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整理可为八个章节:第一章 原始美术;第二章 先秦美术;第三章 秦汉美术;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术;第六章 宋元美术;第七章 明清美术;第八章 近代美术。
第一章 原始美术
(一)原始陶器艺术
1、陶器及陶器的装饰手段
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
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
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
(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
仰韶陶器: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龙山文化:表面装饰相对简单,但造型变化丰富。许多器皿已摈弃了实用目的。
(二)原始绘画
1、原始陶绘艺
2、早期地画、壁画、岩画
(三)原始雕塑
1、史前陶塑艺术品的造型种类
2、新石器时代石雕刻的两个中心及主要风格
第二章 先秦美术
(一)先秦青铜艺术
1、夏商周三代青铜器的发展过程及各阶段的风格特征(重点记忆)
2、青铜器的分类 :按用途分:食器、酒器、水器、乐器、兵器等。
3、青铜器纹饰的主要分类及其特征:
动物(造型及主体装饰)和几何纹样(底纹或细部)两大类,
造型装饰特征:a、根据动物形态造型,被称之为“尊”;b、将人或动物形象与青铜器造型融为一体;c、以主体动物形象作为青铜器的附件
(二)先秦雕塑艺术
1、青铜雕塑的两种类型
a、以动物形象进行造型,大多表现与尊上,器物多为凝重宽博。
b、表现于器物的耳、盖、扣、嘴等附件上的立体雕塑。
2、战国帛画对后世人物画的影响
用笔用色等绘画创作实践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墨线勾画人物的技法为后世传统绘画表现技法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第三章 秦汉美术
秦汉绘画
1、西汉长沙马王堆1号墓帛画的主题、特点
主题:乞求灵魂归天;具有浓厚的迷信色彩,有机的将三部分贯穿起来,罕见的表现手法,画面突出了墓主的高贵身份。
2、西汉长沙马王堆3号墓帛画的绘画技巧
绘画技巧: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能应用正侧半侧等多种手法。
3、山东金雀山西汉帛画的绘制方法
灵活运用淡墨线与朱砂线起稿,然后分别用各种色彩平涂。(没骨画法的先驱)
4、秦汉墓室壁画兴起的原因
受壁画盛行风气的影响。
5、汉代墓室壁画的重要代表、主要表现题材
重要代表:河北望都1号东汉墓壁画,汉代帛画主要反映墓主企望升天以及表现死者生前的显赫生活。题材有80多项,如城池幕府,乐舞百戏,庄园生产,孝子列女等等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
(一)南传佛教美术
(二)北方佛教美术
(三)魏晋南北朝绘画
1、魏晋南北朝绘画的代表人物及其风格特点、代表作品
曹不兴(较早的佛像知名画家)
卫协(曹不兴之徒,《史记伍子胥图》、《张仪像》等等)
戴逵(三马伯乐图、孔子弟子图)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列女仁智图》
陆探微:风格秀骨清像,从师顾恺之
张僧繇:受佛教绘画的影响
将少游、杨子华、曹仲达
2、顾恺之的三件传世作品及主要内容、表现手法
《女史箴图》:绢本、墨画淡彩,横卷十二段,每段有葴文
《洛神赋图》:以连环画的长卷形式表现曹植《洛神赋》,采用勾染的表现手法
《列女仁智图》:用笔刚劲,强调晕染
3、魏晋南北朝时期山水画的发展状况
三水画在晋代成为了独立的画科,南北朝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成熟和完善,开启了隋唐山水画的繁荣局面。
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术
隋唐五代人物画
1、阎立本及其代表作品
唐初人物画最高水平的代表。代表作品有:历代帝王图、步辇图、职贡图等
2、吴道子的作品、风格特征、艺术成就送子天王图、地域变相图、伏生授经、鬼伯图用笔遒劲神速,白描,以宗教人物画成就最著
3、尉迟乙僧的绘画特点
佛教画为主,西域特征。
4、张萱、周昉的仕女画作品及画风
张萱: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
画风:工整而妍巧,肥硕而浓丽。
周昉:簪花仕女图、纨扇仕女图
风格: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
第六章 宋元美术
宋元山水画
1、北宋四大家的代表作品及风格特点 ?
1). 李成:多写寒林平远风光,《读碑窠石图》气象萧疏 烟林清旷
2). 范宽《溪山行旅图》,重山叠岭,雄奇壮伟,笔力坚实,山石作“雨点皴”
3). 郭熙《早春图》以幽奇神奥取胜,布置巧妙,变化多端。山石如“乱云”。树如“蟹爪”
4). 赵伯驹和赵伯骕兄弟:《江山秋色图》《万松金阙图》精工之极,又有士气。
2、郭熙山水画论《林泉高致集》的主要观点
提出“三远”构图置景法;即“高、深、平” 提出山水画价值论
提出山水画学习方法 提出对山水美的观照 提出山水画对修养的积炼和对精神的涵摄作用
第七章 明清美术
明清山水画
1、明代浙派山水画家及作品
2、吴门四家的作品及风格特征
3、明代后期华亭派的代表人物
明代后期,上海松江一代。代表人物为董其昌:扭转了吴浙两派的颓风。他提倡摹古,师法董源、米芾等
4、董其昌的画风及代表作品
追求以书法入画所导致的笔墨联系变幻的表现力。强调布局中的势,笔墨中的虚实,追求画面的含蓄性。
画风有两种格调:一是枯笔水墨,一是没骨或浅绛
第八章 近代美术
近代中国画
1、近代中国画的三大分期?
近代美术可分为三个阶段:
1、中国美术的近代化(1911-1927);2、中西美术混流(1928-1937);
3、现实主义美术鼎盛和向现代转型(1938-1949)
近代中国画的三大流派:
1、北京画坛(绘画风气趋于保守,陈师曾);
2、海上画派(继承扬州画派的创新精神,一定程度接受外来文化艺术影响);
3、岭南画派(受外影响,大胆融合西洋画法以革新国画,高氏)。
相关阅读
-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梳理整理可为八个章节:第一章 原始美术;第二章 先秦美术;第三章 秦汉美术;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美术;第五章 隋唐五代美术;第六章 宋元美术;第七章 明清美术;......
-
四战研究生上岸,父母不愿意让读。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最近看到一位博主分享,经过四次努力,研究生终于上岸,这个过程到底有多艰难,只有自己知道,所以...
-
好工作已备好,就等你投递简历啦~...
-
| 读史 |ID:dushi818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文:王建斌读史(dushi818)专栏作家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被印象挺好的一个学生删好友了。...
-
好工作已备好,就等你投递简历啦~...
-
| 读史 |ID:dushi818博闻通识,知古鉴今。有品、有趣、有态度。文:王建斌读史(dushi818)专栏作家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
陆游晚年这首诗看似平淡,但是却深入浅出,每一句都是至理名言!
陆游的诗歌继承了古人忧国忧民的优良传统,这一点最是值得大家学习,特别是其晚年的诗,每一首都体现了诗人一种乐观的人生态度,还有骨子里的家国情怀。而且陆游的诗题材多样...
-
10、加州伯帝伯帝建于1876年,是一座真实的美国鬼城。尽管周边地区因为矿产丰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人,它一开始只是一座小小采矿之城。1880年,伯帝的矿工发展到了大概有10...
-
平安科技人脸识别技术已跻身国际领先地位。...
-
3、日本八岛八岛是高松(Takamatsu)东北部的美丽高原,高松是-四国(日本主要岛屿之一)的第二大城市。高原延伸到海岸,我们可以从以下的第五副图看到。...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