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顶级科学家给青少年科学爱好者上"科学第一课"
中国日报11月6日电(记者 闫东洁)11月5日,在第六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开幕前夕,来自16个省市约70所高校及中学的约100位青少年科学爱好者和20余位世界顶尖科学家、中国两院院士进行了交流。
11月5日,上百位青少年科学爱好者和20多位顶尖科学家进行交流。
顶尖科学家导师不仅在"科学第一课"为Sci-Ter们授课,还在"未来科学家桌布论坛"环节和青年科学家一起置身Sci-Ter当中,前辈和后浪交流碰撞,进行跨越代际的科学交流。
11月5日,上百位青少年科学爱好者和20多位顶尖科学家进行交流。
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斯坦福大学结构生物学教授迈克尔·莱维特(Michael Levitt)说:"年长的人往往知道太多,会有太多的预设,但在新的科学和发现面前,年轻人往往没有有效与否的预设。"这位自称年龄4倍于Sci-Ter们的76岁的顶尖科学家,在开幕致辞中提醒年轻人不要有依赖心,鼓励大家保持独立性。
2023年科学T大会中方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钱学森力学班创办首席教授、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郑泉水的想法则和莱维特教授的想法互为补充。
11月5日,上百位青少年科学爱好者和20多位顶尖科学家进行交流。
他提醒年轻人有不少科学技术要经过"沉默期"甚至"死亡期",也许一个天才的发明却要等30年后才爆发。因而他认为帮助青年科创人员坚持下去万分重要。
和传统观念中最优的A型学生相比,郑泉水院士更关注长时间聚焦某个点并取得惊人成绩的学生,"他们往往孤独"。因此,郑泉水院士认为需要与顶尖大学、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联合培养优秀科创人才,让这些孩子们在中学阶段能被极早发现,帮助这些X型的孩子搭一把"天梯"。
11月5日,上百位青少年科学爱好者和20多位顶尖科学家进行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黄荷凤回忆了考上大学之后父亲对她进行的一次特别教育。所有同学都由父母送到学校,而黄院士的父亲画了一张地图,让她一个人去了学校,因为父亲希望培养她"独立的人格和独立的精神"。正因独立,所以面临选择时坚定不移,"容貌和智慧,选择智慧;智慧和善良,选择善良!"这也是黄院士作为医者"每一天都比昨天更加了解生命"的真谛所在。
2011年埃尼可再生与非常规能源奖得主、麻省理工学院化学工程和生物技术冠名教授古格里·斯蒂芬诺伯罗斯(Gregory Stephanopoulos)同样讲起了"选择"。
11月5日,上百位青少年科学爱好者和20多位顶尖科学家进行交流。
从希腊小镇上一所设施简陋的中学出发,他沿着科学之路走向了世界。在这过程中"人生面临了很多十字路口",他的办法并非深思熟虑、瞻前顾后,而是"选择其一,不用过多思考",随后自律、勤奋,克服一切困难,"把它打造为最好的那条路"。
11月5日,上百位青少年科学爱好者和20多位顶尖科学家进行交流。
在顶级科学家们面前,Sci-Ter们毫不"怯场",和顶尖科学家们上演了跨越代际的问答。
"现在的时代背景下,是否优先发展物理学更容易见到成效?"、"含有微塑料的母体环境对人类胚胎是否会造成致命的影响?"、"您是如何看待基础理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Sci-Ter们的科学素养和娴熟的英语水平也给科学家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相关阅读
-
中国日报网...
-
今天上午,汇顶科技官方在微博公布了CEO张帆的致辞:《蓄势奋发,矢志创新拓宽新航道》。另外,快哥偷偷告诉你,我们每期活动奖品都很硬核。...
-
我想这应当可以说是学习上进了一步,但是这步一进,问题却多了,心情也跟着复杂起来了。这是好的,说明我们的这些知识分子立场是稳的;但另一方面,如果仔细了解一下...
-
名师支招新高考选科:政治、地理、生物、化学"4选2"怎么选?
江苏高考新方案“3+1+2”中的“2”,要求高一学生在政治、地理、生物、化学这4门中任选两门。相关学科的老师一致认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4门学科没有难易之分...
-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6日电 随着各大高校陆续迎来开学季,大学生的“开学装备”和消费水平再次成为舆论热话题。近年来,伴随着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大学生的日常开销也随之水涨船高。...
-
10月30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2023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新闻发布会。本场新闻发布会干货满满你最关心的会议情况都在这里⬇️⬇️⬇️西安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孟浩介绍...
-
有关“肾的生理特性--中医基础理论考点”,相信很多人都想要了解,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医学教育网的小编特为您整理撰文如下: 肾的生理特性 1.肾主闭藏:封藏,亦曰闭藏,固密储藏...
-
我都想骂人了,我昨晚上弄了两个小时的专栏因为一些问题丢失了,我现在要再来一遍。啊啊啊啊!算了,那么,抱怨的话到此为止。...
-
@广东新闻网...
-
中国知识分子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命运多舛,历尽严寒,屡遭磨难。如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明、清两代的“文字狱”...
-
《细胞》子刊:每个人都有一条五彩斑斓的舌头!科学家发现舌苔具有复杂的微生物结构,不同细菌竟然还会搞联盟丨科学大发现
漂亮~...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