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团队研制出神经形态人工触角系统
触角是昆虫的主要感觉器官,能够精准感知微小振动、磁场方位、重力方向或化学刺激,其感知灵敏度可与人类皮肤相媲美,甚至在一些特殊功能上超过人类。受此启发,南开大学教授徐文涛团队与日本北海道大学研究团队合作,成功研制出一种神经形态人工触角系统,实现了类似蚂蚁触角传入神经的触觉感知和磁场感知功能。
a 蚂蚁触角的触觉感知和磁场感知功能;b 蚂蚁触角神经的形态结构和编码策略;c-d 神经形态人工触角系统的硬件架构和信息流图。
近日,介绍该成果的论文刊登在《自然·通讯》。
昆虫触角感觉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为新型仿生传感系统的开发提供了设计蓝图,然而,相比于模拟哺乳动物的感觉器官,如何模拟昆虫触角这一高灵敏、多功能的“探测器”,一直是仿生电子领域亟待攻克的难题。
徐文涛团队研制的神经形态人工触角系统模仿了蚂蚁触角传入神经的形态结构、编码策略和感知功能。该系统采用具备三维柔性结构的电子触角传感器,实现了对振动、形变和磁场的高灵敏检测,并利用吸附二维纳米片的柔性人工突触器件实现了对传感信息的类神经处理。传感器阵列和突触器件阵列的连接方式模拟了生物感受器和感觉神经元的架构,传感信号的编码方式模仿了生物机械感受器的脉冲编码策略,最终在神经形态硬件中实现了传感信号时空特征的识别。
a 蚂蚁触角进行触觉感知的示意图;b 神经形态人工触角系统进行触觉识别的示意图;c-e 国际象棋轮廓识别的结果;f-h 表面图案识别的结果;i-k 材料纹理识别的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不仅能高效率、低功耗地处理传感数据,还可高灵敏地感知压力、纹理和磁场。通过装载于移动机器人或交互式设备,该系统在轮廓识别、纹理识别、材质分类、磁场导航、非接触交互等多种任务中,均表现出接近或超越人类感知能力的性能。
该工作利用神经形态硬件与仿生传感器模拟了昆虫触角传入神经的感知原理和信息处理机制。《自然·通讯》审稿人评价这项研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仿生感受器”,代表了仿生感知领域的新突破。此项研究对于先进机器人、增强现实、智能交互、柔性电子等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该研究团队计划将软体执行器与神经形态人工触角系统进行集成,以实现感知运动一体化和主动触觉探索功能。(张建新、高雨桐)
相关阅读
-
触角是昆虫的主要感觉器官,能够精准感知微小振动、磁场方位、重力方向或化学刺激,其感知灵敏度可与人类皮肤相媲美,甚至在一些特殊功能上超过人类。...
-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
-
主旨演讲者特辑(十四)|刘芝涵:麓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入侵物种福寿螺清理
快速生长,极度消耗,极速适应,它们征服,危害当地经济,威胁人类健康,并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它们,就是外来入侵物种。如何拯救?值得我们深思。刘芝涵同学以麓湖生态保护为己任...
-
单元学历案| 林州市世纪学校小学部四年级组:三角形(四下五单元)
单元学历案——三角形(四下五单元)...
-
睡了男技师后,才体会到老公也是吴牙签,美容院,按摩师,按摩,闺蜜,美女...
-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
-
主旨演讲者特辑(十四)|刘芝涵:麓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入侵物种福寿螺清理
快速生长,极度消耗,极速适应,它们征服,危害当地经济,威胁人类健康,并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它们,就是外来入侵物种。如何拯救?值得我们深思。刘芝涵同学以麓湖生态保护为己任...
-
2023年激光投影显示技术专利排行榜更新,中国位列全球第一!
近日,全球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IPRdaily与incoPat创新指数研究中心联合发布“2023年更新!...
-
在新高考形势下,学校依然是培养人才的主战场,需随着未来人才需求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革,新高考改变了“一考定终...
-
“关注”...
-
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主要通过( )表现出来。答案: 培养人本门课程完整答案:点击这里...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