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人物宝典︱“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安德森

人物宝典︱“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安德森

时间:2024-08-14 16:54:46 作者:
摘要:认知阶段的任务是要了解问题的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形成最初的问题表征。 在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第四节 心理学的完善时期

人物介绍

陈述性知识的最小单位是_陈述性知识的定义_陈述性知识的单位

安德森(1947- )美国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

2004年,著名心理学史家诺埃尔 .希伊将安德森 与冯特、弗洛伊德、巴甫洛夫以及西蒙并列,评定他为人类历史 上“50位最伟大的心理学思想家”之一,而且是其中最年轻的一位。

著作

《认知心理学及启示》等。

观点

1.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

(1)陈述性知识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能用言语进行直接陈述的知识,主要用于区别和辨别事物。

陈述性知识是回答事物“是什么”“为什么”等问题的言语信息方面的知识。

(2)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即操作性知识,是一种经过学习后自动化了的关于行为步骤的知识,表现为在信息转换活动中进行具体操作。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事物“做什么”和“怎么做”的知识,包括各种动作技能、心智技能等。

2.心智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

(1)认知阶段

认知阶段的任务是要了解问题的结构,即起始状态、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从起始状态到目标状态所需要的步骤,形成最初的问题表征。

(2)联结阶段

在联结阶段,学习者应用具体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把某领域的描述性知识转化为程序性知识,这种转换即程序化的过程。

联结阶段,个体逐渐产生一些新的产生式法则,以解决具体的问题。

(3)自动化阶段

在自动化阶段,个体获得了大量的法则并完善这些法则,操作某一技能所需的有意识的认知投入较小,且不易受到干扰。

真题演练

1.(单选)陈述性知识也叫做描述性知识。下列问题所用的知识不属于陈述性知识的是( )

A.“ 今天是星期二吗?”

B.“ 《离骚》是谁写的?”

C.“英国的首都在哪里?”

D.“ 饺子该怎么做?”

答案:D

2.(多选)心理学家安德森认为,心智技能的形成需经过三个阶段,即( )

A.自动化阶段

B.认知阶段

C.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联结阶段

答案:ABD

学完记得 打卡点在看哟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