职中小学教师,视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教育、诫勉谈话、责令检查、通报批评直至相应的行政处分。
中国教育研究 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和方法
相关阅读
-
有偿补课“教育部已三令五申,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的有偿补课,那么,一些具有较强教学能力的在职教师如果都向收入超过‘网红’的在线教师王羽学习,把课程搬到网上‘卖’...
-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生活日记(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2024年全球十大科技公司,美国独占8家,剩下2家来自亚洲地区
从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清洁技术到人工智能(AI)等各个领域,科技已经全面开花并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在资本市场上,科技的进步也反映到了科技公司的市值上面...
-
生物姐生物试卷中常常出现一些所谓的特例,这恰恰是出题人最爱设置的陷阱,同学们一不小心就会掉进去,到底有哪些特...
-
如何提高中国高科技制造企业的全球供应链韧性变得重要且亟需。...
-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pptx,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 中医骨伤专业教学资源库 中医骨病 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性能 软骨犹似一块吸满水的多孔海绵物质...
-
转眼一天又过去了,相信你有很多感悟吧,让我们一起认真地写一篇日记吧。可是怎样写日记才能出彩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中生活日记(精选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
如何提高中国高科技制造企业的全球供应链韧性变得重要且亟需。...
-
手把手教你测试一个赚钱项目的可行性(培训售价3800元的方法)
测试赚钱项目...
-
养颜保健花茶知识红玫瑰花卉知识:红玫瑰暖胃、补血、止咳、抗风寒、降血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乳痛肿毒等;辛夷花花卉知识:治感冒头痛、鼻寒流鼻涕和过敏性鼻炎...
-
军营生活好像一颗味道奇异的变异糖,酸甜苦辣聚集于其中;军营生活犹如一杯清新的绿茶,先苦涩后甘甜,令人回味无穷;军营生活恰似一串风铃,敲奏出各种优美的乐曲。...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