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新发现:久鸣“镇牛塔”奇闻,厚德浮竹洞奇观。敬请转发分享!

新发现:久鸣“镇牛塔”奇闻,厚德浮竹洞奇观。敬请转发分享!

时间:2024-07-14 16:04:47 作者:
摘要:新发现:久鸣“镇牛塔”奇闻,厚德浮竹洞奇观。

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

久鸣“镇牛塔”奇闻

张南和詹柏山

题久鸣“镇牛塔”

詹柏山

佃户耕耘稼穑艰,野牛糟蹋怎心安?

高僧出手挥禅杖,点化成石壁上观。

千古奇谈施法术,镇牛塔立护田园。

久鸣碑刻今还在,留与人间故事传。

久鸣村,亦称港牛村、九明村,明、清时代及民国初期属感化里久鸣社久鸣乡。位于溪南镇东南部,距镇政府5.6公里,离莆永高速溪南出入口2公里。辖刘厝、垅仔边、马厝、港牛尾4个居民点,村委会设于马厝。人口1100余人,民居布列港牛溪两岸,长约5公里。土地面积19.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29亩,主种水稻,盛产香菇、木材、毛竹,曾设有国营林场——久鸣采育场。

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

相传,村内鸡啼山有一石似鸡,村尾有一巨石似犬;犬能吠,鸡能啼,长久啼鸣,故村子名曰“久鸣”,谐音“九鸣”“久明”。最早开基此地的是温姓。经过几代人的耕耘开拓,不少温姓人成了中小地主。温姓人氏在当地消失,或许与明弘治年间龙溪县石锥岭温文进聚众起事后被朝廷剿灭有关。另一说法是整族迁往漳平城关。

久鸣村最古老的文物古迹是镇牛塔。根据久鸣村外出乡贤张南和的考证撰文,港牛村名的由来,或许源自于一个民间传说

相传,南宋时期,感化里下林至久鸣村有百余亩连片农田种植小麦。每年春后,五头野牛从深山密林里跑出来啃食麦苗,致小麦歉收或绝收,佃农无法交纳田租。

为防范野牛糟蹋庄稼,地主们组织健壮青年,排班轮流值守。但野牛肆无忌惮,这边赶那边来,防不胜防。几天工夫,五头野牛就把绿油油的麦苗啃食殆尽。

第二年,地主们请猎户来捕杀野牛。神奇的是,猎户一在村里出现,野牛便消失得无影无踪;可猎户刚撤离不久,野牛又出来糟蹋庄稼。

眼看野牛为害年复一年,佃农空有劳累,地主少了收入。于是,久鸣村的地主们纷纷把田产卖给东湖和下林村的地主。

话说南宋景定元年,一云游高僧途经东湖村,恰巧遇见当地地主张景德。张景德见僧人气宇轩昂,慈眉善目,知其道行高深,法力非凡,便盛情将他接到家里歇脚住下。在随后的恳谈中,张景德向高僧诉说了港牛农田遭野牛精为害之苦,恳请高僧施法术为民除害。高僧感念东家盛情,便答应下来。

于是,张景德便引高僧前往港牛村;途经下林、久鸣时,还召集大户地主一并加入,结伴成行。当行至老坑丘(小地名)野牛消失之处时,高僧睁开法眼,便知野牛为五块大石头所化。

只见百米外的河中三头野牛,一青二灰,正伏卧在久鸣河中浸水。眼前两头野牛,正卧躺在田边树下,体黑如炭,其中一头大黑牛身高一丈,体宽八尺,体型威猛,是为首的大公牛。

高僧手持禅杖往为首大公牛化形的大黑巨石一压,黑石立马变成一头大黑牛,现于人们眼前。大黑牛见高僧识破其原形,禅杖之下,无法动弹,知高僧法力高强,便跪地磕头求饶,乞求其一家形神不散。

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

高僧念其修练千年实属不易,且未残害生灵,便发慈悲,应允野牛之请。为了彻底制服野牛精,高僧让久鸣首富温仁广为劝首,地主吴三娘、张景德、李昊泰、陈十一娘、林十四娘等随喜乐捐,当场叫来石匠,在大黑牛化身的大磐石上筑建二层小石塔,取名“镇牛塔”。

