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如何短时间快速自学一门新课程
注:本文内容重点针对理工科生,对文科类课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用于对课题、科创或毕设方面的更高需求,或对于兴趣的拓展等,或用于考试前两周左右的自行复习。
※不可以单纯将它当做应付考试,然后上课不认真听讲的替代品!上课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永远永远都是学好一门课的关键。
那么既然是自学经验,在此也简单介绍一下自己,本人是从2020年9月份起,开始进行飞行器气动方面的研究,之前重点在课堂上学习的大多是传统航天方面的内容,在气动领域,是一个零基础的状态。到目前为止,自己花了一年半的时间,自学了流体力学,现代控制理论,气体动力学,传热学,高等代数,场论等二十三门不同门类的课程。到目前为止,对于气动方面略有了一定的了解。然后在自学的方面也积累了一些个人的经验,在此开一个专栏给大家统一分享一下。
本文以一门有代表性的能动类工科课程--传热学为例来介绍一下快速自学的一些小tip(自己之前并没有学过传热学,也算是新入手这门课程,这门课是自己从三月初开始自学,中间夹杂着很多毕设的琐事,到今天为止大概用了二十三天,目前只剩下最后一章的内容):
准备篇:
1.明确你所需要关注的内容,它可以确保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始终带着问题去思考和了解相关知识,可以使得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感到枯燥或是失去目标。
※例如,自己学习传热学的目的,是为了去学习后面与高温气体动力学相关的理论,用于解决高超声速方面的问题。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自己重点关注与高超声速相关的传热学内容--重点是辐射,其次是对流。在学习的过程中,每学到一些新方法或是新概念,就向这方面去想,去考虑它在自己后续研究的应用。
2.手中尽量挑一本好的教材,要求内容尽量全面一些,哪怕一些地方讲得或许不够细致。一定要清楚,自己并非后续专门去研究这方面的理论,而是需要借助它作为跳板去研究后续自己需要的内容。
关于好教材的寻找,知乎是一个比较好的来源,在此可以看到不同人对于不同教材的推荐,从中选一本内容相对全面的用于自己的自学。如果没有的话,可以询问自己的导师,或是去查一下国内这方面学科的名校所用的教材,一般就不会错。
※那么以传热学为例,陶文铨教授的这本书在国内是比较经典的了,然后自己也是买了一本。
传热学教材
3.如果有相应网课,建议大家选择网课,虽然网课的很多地方可以不详细听,因为可能和自己所涉及到的内容相差比较远,这部分仅仅作为了解即可。但是很多老师讲课的思路引领,尤其是在绪论部分,对于我们自学的帮助是非常大的,它可以短期快速帮我们梳理整体思路,并且了解我们所关心的内容,在整体里处于一个怎样的框架。
※传热学这方面,个人是选择了哈工大的网课。然后另外很多专业课由于种种原因,可能找不到合适的网课,那么就需要自己对照相应教材的引言和绪论,自己来画这方面内容的框架。
传热学思维导图示例
4.建议根据自己现有的时间,给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自学这件事,贵在持之以恒。如果有网课,就规定自己每天学几节课,如果没有网课就规定自己每天学几节,然后在学习过程中尽量在目录处标记好自己学习这节的日期,有利于自己对整个学习流程有一个宏观的把控。
学习日期标注
学习篇:
1.将自己的关注点放在对原理的理解和与学科相关的运用上,而非对公式的记忆,或是对各个字母的表示。
※以对流传热的方程为例,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应该关注的是这个方程里面包含了哪些影响项,它们分别具有什么样的含义,这个方程的原理是什么,这个方程可以用在后续的哪个研究中;对于方程的推导等等可以简要了解。
2.遇到原理不明白的,一定要反复去理解,如果当天解决不了的,建议第二天继续解决。
※原理的理解是自学一门新课程最关键的收获点,因此在遇到原理上问题的时候,倘若单纯看这本书理解不了。可以按照课本上的索引去查找其他相关书籍,或是反复听网课,或是直接去知网查论文等等。一定要将要点和原理理解透彻,否则相当于“夹生饭”,它会一直阻碍你后续继续自学的进程。
3.建议直接在课本上做记号或是简单的笔记,包括记录下自己查阅到的应用或是一些独立的思考,这样在后续学完以后,再次查阅这本书时,还可以快速地在锁定重点和关键点。
传热学某一页的标记示例
4.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多关注该学科与其他相应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也就是所谓的“大局观念”。关于这部分内容,可以在网上查阅一些相关的资料。这样有利于自己继续进行后续的学习安排。
※以传热学为例,它这门学科在高超声速里面的定义是,它重点要解决的热交换问题,是高超声速飞行器设计的一个关键点。它与流体力学的动量交换和传质理论的物质交换一起构成了解决高超声速问题的基础框架。它后续可以衔接气体动力学(在可压缩流体领域)和高温气体动力学(在高温及化学反应领域)等等。在自学的过程中,脑海里要尽可能去完善这样一个宏观的知识框架。
