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题整理5.doc
1一般认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始于(17世纪)
7.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_层次结构__的按__年龄分级__的教育制度。
15.全民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教育的__民主化___化和教育的_普及化__化。
16.__教育立法___是现代教育的重要标志,是教育民主化的根本保证,是国家干预和
管理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3.直接决定教育目的的因素是()。
D.政治经济制度
4.生产力对教育起()。
B.决定作用
6.一个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多少,最终取决于()。
C.生产力的水平
7.社会生产力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A.社会生产力制约所有教育内容
12.提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要求在()。
D.信息革命后
13.提出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在()。
A.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15.政治与教育内容的关系是()。
D.政治决定与思想意识有关的教育内容
17.“金字塔形”的等级制教育制度属于()。
B.学校教育
18.“平等的”开放式教育是()的特点。
A.网络教育
36.关于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B.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
C.教育是发展科学的一个重要手段
D.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
38.教育能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是()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C.劳动力
45.下列(D)不是学生文化的成因。
A.学生个人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影响
C.师生交互作用
D.学校影响
27.任何知识都可以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这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A.阶段性
48.人们的生活经验证明,人们由于长期进行某一方面的训练,就可以使脑的某一方面反
应能力提高,如印染工人可以比一般人具有较强的颜色鉴别能力,酿酒老工人具有较敏锐的
鉴别酒质的能力,这种现象说明()。
D.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50.人的身心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
D.个体因素
7.培养劳动者是()。
A.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要求
8.教育目的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就教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身心素质作出规定,二是就教
育所要培养出的人的(社会价值)作出规定。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
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1.课程设置的最终表现形式是
A、课程计划
13.在整个中学阶段,学生的品德迅速发展,处于()形成时期。
A情感B.意志C.个性D.伦理
15.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
A.动荡性B.平稳性C.过渡性D.适应性
3.课程论研究的是(C)的问题A.为谁教B.怎样教C.教什么D.教给谁
7.课程论与心理学的联系,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
10.学校教育的基础是(课程)。
11.最早提出“隐性课程”的学者是(贾克森)。
50.下列不属于课程表安排应遵循的原则的是(D)。A.整体性原则B.迁移性原则
C.生理适宜原则D.合理性原则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辩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被称为讨
论法
27.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_认识的教育性_、有领导的
认识等方面。
13.把课划分为新授课、巩固课、技能课、检查课的依据是(A.教学任务)。
11.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力及自身社会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与自我评
价是(C)
A.自我调控
B.自我体验
C.自我认识
D.自我评价
12.教师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属于(B)
A.本体知识
B.条件知识
2.“教育一定要成为一种学业,否则无所希望”,“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否
则决不能成为一种有系统的学问”。这正是的“教育学”思想超出他的前人和同代人的地方。
A.培根
B.夸美纽斯
C.康德
D.赫尔巴特
答案.C
3.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发生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实践活动就是
A.教育
B.教学
C.管理
D.科研
答案.A
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动性统一的规律提炼出来的教学原则是()。
A.系统性原则
B.启发性原则
C.量力性原则
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答案B
3.属于讲授法基本要求的是(注意启发)。
8.教学与教育的关系是(D)。
A.途径与目的
B.部分与整体
C.过程与结果
D.现象与本质
9.人的身心发展具有能动性,体现了人的身心发展的(B)。
A.一般性
B.特殊性
C.主观性
D.客观性
7.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其重要的改变是()。
A.教育形式
B.教育方法
C.教育手段
D.教育理念答案A
学校精神文化可分为如下四种基本成分:(一是认知成分,二是情感成分,三是
价值成分,四是理想成分。)
联合国大会所通过的旨在保障青少年、儿童佥权益的《儿童权利公约》颁布于:1989年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主观能动性主要表现在他具有个人的爱好、兴趣、追求,有个人
的(独立意志)。
96、一名教师是否能较好地履行教师角色,根本上还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
97、教师所需具备的专业素养主要包括(学科专业素养和教育专业素养)。
117、影响学生学习特点的因素是(基础因素、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118、学生学习的特点有四个方面,分别是(独特性、稳定性、发展性和灵活性)。
121、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
138、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间接性、引导性、简捷性、交往性)等方面
178、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品德评价法。
188、自我评价能力是进行自我教育的(认识基础)。
15,意义学习的主观条件是学习者知识结构中必须具有能够同化新知识的适当的原有知识.
16,教学不是知识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1.制约课堂教学效率高低的三大要素是教师,学生和_课堂情境_.
95,人际交往是教师和学生在课堂里_传递信息_,沟通思想和交流情感的过程.