镇牛塔建成之后,高僧还请来八个罗汉镇守监管,点牛为石,以水为食。为首的公牛和母牛仍卧原地,常年守护久鸣至下林的引水渠,保守水道通畅,助力耕作。溪中三头野牛化石守河道,拦激流,挡险湾,守护久鸣溪撑筏放排工人平安漂渡。从此,五头水牛精便造福当地百姓,百姓仓廪日丰。

自此以后,久鸣、下林两个村不再有野牛为害,常年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天长日久,监守大黑牛的镇塔八罗汉也化形在塔身中。

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

为感谢云游高僧之大恩,景定二年(1261年)三月,镇牛塔筹建者温仁广请来石匠,在大黑牛化石的塔基右肋部刻上信士乐捐碑文,并记肇建概略。现存残缺碑文照录如下:

伏承信士○○捨钱拾贯足;○○○捨钱伍贯文足;吴三娘捨钱贰贯足;张景德、李昊泰各捨禾四秤;陈十一娘、林十四娘各捨禾五秤,入于宝塔用。祈丐合家平安,增延福寿者也。

景定二年三月十四日题

劝首温仁广立

(注:1.祈丐,同祈求。2.秤,中国古代重量单位,十五斤为一秤。3.景定二年,即1261年,系南宋时期。)

另据久鸣村老人张恩喜描述:港牛“镇牛塔”,通高两层,塔基石为规整的长方体巨石,边长0.8米,边宽1.5米,高0.8米,四面均雕有罗汉,上有盖顶一石。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举国“破四旧”运动中,该塔被当地村民推倒摧毁。两层塔身翻落在巨石下方,后来村里开公路时被埋在地里。塔顶的几块长石板,被村民拿去当搓衣板使用,后来在修建下林水渠时,被搬去埋在水渠下面作垫底。

(张南和、詹柏山撰文发布于2020年8月4日,共1700字,待修改,拟编入《感化里传奇》一书中。衷心感谢龙岩文化研究会陈汉强老师的年号辨识与碑文注解和漳平周木发老师的润笔修改,感谢市医院刘祖邦医生提供古迹线索及相关图片和东湖村张益宏的通力协助。)

厚德浮竹洞奇观

詹柏山诗文

嶙峋峭壁倍幽幽,龙洞寒生六月秋。

钟乳如峰成倒竖,清泉若奶滴长流。

迎眸怪石仙人境,映影琼池翡翠楼。

美景天然堪驻足,修禅忘却稻粱谋。

厚德风物赞

詹柏山

边境明珠厚德村,飞石庙宇恰相邻。

残桥古树留遗梦,龙洞银康著妙文。

瀑布多姿幽谷静,雪山仰止物华新。

乡间特产成珍宝,萝卜茗茶出岫云。

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

历久以来,漳平市境内有不少溶洞,诸如拱桥龙硿洞、象湖奇和洞、和睦里浮竹洞、赤水穿云洞,均见载于漳平县志或宁洋县志。缘于各种因素,至今还未能给漳平旅游业争光添彩。

先说龙硿洞,现已归属龙岩市新罗区,并开发成旅游风景区对外营业。因行政区划的变更,自然与漳平彻底脱离了隶属关系。

赤水岭兜穿云洞,以摩崖石刻“凤翔千仞”闻名于世,但还未得到应有的开发与利用。当今却面临红狮水泥二期工程新设厂址的侵入与逼迫,前景令人担忧。

而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象湖奇和洞遗址,差点就毁在诸多不仁矿主的炸药包中,好在2008年龙岩市文物考古队伍的介入,才避免毁于一旦。后来,更因省市文博界考古发掘出奇和洞先民头盖骨(测定为8400年前)而享誉海内外,因而得到了必要的保护。但原先完整的奇和洞上下二洞,已遭到不同程度的人为破坏,用“遍体鳞伤”这个词语来形容也不为过。当前,要开发奇和洞遗址这一著名旅游资源,迫切需要更大的资金投入,以逐步恢复其天然原貌。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启破坏奇和洞遗址的地方政府要员卢某,后因东窗事发而锒铛入狱,这或许是老天爷对他的惩罚吧。

