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发光虫洞:一个唯美的死亡陷阱
在发光虫洞的空灵诱惑之中,潜藏着的是阴险的企图和一个怪诞的起源。
起初,它们就好像满天繁星。我在暗河之上仰望漆黑的洞穴,看到的是数以百计的蓝色光点。随着眼睛逐渐适应黑暗,越来越多的蓝点映入眼帘,比任何一片星空都要稠密。但不同于夜空的一马平川,这些光点很有质感:有的近在眼前,有的遥遥相望,相对位置不断变换。因此,随着小舟的移动,头顶的布景似乎也在随波荡漾。产生这些光点并非天体,而是昆虫——一种被称为“发光虫”的昆虫。
缀满发光虫的怀托摩洞穴
在英语口语中,“发光虫”(glowworm)一词有时也指萤火虫和叩头虫,但这些洞穴中的发光虫不属于上述两类。它们是发光蕈蚊(Arachnocampa Iuminosa)的幼虫,从附着在洞穴顶部的卵中孵化出来,向下悬垂丝线。这些丝线质地坚韧,最多可达70根,其上附着粘液液滴,好似珠帘一般。但这些珠帘却是一个个陷阱,发光虫会通过尾部的化学反应激发蓝光,将丝线变为诱饵。其他昆虫在蓝光的引诱下前来,被发光虫用丝线缠住,并且被吞噬。
经过6到12个月的捕食,蕈蚊的幼虫便化为成虫。成虫没有口器,不能进食。生命中的最后几天里,它们唯一的使命就是交配,制造下一代。
这些会发光的昆虫生活在新西兰和澳大利亚一些黑暗潮湿的角落里,它们在毛利语中的名字是“titiwai”,意为倒影在水中的亮光。这一词源反映了发光虫的栖息地,即黑暗潮湿的地方,包括河岸、热带雨林,但最著名的还要数新西兰怀托摩的那些洞穴。对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说,它们是观光胜地,是一片片空灵而有生命的星空。但对黑暗中穿行的成千上万的飞蛾、蠓虫和蜉蝣来说,它们却是死亡之所。
发光虫的美是致命的,但这种致命之美的由来却不为人知。不过通过它们的近亲,我们或许能一窥大概。大多数蕈蚊都与菌类共生,以菌类为食,有的会编织有粘性的网,粘住可食用的孢子。不可避免地,这些网也会抓住过路的昆虫。在如此高蛋白食物的吸引下,一些蕈蚊开始完全以昆虫为食,原本用来捕捉孢子的网变成了下垂的钓鱼线,用来捕捉飞虫。在南美、中美洲和东南亚一些热带地区的洞穴中,它们的猎物极其充裕,时至今日,用丝线垂钓昆虫的蕈蚊依然不在少数。但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样的温带地区,猎物较为稀少,蕈蚊需要额外的手段来吸引猎物。这也许就是它们发光的原因。
说来怪异,它们发光靠的是改造自己的“肾脏”。昆虫身上有一些细长的在管子,名为马尔皮基氏小管,作用是产生尿液,跟人类的肾脏类似。在发光蕈蚊中,这些管道末端的细胞胀大,变透明,而发光的正是这些细胞。
“太特别了,”昆士兰大学的大卫·梅里特(David Merritt)说。“昆虫的种类实在是太丰富多样,总有那么一些昆虫会利用已有的结构,做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梅里特研究这种发光虫已经有好几年的历史。他证明,它们可以用连接马氏小管的神经,极为精细地控制光的亮度。如果你用光线照射发光蕈蚊,几分钟后,它会停止发光。另外,震动也会使之兴奋。梅里特说,在新西兰的一些旅游项目中,导游会故意用一个内胎敲击水面,或是洞穴墙壁;“星空”的亮度会应声加倍。在实验室中,梅里特将振动的手机贴在养着发光蕈蚊的水族箱外壁上,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检测到震动之后,它们就会显著变亮,”他说,“至于用处,我并不清楚。”
他还发现,这些发光虫发光有是有周期性的。虽然洞穴里暗无天日,与外界的昼夜节律相隔绝,但每到傍晚六七点钟,它们就变得尤其明亮,而且相互之间还会同步。“我们做过实验,先解除同步,再把它们放回到一块——五六天之后,它们又开始同步了。”梅里特说。“我觉得,这样做是为了在洞内飞虫最多的时候,使集体的光线产出最大化。”
听到这里,我不禁疑惑:有没有虫子冲滥竽充数,降低自己的亮度,节省能量,同时借用邻居的光线,将猎物吸引到自己的陷阱之中?有没有昆虫通过进化,具备了抵御蓝光诱惑的能力?有没有发光虫改变周期,在大家都休息时发光,吸引非高峰时段出现的昆虫?还有,这些光究竟是怎么产生的?
