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划一场逃离,立即退出当代生活
上学。毕业。找工作。相亲。结婚。生子。学区房。房贷。车贷。调休。保险。健身。打卡。自律。班味儿。牛马。做题。上岸。能量。松弛。配得感。gap。心理咨询。MBTI。综艺。表情包。饭局。饭圈。直播带货。流量。大厂。底层逻辑。消费主义。沉没成本。抖音。小红书。微博热搜。微信未读消息。
我们的生活已经被这一切话语裹挟,要如何才能立即退出?
当我们还在憧憬远方时,有些人已经逃离,或者正在策划逃离中——百度“隐居吧”有一百三十七万一千三百二十七名成员,他们中许多人已经脱离了大城市的主流生活方式,去到更低成本的乡村或城镇,过上隐姓埋名的低欲望生活。
最为典型的就是近年颇受关注的东北城市鹤岗——在这座资源枯竭的城市,因只需两三万就能买到一套房,又有医院、商场等现代便利设施,成为许多人选择“躺平”的圣地。
但在网络热点背后,他们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又是什么,促使他们做下逃离的决定?
带着这些问题,非虚构写作者李颖迪追踪三年,从网络上的隐居者聚落如“隐居吧”、豆瓣小组、QQ群,深入包括东北鹤岗、河南鹤壁、安徽淮南、河北燕郊等多座适合低成本生活、受到年轻人关注的城市,走进当代“逃离者”的生活和内心,完成了纪实文学作品《逃走的人》。
这是一次漫长的旅途,不仅走入陌生人紧闭的家门,更是试图探索我们这一代疲倦但仍拥有微小勇气的心灵:说到底,如何才能得到自由呢?自由又将带我们通向何方?
摄影:DD
“明明还年轻,
这不应该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吗?”
作者李颖迪毕业于武汉大学新闻系,先后在《智族GQ》《时尚先生Esquire》做报道工作,曾长期关注社会事件,如过去几年的武汉火车站砍头事件、湖南益阳养老院暴雷事件、5·22甘肃白银越野马拉松事件,她都在第一批抵达现场的人当中。
当不在事故或灾难的现场,她也和你我一样,是北京千万人中一个普通的上班族,挤地铁通勤,有时工作到天黑——“夜晚,无数个小小的格子间亮起灯,人行走在高楼的缝隙中,犹如置身海底,有时大雾弥漫,身旁则是飘浮着的光晕。”
作者在鹤岗
在十号线——北京最拥挤的地铁,每天都有一百多万人被塞进狭窄的列车里——的车厢里,李颖迪沉迷于看百度“隐居吧”的帖子,想象着他们的生活:空无一人的海滩,山路上颠簸的小车,音响里的都柏林乐队,到远方去,上路吧!
在眼前这个如地铁般快速、如晚高峰车厢般拥挤、人人都要费力找到一块立足之地的时代,谁不会被那种将自己抛向无人之地的幻想吸引呢——原野,山峰,河流,还有一间自己一个人独占的房子。
但很少人敢真正放下一切——“我们其实也害怕真的停下——离开既定轨道,比如辞职了,之后还能找到下一份工作吗?就这样迟疑着,踌躇着,不满意想走,想走又不敢走。明明还年轻,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这不应该正是踌躇满志的时候吗?”
她决定,去见这些人,近距离观察他们,看看他们如何做出离开的决定。
以及,他们出走后,是不是真的得到了期许中的自由。
但开始接触到“逃离者”时,她发现,得到的都是一些相似的回复:
就聊到这里吧;
谢谢你的关心,但我不想说;
我的生活你也看到了,只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如果想了解他们离群索居的理由,很难不去讨论他们的过去。但许多去隐居的人,正是希望摆脱过去,也不想和人多接触。她决定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
她也希望成为他们其中的一员。
“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了!”
鹤岗,东北边陲之城,因极低的房价而频繁出现在新闻媒体头条。李颖迪来到这里,租了一间房子,也开始了逃离的生活。
这是一座与雪共生的城市。雪成为人们的度量衡,承担人们的欣喜、担忧与烦闷。伴随雪来的是如梦一般短的白日。下午3点,太阳落下,城市就陷入沉寂。这里似乎天然适合过上穴居的生活——正如来到鹤岗的年轻人所选择的生活。
作者摄于鹤岗
在这座中国最北端的城市,她记录下逃离生活的种种细节——
下大雪,店铺时而关门,那阵子得靠自己储备食物和水。这里外卖便捷:麻辣烫、麻辣拌、手撕鸡架、鹤岗小串、喜家德水饺。但蔬菜种类不多,可以通过网购弥补这个缺陷。
要度过漫长的冬天,你需要买加绒马丁靴、护耳防风保暖口罩、毛线帽子、围巾、手电筒(一块五毛二,便携式迷你款,强光,因为鹤岗很多地方都没灯)、“线裤”(越厚越好)、长款羽绒服(“至少得长到小腿那儿”)。
哪怕生活不便,冬季漫长严酷,这里却是许多人理想的落脚点。比如李颖迪在鹤岗认识的一对姐妹——
她们出生在江西赣州一个村子,父亲一直没能结婚,是当地人称呼的“老光棍”,后来娶了有智力残障的妈妈。妈妈比爸爸小十二岁。奶奶说留个后就好了。姐姐先出生,村里因为家里没有儿子而瞧不起他们。过了十五年,妈妈再次怀孕,又生下妹妹。两年前,爸爸意外去世,妈妈也被送进了镇上的养老院。
父亲去世后,伯伯来家中砸门,拿着铁锹,邻居把她们推到厨房,上了锁,把钥匙从窗户丢到她手上。伯伯在窗外,拿着石头。伯伯、伯母、叔叔,姐姐说,他们想拿走房子,土地,和妈妈的低保补助。
那时,姐姐在赣州一间服装厂工作,做助理管机器,每月工资六千。后来厂里裁员了。她从网上看到鹤岗的新闻,觉得房价便宜,能做落脚之地。
在鹤岗,我认识了几个与花花有着相似过去的女生:她们出生在农村,自小被家人告知一个女人没有位置,存在的目的是要为他人服务,职责是烧饭、扫地、洗碗、生孩子。她们带着摆脱过去的想法来到了鹤岗。
摄影:DD
