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经验贴汇总】近两年北大新闻学总分第1经验贴汇总,录取人数少的专业,更要认真学

【经验贴汇总】近两年北大新闻学总分第1经验贴汇总,录取人数少的专业,更要认真学

时间:2024-08-05 08:55:27 作者:
摘要:北大新闻学今年录取2人。近两年北大新闻学总分第1经验贴汇总,录取人数少的专业,更要认真学。

《报纸编辑学》蔡雯

《广告学教程》倪宁

《危机传播管理》胡百精

《大众传播学研究方法导论》

《新闻传播法规与职业道德教程》

(2)热点专题书❤

《传新网专题书》

《新传小王子》上、下

猫书序列 1、2、3、4

(3)导师论文(北大新传官网查询导师研究方向、论文著作。)❤ ❤❤

北大历年真题❤❤❤

圣才新传名词解释、教材课后习题详解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知识的重量

近三天的新闻热点摘抄_热点新闻摘抄300字_近期热点新闻三百字以内

(二)几个问题

1.如何看书?

由于北大没有规定书目、大纲,需要广泛阅读,从深度和广度扩大知识面。通过研究历年真题,可以发现真题中知识点涉及以下书目。书单标注部分是核心书目,需要重点背诵,其余是提炼核心点略看+了解。

拿到教材先观察目录,结合北大历年真题,有选择性看重点章节,有要做笔记的梳理框架,需要背诵的背诵。

① 核心书目要求达到目标:梳理框架+背诵+举一反三。

先看目录了解书的结构,简单部分快速略看,重点部分慢慢看、做笔记,不懂的知识点单列到一张纸上,休息时间上知网查相关权威学者论文 2-3 篇,晚上回寝室看论文做笔记。

看完书要在短时间内摘出书的核心,详略得当,紧接着开始下一本。前期看书较慢,3h 每天,晚上看书做笔记白天背笔记,一周一本。后期会越来越快,大概 4h 中等难度的书看完。毕竟文科专业,学有余力的话大家尽可能的多看书。

② 专题书:有自己整理的专题笔记很重要。一开始我发现自己知识储备不足以整理完整的专题,于是做完前期准备工作后(自整笔记背诵 2-3 遍,导师论文核心观点背诵 1 遍,传新网专题书背诵 2-3 遍,小王子略背 1 遍),结合北大历年真题,开始自己摸索整理专题框架。因为内容比较熟了,一周整理完毕,之后背诵就以自己的专题为主,记不清的返回再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近期热点新闻三百字以内_近三天的新闻热点摘抄_热点新闻摘抄300字

2.如何做笔记?

我是一个文科不好的文科生,在此之前不知记笔记为何物。(希望大家不要学习我,自己手写笔记是非常有用的,科学研究表明手写记忆>只看不记)因为我开始的晚,时间紧,任务重,很多知识点和灵感看完忘得很快,就开始记笔记。我有三种笔记,第一种前期专业课看书笔记,按专业一、二、老师论文分开,最耗时且庞杂。第二种中期自己整理的专题笔记,按照答题框架写了 16k 白纸本 100+页,最核心精华。第三种是后期查漏补缺笔记,包括背书时灵感(复习到后期你们也会有的迷之灵感,感觉会考)。此外,在考试前大概五天,我把最最最重要考点罗列到一张纸上,大概 20 个左右,挨个过一遍,做到心中有数。

做到心中有数

近期热点新闻三百字以内_热点新闻摘抄300字_近三天的新闻热点摘抄

3.如何背诵?

背诵基础知识贯穿整个环节,以历年真题为经线,各教材、专题书、论文为纬线,查漏补缺。

同样因为开始得晚,时间紧,任务重,背诵贯穿我整个复习环节。我本科也是新闻学的,背基础知识不会很陌生。希望大家摸索自己适合的背书方法,就我而言,我弱点是易分心,所以我以任务导向背诵+计时背诵,即制定阶段背诵任务(几月几日前背完几遍)、每日背诵章节(看难易情况,一天一门专业课 2-3 节),拿电子表计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般前期 5 分钟一个名词解释,10 分钟一个简答,20-30 分钟论述框架。中、后期背 3、4 遍时间会更短。人一次集中注意力时间是 45-50 分钟,之后图书馆溜达一圈休息 5 分钟回来接着背下一个专业课。前期专业课背书大概每天 6h,中期 8h,后期有时间就背。白天背书,晚上背书结束后,留 40 分钟把白天背过的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罗列到纸上,心里过一遍。

4. 各个阶段如何安排?

以 12.21 考研为终点,在此之前,专业课我们有以下任务:

阶段一:基础书目看完,研究历年真题,核心书目背诵 3-5 遍。

阶段二:知识框架搭建、补充完善,读老师论文,热点专题整理背诵。

阶段三:答题技巧,全真模拟练习。

以任务为导向安排时间。我个人第一阶段 7、8 月,第二阶段 9、10 月,第三阶段 11、12月。

5.如何看论文?

