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规模保持世界第一
图集
近日,中国科协调研宣传部和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联合发布《中国科技人力资源发展研究报告(2018)——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结构与科研人员流动》。《报告》显示,不考虑专升本、死亡及出国因素,截至2018年底,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10154.5万人,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普通高等教育依然是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的最主要渠道。
《报告》指出,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学历呈金字塔形结构,尽管目前专科层次科技人力资源为主体,但本科层次科技人力资源的数量和增速均超过专科,未来科技人力资源学历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在各学历层次的科技人力资源中,工学背景科技人力资源占比均为最高,工学背景的科技人力资源占54.1%;我国科技人力资源继续保持年轻化,39岁及以下人群超过四分之三;女性科技人力资源比例将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学历女性科技人力资源超过一半;我国科技人力资源培养的区域分布不均衡,东部地区培养总量大、密度较高,中部地区相对均衡、各省培养总量与密度差异较小,西部地区培养总量小、密度低。
《报告》中以科研人员为研究对象的流动状况显示,我国科研人员的流动范围覆盖117个国家,但大规模流动主要集中在欧盟、美国、大洋洲、东亚和“金砖国家”等少数国家和地区,单向流动数量较大的国家主要集中在中国、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和韩国9个国家,其中中美两国是科研人员流动网络的两个核心,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二者的核心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从流动方向看,我国科研人员流动主要表现为净流出,但近年来,科研人员回流态势不断增强,回流人员主要来自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
科研人员国内流动范围覆盖31个省份,大规模流动主要集中在环渤海、长三角、广东、陕西和湖北等地区,东部省份在人才流动网络中处于重要地位;黑龙江、四川和湖北等中西部省份向东部省份大规模输送人才。在科研人员跨城市流动方面,北京是科研人员城际流动网络的绝对核心,上海、武汉和广州紧随其后。科研人员流动主要以直辖市与省会城市间相互流动为主。随着科研人员学术层级的提升,国际、省级和城际间科研人员的流动不均衡性提升。(记者郭静原)
+1
相关阅读
-
我国科技人力资源规模保持世界第一 ---近日...
-
投入增多叠加政策利好...
-
近日,斑马网络2020年第一届董事会在上海虹桥阿里中心召开,标志着斑马网络与AliOS的战略重组正式完成。董事会正式任命张春晖为联席CEO...
-
随着社会不断地进步,我们使用上通知的情况与日俱增,通知根据根据适用范围的不同可划分为不同种类。在写之前,可以先参考范文,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暑假安全告家长通知书...
-
你知道这些年,中国在科技领域都放过哪些引领世界潮流的“大招”吗?小编整理了近年来中国出品的部分前沿科技,大家一起来感受下,从过去的追赶到如今的领跑,中国如何实现“逆袭”。...
-
全球增长平台「汇量科技」:全产品线招人,最缺广告算法和海外营销人才|春季招聘报道
职级扁平,不唯上不内耗。...
-
Lazada菲律宾赚钱吗(菲律宾lazada入驻条件费用介绍)
Lazada菲律宾是非常受欢迎的一个平台,每天申请入驻的卖家非常多,不少国人也很喜欢这个平台。不过,在加入lazada菲律宾之前,总是会有一些犹豫,不知道这个平台是否赚钱呢?......
-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成效凸显。...
-
俄乌冲突爆发不久,俄罗斯军队从乌克兰生物实验室缴获的文件中发现,美国国防部直接投资和掌控乌克兰的30座生物实验室,并在靠近俄罗斯边境的几处实验室...
-
快乐如此简单,哪需奢华,粗茶配淡饭,把粗茶淡饭吃出了滋味,才是天底下最幸福的人。那味道绝不仅仅是茶饭的味道,令人难忘的是那种“情和境”,才是最容...
-
“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有何区别?二者其实是两个不同维度。徐光启作为文化IP,如何发掘更高、更深远的文化产业价值?金融科技又将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提供怎样的核心竞争力?...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