在媒体的鹤岗叙事中,男性总是占更多的声量和关注,女性群体却很少被提起。以细腻、共情的女性视角,作者聚焦那些逃离原生家庭的女孩,写出她们身而为女在追逐自由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以及脱轨生活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自由。如同书中有个逃离的男生所说:“不想要的东西就不要了。”也许更重要的是后面一句:“我可以选择不要。”
在《逃走的人》中,有一个叫林雯的年轻女性,在来鹤岗之前,是某家手机回收公司的客服,工作对她来说是一连串的计时——
每当一个客户的对话框弹出来,林雯面前的屏幕上就会同时出现一个变动的小方框——“计时:00s,01s,02s,03s,04s,05s,06s,07s,08s,09s,10s……”
十秒内回复每个问题。十秒内找到合适的用语,敲下键盘,发送并回答。她不能走神。
作者摄于鹤岗
在机械工作之外,还有家里的催婚,还有给她安排的二十多次相亲。2021年10月31日那天,她把钥匙扔在鞋柜上,拖着行李箱,从江苏常州的家里出发,坐上去鹤岗的火车。她花了六万块买了一套房子,养两只猫,精心布置家里的每个角落。“终于没有工作、相亲、工作、相亲,还有围绕在身边的那些声音了。”她说。
很多年前,她在网上看见过一种水母。水母有个漂亮的名字,叫“大西洋海刺”。现在在自己的客厅里,她终于可以自己做主了。她买了两只大西洋,放进月光水母缸,每天用针筒给它们喂丰年虾卵,每隔三四天换一次水,按照表上的量配海盐,小心翼翼照料。
晚上,她关掉房间里的灯。黑暗中,水缸照着暖色的光,水母伸展又收缩着柔软的身体,像在月光下浮游。林雯会看着两只水母,就像看着新的生活和新的自己。
作者摄于鹤岗
“所谓自由,
是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吗?”
作家许知远在读完《逃走的人》后评价道:“这本书拓展了我的视野,原来一群年轻人是以这样的方式应对时代。逃逸或是一种怯懦,也可能是一种勇气,一些时候,我们需要脱轨来辨认自身。”
不过,这并不是一本全然赞颂逃离的书,它也试图为我们探索自由的代价,以及自由的终点。
有人通过逃离重新找回了生活的掌控权,但生活的真相往往不止一个,书中就记下了逃离生活的百态——
有人觉得世界马上就要开战,在家中打造了一个存有六百个罐头、三十箱饼干、二十箱矿泉水的仓库;
有人在客厅沙发上放着硅胶娃娃,“她”一直坐在同一个位置,没有挪动,他靠着“她”一起看电视,打发漫长时间;
有人从一种不自由,陷入另一种不自由——失去与外界联系,找不到自己的生活目标,最终陷入自由带来的代价中。
这是一本带着巨大问号的书,同时也是一本提供无数种鲜活答案的书。它为我们一种新型的生活方式,一场人们将自己作为试验品的生活实验,但它并未替我们解答人生这个终极命题,而是促使我们通过他人的选择去思考自己的人生——
所谓自由,是从一个地方走到另一个地方吗?就像人站在一个广场,或是一条漆黑的甬道,此刻,面前出现一些不同的分岔,像手指离开手掌那样延伸开去。分岔尽头会是什么?亮光?一片朦胧不清的雾?又或是黑暗?
也许,逃走不是一切的终结,而是一切的重新开始。
限时5折 单本包邮
▼
相关阅读
-
上学。毕业。找工作。相亲。结婚。生子。学区房。房贷。车贷。调休。保险。健身。打卡。自律。班味儿。牛马。做题。上岸。能量。松弛。配得感。gap。心...
-
名师课堂微课讲解生字讲解课文朗读课堂笔记教材分析地道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在华北平原上抗日军民利用地道打击日本侵略者的一种作战方式。...
-
今天给大家分享4个APP,让你边玩手机边赚钱,适合空闲时间比较多的宝妈,学生党,上班族。...
-
百分数是用百分之几表示的整体的一部分,表示一个数是另外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六年级百分数知识点总结,欢迎大家参考!...
-
2020年11月14日,虚拟哈尔滨市南岗区政协委员仲夏提出《关于全面普及急救知识与实践操作的提案》;2019年12月25日...
-
女会计员转行测试,工资翻倍: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就要付出什么样的努力
你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追寻什么样的人生?...
-
献上公众号+直播的七种玩法...
-
唱歌是人类自古以来的一种本能。是人们很好的一种情感表达方式。一个不会唱歌的人,是很难以想象的。也是不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的。而生活中经常喜欢唱歌、喜欢音乐的朋友,会有更多的......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的通知
为进一步提升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助力健康中国建设,我委对《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进行修订,形成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24年版)》......
-
>> 一个人只要把心中的想法积极地付诸行动,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人生就会有无限的惊喜和可能。>> 绝大部分成年人的悲剧,归根结底就是生活、经济、精神不独立造成的。...
-
时光如箭,日月如梭。我告别了难忘的小学生活,跨进了中学的大门。在这个金色的九月,带着几分新奇、几分梦想,我迎来了新的学期。白话文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初中开学新学期...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