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从“独角兽”到“瞪羚企业” 创新引领成为发展第一动力
在浩瀚的南海上,由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设备,助力中石油的作业平台“踏”向深海。
在同一片海洋上——向南,由珠海云洲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参与研发的“极行者”号无人船首次进入南极海域,为南极科学考察探路;向北,在陆地上,从鸟巢到水立方,从广州第一高楼东塔到北京第一高楼中国尊,一个个把守用水安全的重要阀门来自于广东永泉阀门科技有限公司。
在制造业发达的珠三角,创新正在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5月12日,由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榜样的力量——2017‘FIT粤’科创先锋大赛”颁奖典礼将在广州举行。由南方日报社、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中国建设银行科技金融创新中心联合出品的《2017珠三角企业创新报告》将在现场对外发布。
南方日报记者深入珠三角企业一线调研发现,珠三角企业创新正在迈向从量到质的转变,从追求数量的规模发展转向创新引领的质量型发展,激荡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市场力量,企业创新竞逐全球产业新赛道
在深圳瀚海基因实验室,工作人员正在调试第三代单分子测序仪GenoCare样机。作为目前全球准确率最高且唯一定位用于临床应用的第三代基因测序仪,这一成果让中国基因测序技术不再依赖进口设备,直接与英美比肩。
“我回国创业的想法就是创立一家技术上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南科大生物系“80后”副教授、瀚海基因创始人贺建奎说,目前瀚海基因拥有发明专利60多项,其中15个PCT国际专利,公司估值达15亿元。随着第三代基因测序仪的量产及运用,预计2019年左右,人们只要花约100美元就可测基因信息,这比目前费用降低近九成。
通过“榜样的力量——2017‘FIT粤’科创先锋大赛”的大数据分析,记者发现,在珠三角,越来越多像瀚海基因这样的企业,成为创新的主力军,正在开始竞逐全球产业发展新赛道。
走进深圳超多维光电子有限公司展厅,首先看到的是一面密密麻麻的“专利墙”。这家曾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创新企业,以“不卖产品,只卖专利”闻名。“如果你到超多维看一看,会发现它不是传统的生产企业,你看到的都是实验室。因为超多维的最终产品是技术、专利。”截至目前,超多维已在全球范围内申请专利1000余项,82%以上为发明专利,其中3D显示技术专利数量全球领先。
瀚海基因、超多维等企业的崛起背后,创新的力量正在激荡。数据显示,2017年,广东省研发经费投入持续增长,研发投入强度由2014年的2.4%、2015年的2.5%、2016年的2.58%提高到2017年的2.65%,跨过创新型地区的关键门槛,全省研发经费支出超过2300亿元,位居全国首位。广东的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两年超过2.5%这一国际通认的关键拐点,这意味着广东进入创新经济体行列。
珠三角地区的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一直呈稳定上升趋势,研发投入强度达到美国和德国水平,企业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主要力量。其中,深圳2017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900亿元,占GDP比提升至4.13%,研发强度媲美以色列、韩国等全球一流创新型经济体。
创新雨林,高质量孵化育出“独角兽”企业
加速创新的背后,高效发展的科技企业孵化器为珠三角企业带来源源不断新活力,孵化育成体系也从追求数量规模转向质量型发展,“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创新创业孵化链条不断完善。
以广州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广东拓思软件科学园、四方网盈、广东新媒体产业园等为代表的A类国家级孵化器,带动了一批专注于(移动)互联网、生物医药、机器人与智能制造、新材料、现代农业、文化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孵化器兴起,腾讯、华为、美的、冠昊生物等龙头企业也围绕自身产业链建设孵化器。
一大批“独角兽”与“瞪羚”企业加速出现并成长于其中,催发出一系列新产品、新产业、新服务、新业态。
2018年,拥有“小鹏汽车”品牌的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登上《2017年中国独角兽企业榜单》,估值15亿美元。成长于广州开发区的橙行智动,成立短短4年来,已在北京、广东肇庆、美国硅谷建立了设计、研发、生产与营销机构,其旗下全资子公司小鹏汽车总部、广州研发总部均位于广州科技企业加速器园区。目前,橙行智动掌握了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机、电池、电控技术,已实现了首批量产。
具备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技术的中小型瞪羚企业,则是在推动区域创新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漫天繁星。
位于中山火炬园的康方生物就是高新区孕育出的瞪羚企业的一员。其将自主研发的抗体新药项目转让给全球排名前五的制药巨头,实现国产创新药在海外市场的新突破。“康方现有23项专利已获授权,正在申请新药发明专利8项。”康方生物董事长兼总裁夏瑜介绍,为完善产业链,康方生物正积极筹建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平台,实现抗体新药从研发到产品,到市场的全产业链创新。