2.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和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3.道德教育的概念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道德教育,是指(C.教育学 )上的德
育,道德品质教育只是它的一个组成部分。
7.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分辨是非的能力是(B )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B.初中C.高中D.大学
8.使学生具有一定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是(C )德育目标的要求。
A.小学阶段B.初中阶段C.高中阶段D.大学阶段
9.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德育的享用功能)。
1.注重受教育者的良好个性塑造培养,属于德育内容中的道德教育
3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句话反映了下列哪一条德育原则?( D)。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性原则 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45.德育的实施渠道或形式就是德育的( D)。
A.方法 B.手段 C.内容 D.途径
50.小学社会活动类课外话动包括(D)。
A.参观活动B.有偿的社会服务C.家务劳动D.野营和行军
12.德育过程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37.一般说来,认知模式 重认知,体谅模式 重情感,社会模仿模式 重行为
10 在学生集体形成的初始阶段,主要任务是(C)
A 提出共同目标B 建设学生干部队伍
C 组织和团结集体D 形成正确的集体舆论
16.班级建设的起始阶段重点在( )。
A.建制
17.班主任为组织管理而开展班级活动时,最重要的是要树立( )。
D.在自主活动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思想
18.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
A.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39.班会的特点主要有集体性、针对性和( A)。
A.自主性B.开放性C.时效性D.教育性
42.课外活动的主体部分是(B )。
A.科技活动B.学科活动C.体育活动D.社会活动
45.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A )。
A.技术小组 B.学科小组 C.艺术小组 D.体育小组
在学校经常出现的报告和讲座,各种集会和比赛以及公益活动,这些课外活动属于群众性
小组
51.在集体发展的几个阶段中,集体真正成为教育手段的阶段是( C)。
.集体形成初始阶段B.集体形成正规化阶段 C.集体发展区域成熟发展阶段 D.健全班
集体形成时期
52.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C )。
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
53.以下不属于班级组织管理工作的是( A)。
A.指导学生成立自治组织
B.丰富班级管理角色
C.班级小干部的岗位转换
D.形成班级管理角色的动态分配制度
3.1956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
即(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
31.减少学生心理障碍问题发生的可能性的治本之策是(D)。
A.缺陷矫正 B.早期干预 C.问题预防D.发展指导
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家庭教养方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2.学生学习体操动作,这种学习属于( B )。A.自主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言
语联结学习
3.学生将茄子、白菜、青菜等归纳为“蔬菜”,这样的学习属于( C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 C.概
念学习 D.辨别学习
4.学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后再学“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定理”时进行的分析,这种学习属于( C )
A.信号学习B.连锁学习C.辨别学习D.规则或原理学习
5.学习“工作总量=工作效率X 工作时间”,这是( A )。A.规则学习B.概念学习C.辨
别学习 D.解决问题学习
15.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的是( C )。A.获得B.消退C.泛化
D.分化
5、学生这一要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____,包括年龄、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
等;第二是____,包括先前知识基础、学习方式、智力水平、兴趣和需要等差异。(群体差异,个体差
异
5、____年代,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60)成熟时期
4、少年期的心理发展特征:少年期是11、12岁到14、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
的时期,大致相当于____阶段,具有____、____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满着独立性和___
_、自觉性和____错综的矛盾。少年的____已占主导地位,并出现____,但抽象思维在一定
程度上仍要以____作支柱。同时,思维的____和____也有所发展,但仍带有不少片面性和主
观性。(初中,半成熟、半幼稚,依赖性,幼稚性,抽象逻辑思维,反省思维,具体形象,独立性、批判性)
5、青年初期的心理发展特征:青年初期是指14、15岁至17、18岁时期,相当于____时期。青
年初期是个体在生理上、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他们的智力接近成熟,抽象逻辑思维已从“_
___”向“____”转化,开始出现____。占主要地位的情感是与____相联系的情感,道德感、
理智感与美感都有了深刻的发展。(高中,经验型、理论型,辩证思维,人生观)
6.(人格又称个性,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
征。)
7.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家庭教养模式,学校教育,同辈群体
8、____是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人格各部分整合和统一起来的核
心力量。同时,一切社会环境因素对人发生影响,都必须通过____的中介而发挥作用。(自我意识,自
我意识)
5、冲动与沉思的标准是____。(反应时间与精确性)
8、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____。该量表最初由法国人____和____于1905 年编制,
后来由____做了多次修订而闻名于世。(斯坦福-比纳量表(简称S-B 量表),比纳、西蒙,推孟
9.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
相关阅读
-
着眼于如今的科技王国,“吸金”强劲科技大厂是不少留学生的职业梦想地。那什么教育背景下的人才更受重视?根据美国专业招聘平台Carrus.io分析近...
-
描写“三步骤”:叙述、形容、比喻崔 蕾描写是记叙文最重要的写作手法,或者可以这样说,没有描写,就不能算是...
-
未确认生物体(Unidentified Mysterious Animal,简称UMA)意指生存在世界各地成谜怪兽等尚未被正确的隐栖动物,在日本取其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
-
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营造和完善适宜的环境,改变将创新要素简单组合的传统观念,基于国际标准加快完善创新生态系统。...
-
【24上教资笔试】科目三初中生物高频考点笔记+材料分析+教学案例模板+历年真题+押题卷等
24上教资笔试科目三初中生物...
-
着眼于如今的科技王国,“吸金”强劲科技大厂是不少留学生的职业梦想地。那什么教育背景下的人才更受重视?根据美国专业招聘平台Carrus.io分析近...
-
描写“三步骤”:叙述、形容、比喻崔 蕾描写是记叙文最重要的写作手法,或者可以这样说,没有描写,就不能算是...
-
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九单元总复习教案.pdf,第九单元 总复习 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对本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和复习,进一步巩固 数概念...
-
2017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4月17日-18日南京江宁启幕,2017全球未来网络发展峰会将于2017年4月17日-18日在南京江宁区隆重举行。届时,中外嘉宾云集...
-
该联盟将团结联盟内人工智能领域领军企业、成长型中小企业、科研机构、投资机构以及第三方产业服务平台,自下而上、抱团取暖、共谋发展。目前,申请入盟的企业和机构已经超过150家...
-
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是营造和完善适宜的环境,改变将创新要素简单组合的传统观念,基于国际标准加快完善创新生态系统。...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