论文分为北大本专业导师论文,业界学界权威论文,期刊前沿三部分。前期看论文会费力,第一遍看完,边看边梳理框架,记下个别新名词释义,论文核心观点,让你有思考的句子。第二遍看着自己的笔记复述一遍,消化吸收。第三遍勾画可以用来答题的部分,重点背诵。我个人是在晚上回到寝室安静的环境下看论文,大概 40 分钟一篇,睡前看两篇。第二天花 1h 背前一天论文笔记的重点部分,一篇稍难北大老师论文记 1-1.5 页,个别学者像彭兰女神的论文记 2-3 页笔记是经常的。当然并不是每篇论文都是这样操作的,前期每天两篇北大老师论文,到中后期看非北大老师的论文可以快速掐头去尾,挑你感兴趣的核心观点几

条就过。

6.如何模拟?

我写字速度慢,担心到了考场答不完题,于是后期开始计时 3h 模拟。我前中期背过历年真题,但第一次正式模拟,一道 40 分论述还没写完,觉得离目标差太远了。总结问题一周后开始第二次模拟,时间富裕,但答题质量不高。之后我拆解了名词解释、简答、论述答法,一点想法大家参考一下。

名词解释:定义(××是…),谁在哪年提出,国内外学者认为,内涵罗列,评价(优缺点),当今发展如何,举例。名词解释考场我写了一页答题纸

简答:加长版名词解释,重点在内涵罗列。四个简答两页。

论述:加加长版名词解释,重点在评价。一个论述两页。

近三天的新闻热点摘抄_热点新闻摘抄300字_近期热点新闻三百字以内

大学能培养一切能力,包括愚蠢

7.要不要报辅导班?

作为独立思考的大学生,对于任何事情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能力,而不是盲目跟风,大家结合自己的情况来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了,总会在之后有收获的。还要看猫哥班针对北大新传考研的专题书,里面考点系统全面,后期猫哥班考前的押题练习也很重要。

四、其他感想

这部分其实是我认为全篇经验贴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考研的心态和信念。在 3 月底我起初想着考一个稳妥的学校,就是那种伸伸手就能够到的,于是开始零零碎碎准备英语长难句,背单词;4 月中旬-5 月底去报社实习,每天非常忙;6 月准备交各科期末作业,迟迟没开始专业课复习。6 月中旬在某位童鞋启发下,唤起了大一就想考北大的心(大学四年我以为我忘了这回事),思考了两天有理有据地说服自己后,花了一天时间搜集经验贴,参考书目,第二天开始着手复习,再也没犹豫。当你真正说服自己之后,其他的都不是阻力了。同时,希望大家不要为了考试而努力,而是为了把自己打造得和北大匹配,这是一场专注于自我的修炼。不断反思,总结,调整,改变,再进入下一个螺旋上升阶段。只要多点点恒心、毅力,你就了不起。

近三天的新闻热点摘抄_热点新闻摘抄300字_近期热点新闻三百字以内

幸福的降临

以下是我从我的考研日记中摘出的勉励过我的句子,希望也能帮到你。

❤一定要认识和了解自己,觉醒,明白自己想要什么,甘愿为之努力。认识自己的优点,缺点,对于优点加以保持,对于缺点,努力想办法改变可以改变的,改变不了的坦然接受。没必要和他人比较,和自己比,每天进步一点点。当一个人能充分认识自我,使用自我,他所焕发出的能量是惊人的。

❤成功的是少数,失败才是人生常态,不要把对失败的畏惧想象的大于对成功的渴望。

❤Easy choice, hard life. Hard choice, easy life.

❤只有正确认识了量,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正确估计事物在实践中的地位、作用,量化每日

背书,学习时长,量化学习效果。

❤加强自律,减少情绪波动,减少无意识的惯性动作,思考,再思考。警惕惰性思维,用意

识带动行动。重视意识的能动作用,不限于从实践中形成一定的思想,更重要的是把其作为

指导,通过实践,把观念存在着的模型、蓝图实现出来,变成客观现实。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拨通古今,可立一家

之说’学贯中西,或成经国之才。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减少环境的干扰因素。

❤命运,只不过是重复的轨迹,重复的选择后的喟叹,要突破自己的舒适圈

热点新闻摘抄300字_近期热点新闻三百字以内_近三天的新闻热点摘抄

❤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拜托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先看清自己和形势,再付诸实践。

