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你了解滕王阁的“前世今生”吗?

被誉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你了解滕王阁的“前世今生”吗?

时间:2024-08-02 16:58:04 作者:
摘要:高中课文中的《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青年时一气呵成的千古奇文,很多人正是通过这篇文章认识了滕王阁。作为“江南三大楼”之一的滕王阁,在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高中课文中的《滕王阁序》是“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在青年时一气呵成的千古奇文,很多人正是通过这篇文章认识了滕王阁。作为“江南三大楼”之一的滕王阁,在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提起“滕王阁”,人们很自然地想起王勃写的《滕王阁序》。雄踞赣水之滨的“滕王阁”,因“序”而名扬天下,声威古今。其实“滕王阁”不止江西南昌有,四川阆中也有一座“滕王阁”,而这两处的“滕王阁”都渊源于山东滕州。今天,一起走进江西南昌滕王阁的前世今生!

三大千古奇文_千古奇文《命运赋》原文及译文_千古奇文寒窑赋全文

江西南昌滕王阁

滕王阁的那些事儿

滕王阁,江南三大名楼之一,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赣江东岸,始建于唐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因唐太宗李世民之弟——滕王李元婴始建而得名,又因初唐诗人王勃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后世。

千古奇文《命运赋》原文及译文_三大千古奇文_千古奇文寒窑赋全文

王勃

滕王阁在古代被人们看作是吉祥风水建筑,古谣云:“藤断葫芦剪,塔圮豫章残”。“藤”谐“滕”音,指滕王阁;“葫芦”,乃藏宝之物;“塔”,指绳金塔;“圮”,倒塌之意;“豫章”亦即南昌。这首古谣的意思是,如果滕王阁和绳金塔倒塌,豫章城中的人才与宝藏都将流失,城市亦将败落,不复繁荣昌盛。

在我国古代习俗中,人口聚居之地需要风水建筑,一般为当地最高标志性建筑,聚集天地之灵气,吸收日月之精华,俗称:“文笔峰”。滕王阁坐落于赣水之滨,被古人誉为“水笔”,古人云:“求财去万寿宫,求福去滕王阁”。可见滕王阁在世人心目中占据的神圣地位,历朝历代无不备受重视和保护。

千古奇文《命运赋》原文及译文_千古奇文寒窑赋全文_三大千古奇文

滕王阁

凭借《滕王阁序》名声大噪

唐高宗时,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此阁,并于上元二年(675年)的重九日,在滕王阁上欢宴群僚和宾客。王勃南下寻父探亲,路过这里,也参加了盛会,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了这篇序,名声大噪。

千古奇文寒窑赋全文_千古奇文《命运赋》原文及译文_三大千古奇文

《滕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写尽滕王阁美景风光,意蕴悠长。最后“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多么痛心又无奈!“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觅得一知己,写尽心中无奈和落魄,醉后执笔,抒写意气,成就了千古名篇。

古今有多少才智之士,满怀信心地走上朝堂,然后在风刀霜剑之下黯然离场。他们本是璀璨的文星,却需要步步小心地收敛着自己的光华。王勃年少成名,在年轻时锋芒过露,诗作骈文名垂千古,可终究是早早离去了。斯人已逝,然而,那年在滕王阁的序文千古流传,引得我们“折腰”。

千古奇文寒窑赋全文_千古奇文《命运赋》原文及译文_三大千古奇文

图卷

如今的滕王阁前途光明

2014年,南昌滕王阁景区推出了背《滕王阁序》免景区门票的挑战活动,但是2014年劳动节期间景区推出的一项活动,现在已经没有继续执行,但是不排除景区以后会再次推出类似优惠活动。

三大千古奇文_千古奇文寒窑赋全文_千古奇文《命运赋》原文及译文

滕王阁夜景

这样的活动,一方面能够有效地传播优秀文化,让游客真正走入滕王阁;更重要的是,借助《滕王阁序》来进行营销宣传,不但能增强滕王阁景区的知名度,也会助增旅游热度,带动滕王阁景区周边经济的发展。

如今的滕王阁,已经在2018年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南昌滕王阁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天下第一阁,是中华文化地标建筑之一,也是江西省对外的文化窗口。

千古奇文寒窑赋全文_千古奇文《命运赋》原文及译文_三大千古奇文

滕王阁夜景

历史上的滕王阁先后共重建达29次之多,屡毁屡建。而今,它历尽无数风雨仍然坚强伫立,并且,在现代技术的保护和开发下,将会变得越来越好!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