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

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

和睦里浮竹洞到底在哪里?长久以来,成了我的一桩心事。查清道光十年版《漳平县志》第五卷“兵防志·险隘”记载:和睦里有浮竹洞,尤为险隘。

曾汝檀知府任总纂的明嘉靖版首部《漳平县志》记载:浮竹洞,与永安、大田、德化、黄认团各界。山谷深远,贼倚为巢。嘉靖五年,贼四出劫掠。院道行剿,集延平、漳、泉三郡县兵。漳平委典史刘澄、训科曾元鸿领兵,捣其穴,捕获有功。盗平,二官蒙察院礼行奖励。今虽暂宁,然此地足当一塞。

(按,浮竹洞,在漳平市吾祠乡厚德村。文中曾元鸿,与曾汝檀父亲曾元清是亲兄弟,排行老二。嘉靖五年,为1526年)

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

2020年7月30日周四上午,笔者应吾祠乡厚德村曾氏大宗祠理事会曾占构、曾升坤的特别邀请,亲赴吾祠厚德村浮竹洞考察,让我大开眼界。

浮竹洞,又称厚德龙洞,系大型石灰岩溶洞。古人通称石灰岩溶洞为龙洞,附以厚德地名,故称“厚德龙洞”。该洞背倚飞钟旗(海拔1183米)和雪山(海拔1278.4米),隔小河与漳平名山九仙峰(海拔1355米)相对,洞口紧靠涧谷小溪。

《大田县志》记载:雪山,延袤十余里,高千仞,腊月积雪,经十日凝结不消。上产草芋,可以和药,人多采之。

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

厚德浮竹洞,在厚德村下洋村落风鼓漈山坳里,在吾祠乡政府通往厚德村下洋Z字形公路的上方,上洞口距离水泥公路约200米。全洞长二百多米,游人可从上方洞口进入。从上洞口进入,显得逼仄窄小,需斜卧屈身而入。

从洞口至洞内大厅约有60多米远,洞内有3大厅,洞厅宽敞,最宽处约有40米,最大的洞厅约150平方米,洞顶最高处距离地面约10米。

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2

洞中栖息着很多蝙蝠,飞时如穿梭,声若涛鸣,倒悬时如秃枝挂树果,栖时相叠如蜂窝。洞顶和洞壁有不少钟乳石,奇形怪状,形态万千,任由遐想,可供游客观赏。

洞厅四周有许多小洞,深邃莫测,游人可以听到潺潺的水流声。地面四周有涓涓泉流,泉滴莹洁如玉。洞内流水却不知去向,可猜测洞的下方有地下暗河相通。

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2

洞内有3条道路相互贯通,直通各个洞厅。地面有平坦的台石可落脚,有沉积泥浆和地表水环绕台石,游人可在洞内自由行走。龙洞低处有一条130米人行孔道,是人工开凿出来的,孔道宽1米多,高约2米,游人可双人并肩而行,直立行走,顺利走出洞外。进洞口与出洞口互通,高度差约20米。

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

此次厚德浮竹洞现场勘查,花费了半天时间,进洞探幽搜奇,令我大有收获,满载而归。

回城途中,心潮澎湃,笔者进而联想:厚德浮竹洞,乃海西遗珠,弥足珍贵!拾遗补缺,可填补漳平市溶洞旅游之空白。积极保护并充分利用好浮竹洞,使其发挥应有的旅游功能和深远影响,必将为今后漳平旅游业进一步发展和打造漳平旅游品牌作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2

身隐深山的厚德浮竹洞,如羞涩腼腆的青春少女,身藏闺房而纯贞低调。而今,揭开神秘面纱的厚德浮竹洞,伴随着时代发展的主旋律,从容不迫地走上“漳平之旅”大舞台,她的靓丽丰姿和姣人佳颜,令世人耳目一新,必将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吾祠人民和漳平市民期待这一天的早日到来!

(詹柏山撰文于2020年7月31日下午,8月4日增补县志史料记载,共1500字。7月30日赴吾祠厚德专程采风,衷心感谢厚德村两委主干和厚德曾氏宗祠理事会曾占构、曾升坤、曾占袍等人的带领介绍与盛情款待。)

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2

厚德龙洞洞厅

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2

龙洞象鼻

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2

大象巨腿

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

龙洞洞顶

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

洞内石鳄鱼

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_隐市奇闻录2

双眼眶

隐市奇闻录歌曲名字_隐市奇闻录2_隐市奇闻录结局看不懂

从厚德村遥望九仙峰

图文来源于:【文人詹柏山】

华善文化商务合作:0597-7770444/15345086581(微信同号)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