❤君子三畏:对一些事情保持基本的尊重,一定的谦卑,不要轻易评价别人,只有你敢于面对完全真实的自己,你才能获得自由。

❤保持克制,不要让冗余信息干扰。

❤人与人的后天差异主要通过后天实践形成的。

❤毅力、恒心、自律、勤奋必不可少,除此之外,大情怀、大境界更要有。匡扶正义,观察这个国家、社会,有高远的人生理想,从无数榜样绅士学习。

❤一鼓作气,克己,思索。

❤保持平稳的心态,勿急进,也勿懈怠,默默努力。

❤“见性成佛”:唯有对自己负责,才是最好的修为之道,别人帮不了忙。专注于自己的主要矛盾,不断想办法、思考去解决。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些留下的,将成为美好的回忆。李大钊:“艰难的国运中,依然要有,更要有矫健的国民精神,唯如此,我们的民族火种才能生生不息,绵远流长。

近三天的新闻热点摘抄_近期热点新闻三百字以内_热点新闻摘抄300字

未名湖

海阔凭鱼跃

天高任鸟飞

18年北大新闻学新鲜出炉的总分第1子祎学姐经验谈

个人情况

本科来自一所非985非211的学校,专业新闻学,报考的也是新闻学,所以对知识内容相对熟悉些。英语就一般水平,四六级一次过500+。政治由于高中是理科生所以并不怎么熟悉,基本是从头开始。行业实习不多,校园经历就仅限于学生会、志愿者等,所以就是一名非常普通的同学。今年是二战北大,有幸录取。

第一年考试成绩:政治68、英语75、新闻史论117、新闻实务118,总排名第3,但由于复试表现不佳(个人认为当时英语口语回答的很糟糕,专业题回答在逻辑性和层次性方面有所欠缺)最终被刷。

第二年考试成绩:政治71、英语70、新闻史论110、新闻实务120,总分排名第1。

从成绩来看,两年的分数变化不大,总体分数并不太高,大家可以更多的参考一下其它学哥学姐的复习方法。虽然总分变化不大但是两年复习的侧重点却有不同,具体情况分专业说一下。

关于英语

对于公共课英语来说,我个人认为就是一个慢慢“啃”的过程。由于英语考试是在下午,所以建议大家尽量把英语的复习放在下午,这样可以培养下午做英语题的状态,防止考试犯困。

英语的复习可以主要分成三个部分:单词、阅读、写作。首先,单词作为根基基本上是贯穿整个复习过程的始终。我每天分配给背单词的时间有1个小时,除了使用扇贝,还搭配了红宝书,保证每天两个list不间断,一直持续到考试前一天。但是我背单词不注重拼写,导致两年作文分数都不高,而且在两年考试现场写作过程中都出现了单词不会拼写的情况,也是很尴尬了……其次,阅读部分是重中之重,相信大家都听说了“得阅读者得天下”。阅读的复习一定要以真题为导向,要把历年真题吃透。第一年复习时基本上是3天做一套真题的4篇阅读,第一天做四篇阅读,第二天整理两篇,第三天再整理两篇。整理的过程就是把所有不认识的单词抄写下来,查出它全部的意思,并且把每个意思相对应的例句都抄写下来,反复看。长难句逐句分析,难以理解的也抄下来请教英专同学。真题阅读做过两遍后就开始每天手动翻译一篇阅读写在笔记本上,写完后进行订正。到考试前,05-12年英语真题阅读基本做过三遍。再次,我的作文部分两年分数都不高,大家就适当看看。我不擅长写作文,不论是中文还是英文都不擅长……主要复习方法就是9月开始背了10篇小作文和10篇大作文,背诵后再默写,不断重复这项工作一直持续到考试前,但是自己动笔写的却比较少。第二年复习过程除了没有摘抄单词,其余步骤同第一年。

关于政治

由于复习前自己对于政治考试的内容也很小白,所以也看了非常多学哥学姐的经验贴,建议大家可以多参考一些经验选择适合自己的。

政治没有报过辅导班也没有看过视频课,个人觉得没什么用(因人而异哦)。第一年政治复习是在大纲出来后才正式开始(9月),基本上前期就是做1000题,一共做了两遍,1000题是在做之前就提前复印了一本,所以后面就可以拿另外一本空白的做,免得还要擦掉或者遮挡第一遍的痕迹(我比较懒很怕麻烦……)而且拿另外一本做的另一个好处就是可以看到哪些题不止错了一次,两次对照着看还能发现有些题是蒙对的,使后面的复习更有针对性。第二年政治的复习8月就开始了,教材全部用的是肖老师的,1000题做了三遍,近十年真题做了一遍。由于政治的知识点太多还有很多细小的点,我还给自己准备了卡片,把不熟悉的点写在上面经常拿出来看(考前一晚除了背诵的内容,知识点部分就把自己所有的卡片翻了一遍)。主观题部分两年都一样,就是按先后顺序背了肖8和肖4。最后两周大家一定要给足政治时间,背肖四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可能是我是理科生的原因,不背的话自己说不出来什么,所以都背了,背起来就比较痛苦……大神就随意了),基本上最后两周每天上午从7:30到11:30都在背政治,有时候晚上睡前还要再把白天背的过一遍,所以最好专业课的背诵和英语都尽量提前结束,最后两周留下一些轻松的内容。

