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如何核查条约遵守情况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如何核查条约遵守情况

时间:2024-08-08 14:06:47 作者:
摘要:图丨Pexels据《原子科学家公报》(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网站

核化生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较_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_核化生武器是指

图丨Pexels

据《原子科学家公报》(Bulletin of the Atomic Scientists)网站3月5日消息,虽然重要的化学武器和核武器协议都包含核查条款,但1972年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BWC)却没有。在2001年开发核查系统的工作失败后,世界各国政府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在条约框架内讨论过这个话题了。

此后,科学和安全领域发生了很大变化:人工智能(AI)、基因组编辑和其他能力继续加速发展和融合,导致越来越多的参与者掌握了更强大的技术。与此同时,国际安全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竞争更加激烈。在这种情况下,令人瞩目的是,在2022年底举行的《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九次审议大会上,185个国家就一份具有前瞻性战略的报告达成一致,同意成立一个工作组,讨论《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履约和核查等长期问题。

尽管地缘战略背景极具挑战性,但工作组还是在2023年12月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建设性对话,设法摆脱了几十年前围绕核查议定书谈判失败的僵局。此外,专家组认识到科技的重大发展,包括新的开放源码核查机会和微生物法医技术,这些技术在20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还不存在,但现在可能可用。但是,在核查各国是否遵守条约方面,技术上可行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成员国认为政治上可行、财政上可接受之间仍然存在差距。

在采用任何新的条约核查方法(无论其优点如何)之前,《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成员必须克服几个障碍,以建立一个核查系统。

1.概念清晰。在12月的工作组会议上,许多国家显然对核查还处于“概念思考的早期阶段”,对《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机制的定义、目标和范围有着不同的看法。为了取得进展,各国必须在今年晚些时候举行工作组会议之前,就《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核查的范围和目的达成共识。

2.生物武器的定义。一些《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成员国还表示需要明确生物武器的定义。《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第一条对生物武器作出了基于意图的定义。这种方法使禁止生物武器的规定不受未来科学技术变化的影响。然而,其他采用类似的基于意图的定义的条约,如《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则以化学品清单和适用核查措施的阈值数量来补充这一全面方法。此外,议定书进程中正在谈判的案文草案包括一份可用于生物武器的制剂的非详尽清单。

3.核查方法。一些国家对《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背景下例行现场视察的价值表示怀疑。部分原因是世界各地生命科学研究机构的数量庞大。此外,一些观察家指出,难以可靠地评估全球各种两用设施的遵约情况,而且材料核算类核查方法——如其他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条约中采用的方法——在生物武器方面存在局限性。

某种形式的例行视察制度可能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这一领域还需要开展大量的额外工作,以确定例行视察在多大程度上可增强对遵约的信心,以及如果可以的话,《禁止生物武器公约》成员真正愿意为这一制度支付多少费用。

4.资源。2023年《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的预算为210万美元(190万欧元)。如果各国政府真的要建立核查制度,就需要大量额外资源。例如,2022年,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用于核查和视察的经费超过3200万美元(3030万欧元),国际原子能机构用于核核查的经费超过1.66亿美元(1.537亿欧元)。

资料来源丨原子科学家公报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