2017年底,科技部发布的《国家高新区瞪羚企业发展报告(2017)》显示,2016年广东共有瞪羚企业346家,仅次于北京。其中,珠三角国家高新区拥有342家,广深瞪羚企业数合计占珠三角总数的67%。看准了这一未来企业,珠三角国家高新区正不断建立健全孵化和挖掘机制,加速培育“瞪羚企业”。
面向全球,迈向价值链高端对接全球创新要素
粤港澳大湾区加快规划建设,一个更加开放的新格局正在让珠三角的企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人才、知识、技术、资本等创新资源向湾区集聚,这是发展的趋势。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17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II)公布了全球创新活动群落TOP100,深圳—香港地区超越硅谷所在的旧金山湾区,在全球创新集群中排名第二,仅次于东京湾区。
在全面开放新格局中,珠三角企业逐步掌握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形成“全球技术+中国制造+全球市场”的崭新发展格局。
通过对榜样的力量——2017“FIT粤”科创先锋大赛参赛企业的分析,记者发现,一批同时拥有全球要素配置能力和服务全球市场能力的企业,正在粤港澳大湾区出现。这些企业有效地通过品牌合作、技术协同、资本融合等方式,实施研发全球化战略,加快完善全球化研发体系,集聚创新资源,厚植创新生态圈,实现海外布局与国内产业协同互补。
美的集团是其中的典型样本。在佛山,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正在加紧施工中。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表示,该基地是连接德国工业4.0与中国先进制造业的桥梁,美的库卡将携手深度整合双方的优势资源。
美的集团发展至今,已在美国、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等地设立60多个海外分支机构,在白俄罗斯、埃及、越南、巴西等地建立6个海外生产基地。除布局销售网点与制造环节外,美的集团还积极对接全球创新资源,从联姻德国机器人巨头库卡到在全球布局9大研发中心,整合全球优势资源。
广汽、TCL等企业也在布局海外设立研发中心,在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中,广东企业累计在境外设立各类研发机构246个,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
新旧动能转化已是世界趋势。以新型全球化为操作系统,珠三角企业正在主动参与世界价值链分工的高端环节,重塑着中国制造的格局。(文章来源:产业研究)
相关阅读
-
珠三角:从“独角兽”到“瞪羚企业” 创新引领成为发展第一动力
在浩瀚的南海上,由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海洋工程设备,助力中石油的作业平台“踏”向深海。在同一片海洋上——向南...
-
2019年夏季,蒋文华接到了一份古装戏的工作,在这部戏里,他需要饰演一位古代士兵,一套盔甲看上去威风凛凛,就是有点太热了。群演们不可能31天每天都拍戏,减去休息时间...
-
“三+H”第一股诞生,君实生物上市首日大涨22.55%,市值超过180亿港元
12月24日,备受瞩目的“新三板+H”第一股诞生了。今天,君实生物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其港股证券简称为君实生物-B,证券代码为01877.HK。与此同时...
-
横店“20万群演”惨淡现状:懒汉的乐园,光棍的世界,疯子的天堂
横店这个曾经被称为“中国好莱坞”的地方,每年吸引着数以万计的年轻人前来追逐影视梦想。他们中有的是为了成为大明星,有的是为了体验不同的人生,有的是为了赚取一份稳定的收入。...
-
以智慧之光,照亮你的未来——罗志渊...
-
http://55xnjd.com/show-337470.html为你介绍导读 最近越来越多的小伙伴对于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这方面的问题开始感兴趣...
-
2021年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方案.docx,— — PAGE 2 — 2021年病媒生物孳生地调查方案 病媒生物是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常见病媒生物主要指鼠、蚊、蝇、......
-
生物立体弹性填料.docx广州市绿悴环保设备有限公司地址:广州市广州大道北梅岗路1号大院202栋106-107室广州市绿悴环保设备冇限公司座落在美丽繁荣的国际大都市...
-
预见未来,预见2035——2019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观点采撷
“浦江创新论坛—2019科技创新智库国际研讨会”今天在上海召开。...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大规模快速发展,加上全球化进程深刻的传播、扩散、冲刷作用,使得世界正在形成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世界多极格局在大国博弈中日渐显现...
-
2017 全球金融科技 250 强榜单发布,Ping++ 位列其中
近日,CB Insights 正式发布 2017 年全球 Fintech 250 强榜单,Ping++ 作为国内金融科技企业的优秀代表入选其中,中国仅 27 家企业上榜。...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