我的政治分数和许多80分的大神相比不算高,但是今年在总分前5名的同学中,我的政治是最高的,对于我这样的理科生来说,可能第二年的复习方法还是有一定效果的。

近期热点新闻三百字以内_热点新闻摘抄300字_近三天的新闻热点摘抄

关于专业课

北大新闻学的专业课主要分为新闻史论和新闻实务,下面分别介绍一下。

新闻史论(专业一)的内容主要包括新闻史和新闻理论。

对于新闻史的部分,主要就是理解加记忆的过程,而且新闻史的内容比较多记忆起来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这一部分可以早一点开始进行。第一年我是在7月放暑假才正式开始的专业课复习,这时候主要是把书看完,并做好笔记,有条件的同学和跨专业的同学可以早一点开始,由于每本教材的视角不同所以可能对于同样的内容有的是详述有的却是概述,因此我前后共看了几本新闻史的教材包括方汉奇的《中国新闻传播史》、丁淦林的《中国新闻事业使》、吴延俊的《中国新闻史新修》、陈昌凤的《中国新闻传播史》、程曼丽的《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李磊的《外国新闻史教程》、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对于这些书,我是把重复的相同的内容略看,主要找不同的地方进行相互的补充,看过书和做完笔记后要对每一章的内容有全面的把握,例如民国初年、五四时期、大革命时期等各个阶段都有哪些著名的报刊、报人、重要的报业改革及影响、新闻立法等内容要清楚记忆。对新闻史的记忆以某一报纸为例,对其的记忆可以分为:谁创办的、哪一年创办的、创办的背景如何、为什么创办、该报的创办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产生了什么影响等等。

对于新闻理论部分,所占比例就相对小一些,而且一般在出题方面也会和新闻史相结合,可以参考一下历年真题。对于这部分的准备可以看一下圣才那本综合以及猫哥的书就可以了。对于比较常考的新闻专业主义、客观性的发展、新闻出版自由、报刊的四中理论等内容应当熟练掌握,另外往年出现过考一些传播学理论的情况,大家也应当注意,但是如果出现一般都会比较基本,可能会以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等形式出现。

新闻实务(专业二)的内容主要就包括一些学界和业界的热点。例如近年来考过的机器人新闻写作、大数据对于新闻业的影响、谈谈你对后真相时代的看法等。对于这门课程的准备就不能局限在书本上,而应当及时关注热点,主要可以参考猫书、论文以及各种传媒类公众号。猫书一般会有历年真题以及参考答案供大家参考,论文除了要关注学院老师近年来的全部论文还要关注一些期刊论文,例如新闻记者、新闻战线、国际新闻界等,这一部分一般猫哥也会在考研中后期每天为大家挑选和推送,而公众号可以关注猫哥传播考研、全媒派、传媒圈、树洞社媒、刺猬公社等的推送,及时了解热点,尝试用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热点现象。

关于时间分配

每个人的作息情况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作息时间表。由于我是一个需要规律作息的人,所以基本两年的作息安排差别不大,只不过第一年7月开始,第二年8月开始。每天6:30起床,上午7:30—11:30,主要分配给政治和专业课,下午13:30—17:30,分配给英语和专业课,晚上18:30—22:00主要是专业课。

由于二战压力比较大,所以也需要劳逸结合,学累了的时候会给自己一天的时间出去玩,一般每两周就会出去看个电影改善一下伙食。尤其到了最后一个月压力超大,这时候就会不停的给自己买零食缓解焦虑。大家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调节。一般考研战线都会持续半年甚至更长,大家一定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不但要保证学习效率还要保证身体健康,否则身体垮了就会非常耽误时间。

书单推荐

以下附上新闻学书单。

新闻史类:

1.《中国新闻传播史》——方汉奇

2.《中国新闻传播史:传媒社会学的视角》——陈昌凤

3.《中国新闻史新修》——吴廷俊

4.《中国新闻事业史》——丁淦林

5.《外国新闻传播史导论》——程曼丽

6.《世界新闻传播史》——陈力丹

7.《外国新闻史教程》——李磊

8.《全球新闻传播史》——李彬

新闻理论:

1.《新闻学概论》——李良荣

2.《当代西方新闻媒体》——李良荣

3.《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

4.《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概论》——陈力丹

传播学理论: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

2.《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新闻实务:

1.《新闻编辑学》——蔡雯

2.《网络传播概论》——彭兰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