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淡看生活 > 旋提手法、小夹板固定……这所医院的中医骨伤缘何备受患者青睐?

旋提手法、小夹板固定……这所医院的中医骨伤缘何备受患者青睐?

时间:2024-08-04 13:52:32 作者:
摘要: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为中医骨伤科传承发展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思路——位于北京四环路东北角的望京医院大楼手艺人,是很多中医骨伤科医生对自己的评价。

骨科生物力学重点笔记_骨伤生物力学_骨折生物力学

传统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为中医骨伤科传承发展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思路——

骨科生物力学重点笔记_骨伤生物力学_骨折生物力学

位于北京四环路东北角的望京医院大楼

手艺人,是很多中医骨伤科医生对自己的评价。它体现出中医骨伤科的特点——讲究手法,重视传承。

在全国中医骨伤科的学术高地——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这种特点也格外鲜明。小夹板固定、手法复位等在西医院难觅踪迹的中医传统骨伤疗法,在这里大有作为,备受患者青睐。

可以说,望京医院中医骨伤的传承发展模式,是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体现,它回应了如何在保留中医特色的基础上与现代医学接轨的课题,探索出了一条值得借鉴的中医骨伤传承之路。

传承出新招:会“变”则更“便”

“应把精巧、注重功能的中医骨伤科优势施惠于人。”这是中医骨伤科著名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孙树椿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但是,难以重复、难于量化、存在安全风险、培训效率低,这是中医骨伤科传统手法治疗传承的难点。

想要让传统手法焕发新活力,在临床更好地应用,必须使用新招。

望京医院党委书记、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朱立国团队启动研发了颈椎病旋提手法培训考核系统,对手法传承模式做出了新的尝试。

融合生物工程、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和进展,在多学科交叉合作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机器人教学,为手法传承打开了新局面。

这个身高1.8米,体重70公斤的教学机器人可以模拟患者,帮助临床医生完成在颈椎病旋提手法上的培训,迄今已经培训了超过6000余人。

骨科生物力学重点笔记_骨伤生物力学_骨折生物力学

机器人模拟患者帮助医生进行颈椎病旋提手法培训

“传统的手法学习方式,基本都是师带徒、课堂讲授、手手相授,操作难度大、学习困难、周期长,初学者操作风险大,操作难以评价。采用‘人机结合’的新模式,能够使初学者快速掌握技术要点,缩短学习周期。”朱立国介绍。

为手法培训提供了实践平台,不仅能够避免直接在人体上进行手法操作所导致的风险、低效和差异等问题,开创了科学、可重复的手法传承及评价新模式,还积极推进了中医骨伤的科学化进程。

而对于一些历史悠久的中医骨伤科疗法,创新更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这其中,值得一提的就是小夹板治疗。

在我国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的小夹板治疗,在中医骨折治疗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望京医院骨伤综合科,肱骨骨折的崔奶奶在医生的建议下使用了小夹板的迭代产品——小夹板外固定器。

“在临床使用中,我们不断创新,发明了许多新型小夹板。尤其是将传统方法与智能技术结合起来,发明了小夹板外固定器。”骨伤综合科主治医师王钢介绍,它改良了传统石膏固定的缺陷,对皮肤、骨折的恢复更加有益。

“治疗过程中痛苦少、疗程短、效果好、经济花费少。”来这里就诊的患者几乎都对中医骨伤治疗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中医骨伤如何在现代医学发展的浪潮中与时俱进?从望京医院的经验可以得出结论:主动与现代医学、现代科技接轨至关重要。

后学能接力:既“专”又要“钻”

走进望京医院,就诊指示牌上写着很多专科的名字:骨伤综合科、创伤科、脊柱科、运动医学科、骨关节科……

这些科室有什么区别?

朱立国介绍,如果一位患者在车祸中骨折,需要去创伤科就诊,如果患者有颈椎病,需要去脊柱科就诊,如果患者是半月板损伤,则要去骨关节科就诊。这体现了细化专科的理念。

长期以来,由于中医更重视整体,导致中医骨伤科人才杂而不精。朱立国介绍:“骨伤科原来是一个大专科,每个医生都要对所有骨伤科疾病有所涉猎。但在临床中我们逐渐发现,什么都会也可能意味着什么都不精,只有细化分科,才能使医生集中更多时间攻克各个领域。”

比如脊柱二科主任医师于杰,从研究生开始就专攻脊柱,经过多年的深耕,在脊柱疾病方面已经成为了独当一面的专家。

而脊柱科主任医师冯敏山则与于杰不同,他在本专业的基础上又学习了生物力学,为颈椎病的手法研究提供了更专业、更广阔的研究思路。颈椎病旋提手法培训考核系统的研发,就离不开生物力学知识的应用。

除了让人才更“专”,想要发展好中医骨伤科,钻研精神也必不可少。

上世纪末,中医骨伤科泰斗尚天裕就曾提出:“中医骨伤科是一富矿、浅矿,用手摸得着,眼看得见,硬碰硬、实打实的一门科学。”这就要求中医骨伤科医生在临床要能持之以恒。

因此,培养出一批既“专”又“钻”的医生,才能让中医骨伤科的发展后继有人,生生不息。

望京医院探索出的人才培养模式,让人才各有所长,不仅破解了以往杂而不精的困局,而且充分发挥了每个医生的潜能与智慧,提高和完善自己的专业水平。在这种发展模式下,望京医院逐步形成了专业技术力量雄厚、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的中医骨伤医疗团队。

“我们努力让每块骨头都能在望京医院找到专家。”朱立国说。

疗效有口碑:见“效”才见“笑”

中医骨伤科的疗效如何?看见患者脸上露出的笑容,就能得到答案。

过去,谈到骨科疾病,很多患者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手术。

但是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以及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退行性疾病发生率在持续升高。骨与关节疾病已经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人类面临的主要健康问题之一。患者们也在呼唤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的治疗方式。

在望京医院,可以见到不少从综合医院转诊来的患者,这些患者大多不希望进行手术而选择保守治疗。中医骨伤科无疑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比如,“摇拔戳”手法治疗踝关节扭伤,为许多临床上不具备手术条件却又忍受疼痛折磨患者解除了病痛。

运用小夹板治疗后康复的患者崔奶奶就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医骨伤科的信赖:“中医方法让我避免了手术,我很开心。”

在脊柱二科,护理团队的护士正在为患者李大叔进行“储药罐”治疗。“储药罐”疗法依据中医理论,取拔罐和药物治疗之长,施治于腧穴,可达到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柔筋缓急的作用,既有拔罐的物理治疗效果又有药物渗透治疗的效果。李大叔表示:“运用了中医药综合治疗,我的疼痛有了很大的缓解。”

骨折生物力学_骨伤生物力学_骨科生物力学重点笔记

护士在为患者进行“储药罐”治疗

这些中医特色显著的中医骨伤科疗法,是望京医院的宝贵财富。

此外,望京医院还积极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进一步总结推广中医骨伤科在重大疑难疾病、常见病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对中医骨伤科研究中产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及时进行临床转化和应用,推动中医骨伤科学的整体进步和发展,最终造福患者。

“一个学科的发展与壮大,目的都是造福百姓。”朱立国说,中医骨伤的传承发展也是如此。

文|本报记者徐婧

图|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

编辑|徐婧

审核|厉秀昀白晓芸

骨科生物力学重点笔记_骨伤生物力学_骨折生物力学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