5.对于例题要仔细理解,但是不建议大量刷习题。首先,作为一门自学的内容,你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应用的场合,才是自学的关键之处,而非是针对于考试,这是对于研究生而言的必备素质之一。重点理解例题是为了简单了解该公式或是方法的应用流程(仅仅去了解一个流程,有一定印象就足够),如果需要检验自己自学效果的话,可以合上书,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去尽可能复述这部分内容,看自己的掌握情况。
6.建议在第二天学习前,先简单回想一下前一天学习的内容,重点关注两天的前后衔接。即:前一天有什么问题没有被解决,今天学习的内容和前一天的内容有何联系。
7.如果有能力,对于书中给出的一定例子,可以试着自己用计算机探索一下。
对于很多工科内容来说,现在的很多课题都离不开计算机的支撑,不论是仿真还是编程等等,计算机都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适度考虑计算机的操作流程。
※例如在传热学中,对于传导和对流问题,现代的分析方法大多是对问题进行有限元仿真,可以自己在计算机上建立一个模型,并进行一定的仿真,还是很有收获的。
针对传热学中的某飞行器进行的热力学分析
8.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自己不明白的数学类理论,建议后期一定要做相关的了解。
对于工科生而言,数学类的技能掌握的越多,在后期研究生阶段的研究工作就相对越为轻松。数学方法是解决理工科问题的重要工具,在自学的过程中,可以适度进行积累。莫等到后续用时再现学习,因为缺乏基础理论,学起来是很吃力的。
※在传热学的学习过程中,重点应用的偏微分方程,场论等数学理论知识,自己也是利用了这个机会再一次进行了巩固。
那么以上内容也是本人在自学过程中的一点个人经验的总结和积累了,本人亲测有效,虽然部分方法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但是也可以作为一种抛砖引玉的手段。希望对于正在忙碌于课题研究,或是即将步入课题研究的大家有所帮助。
最后,如果大家有其他自己感兴趣、想了解的内容,可以私信或是评论。
相关阅读
-
注:本文内容重点针对理工科生,对文科类课程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主要用于对课题、科创或毕设方面的更高需求,或对于兴趣的拓展等,或用于考试前两周左右的自行复习。...
-
来自周先明医生的专业解答,快打开看看是否又获得了新的知识点~...
-
9月20日,由宝山区和浦东新区联合打造的上海北郊未来产业园正式开园。 该园区规划占地面积近7.4平方公里,是响应上海市推动“区区合作、品牌联动”工作要求下,打造...
-
是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
《滕王阁序》里,远远不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名句,全文773个字,包含了40个成语,被赞是“一字千金”,全篇读下来都是酣畅淋漓。...
-
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Schleiden)和动物学家施旺(Schwann)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
-
是有一个角为直角的三角形,叫做直角三角形。三个内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叫做锐角三角形。 大于0°而小于90°的角,叫做锐角。...
-
《滕王阁序》里,远远不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一千古名句,全文773个字,包含了40个成语,被赞是“一字千金”,全篇读下来都是酣畅淋漓。...
-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学课堂真实情境教学的实例——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教学设计为例
笔者结合实际教学,以“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一课为例,以期为新课程标准下高中生物学课堂的真实情境教学提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
-
达曼人流浪百余年,2003年获批加入中国籍,20年来已出4位大学生
达曼人流浪百余年,2003年获批加入中国籍,20年来已出4位大学生_腾讯新闻,达曼人,中国国籍,尼泊尔_社会,尼泊尔,中国,国籍,大学生,廓尔喀王国,日喀则,西藏,流浪...
-
量子生物学是研究量子力学和理论化学在经典物理定律无法准确描述的生物学方面的应用。理解基本的量子相互作用很重要,因为它们决定了生物系统中下一层组织的特性。...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