至少,最后一个问题已经有了答案。发光虫之所以能点亮地下世界,靠的是两种化学物质: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荧光素在荧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发出幽光。萤火虫、水母等动物的发光原理也都类似。每种发光动物都有其独特的荧光素和荧光素酶。“这是通用术语,就好比‘炉子’,”奥塔哥大学的科特·克劳斯(Kurt Krause)说,“你有炉子,我也有炉子,它们都能加热,但每个炉子都不一样。”类似地,克劳斯和同事们发现,发光虫也有其独一无二的发光反应,他们正试图将其梳理出来。
为什么要这样做?一个原因是,荧光素对科研用处极大。研究人员可以用它们改造不发光生物的细胞,使它们在特定基因激活时发出荧光,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追踪癌细胞,探测病毒感染,诸如此类。由于不同种类的荧光素颜色不一,可用的荧光素种类越多,我们可同时追踪的东西就越多。“我们认为,发光虫的生物化学很值得研究,但愿它是具备商业价值的。”克劳斯说。“但就算不能商业化,它也够厉害了!还有什么比发光生物更酷的呢?你只要去接触一下,就一定会着迷的。”
亲眼看到这些光点时,我确实被迷倒了。在怀托摩,我坐在舟中,遨游在一片活生生的星空之下。这些光源的本质着实怪异,乃至狰狞——一批蛆虫用自己的“肾脏”发出光亮,引诱其他昆虫投入死亡的陷阱——但它又足够唯美,当我转头的时候,我足以借着微光,看到女友的笑脸。
翻译:雁行
相关阅读
-
在发光虫洞的空灵诱惑之中,潜藏着的是阴险的企图和一个怪诞的起源。起初,它们就好像满天繁星。我在暗河之上仰望漆黑的洞穴,看到的是数以百计的蓝色光点。随着眼睛逐渐适应黑暗...
-
初中时期,学生正处于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班主任加强德育教育尤为必要。传统的德育教育方式已无法满足学生与日俱增的德育学习需求,用好时政新闻创新德育教育...
-
抖音运营从0到1:短视频爆款运营方案+带货赚钱变现(2024年风口)
抖音运营最大的两个坑,很多人都踩过:1、2024年以后抖音赚钱根本不需要涨粉;2、别信那些所谓的抖音专家说“垂直”,新手或新号做垂直永远做不起来什么“垂直”什么“定位”...
-
你已经是个大人了,别再因为一点感情问题就失魂落魄。你可以有一段糟糕的爱情,但不能放纵自己过一个烂透的人生。你若爱,生活哪里都可爱。你若恨,生活哪里都可恨。你若感恩,处处可感恩......
-
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
-
通过雷电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避免雷电伤害的基本知识。方案是进行工作的具体计划或对某一问题制定的规划;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防雷电安全教育方案6篇,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
-
海洋中会发光的生物有光睑鲷、龙头鱼、灯眼鱼、光头鱼、甲藻、警报水母、僧帽水母、幽灵蛸、猫鲨鱼、比目鱼、鳗鱼、海马、斧头鱼、灯笼鱼、小飞象章鱼等等。...
-
Cell | 肠道关注:一篇整合了肠道微生物组、代谢组、宿主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的纵向多组学研究
2020年9月,美国梅奥诊所消化内科和肝病科Purna C. Kashyap研究团队和明尼苏达大学生物科学学院Dan Knights团队合作在Cell期刊上发表了题为“的研究......
-
放弃高薪,去海底当农夫...
-
原创 Madeline Bodin 利维坦蓝鬼萤火虫(Phausis reticulata)在阿巴拉契亚山脉森林中留下的飞行残影。© Radim Schreib...
-
生物制剂(biologics)——改变风湿免疫性疾病治疗的一类新药物
生物制剂到底是一种什么药物,都有哪些种类,什么时候该使用,以及有无副作用,可能很多人还不太了解,在这里我和大家谈一下。...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