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打造全国首个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地!浙东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在宁波象山成立

打造全国首个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地!浙东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在宁波象山成立

时间:2024-07-26 22:03:42 作者:
摘要:浙东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在宁波象山成立

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_海洋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区域是_海洋生物多样性

7月19日,浙东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联盟成立仪式暨象山县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地)建设主题活动在我县举行,开启宁波、温州、台州和舟山四地携手守护同一片蓝的新篇章。

近年来,浙江不断加快推动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率先在海洋生物多样性友好领域深入展开了多项探索与实践。作为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6个试点区域之一,象山县正在奋力打造全国首个海上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地。

据了解,浙东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其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哺育了中华凤头燕鸥、东亚江豚、绿海龟等国家重点保护物种,是浙东四城共有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我县多措并举推进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建立了韭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自然保护区、渔山列岛国家级海洋生态特别保护区和花岙岛国家级海洋公园,为海洋生物繁衍生息提供了一方净土;招引保护“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让中铁墩屿成为其繁育生长的天堂;创新全国首例搁浅巨型抹香鲸救援案例,建立全国首个海洋生态救助责任保险,设立全国首个跨省共建蓝碳生态碳账户。

象山是全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兼具山、海、湾、滩、岛资源的地区,是全国唯一拥有三个“国字号”保护区的县域。目前象山县共记录发现陆生脊椎野生动物、海洋生物等物种近5000种,其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物种70余种。

此次成立的联盟将通过基线整理,基本摸清浙东海域生物多样性物种,发布浙东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白皮书;共同打造生物多样性智慧监测体系,打造提升中华凤头燕鸥、东亚江豚、欧亚水獭等物种智慧监测能力;建立海洋生物多样性体验地联动协作机制,推出一批生物多样性体验风景线;建立浙东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宣传联动机制,定期联合开展主题宣传活动。

下一步,象山将以建设生物多样性友好城市为目标,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交流,共谋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路径与有效策略,努力为浙东海洋生态保护注入强劲动力,为全省乃至全国海洋保护事业贡献象山智慧与力量。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