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大礼包
花园设计师每到冬天就进入淡季了。总有朋友好奇问我:淡季你做什么?不见你做设计,也没见你更新公众号。说来惭愧,近两个冬天确实没做什么事情,就是翻译了几本书,顺带着精读了几遍。有的关于设计技巧,有的关于花园鉴赏,还有的在讲实际的园艺操作,都是很好的书。所以借着新春来临之际,用实际行动为粉丝们送一波福利,我从那几本书的翻译稿中各摘取一个章节放在这篇文章里,给大家先过过瘾。之后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会开专题系统地分享。
废话不多说了,进入正题。
《The Gardener's Book of Colour》, Andrew Lawson
取自第12页 色彩的力量
“
花园若处在城市之中,你需要留心观察周边建筑的颜色、邻居院子里的树木等信息,因为它们会影响到你的色彩选择。如果花园位于乡村地带,那么可以尝试将原野的颜色纳入花园的色彩体系内,这样能让视线很容易地在花园和外部自然间转移,花园看起来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相辅相成。
对园艺师而言,最大的挑战莫过于如何让花园的色彩在一年四季里都保持鲜活生动。根据花园面积大小,大致有两种策略。如果你的场地足够宽裕,那么可以分出多个区块彼此隔开,每个区块用于展示特定时节的植物季相。同一区块内的植物在相同时间达到最佳观赏期,呈现精彩的颜色碰撞。单个区块的观赏期或许并不长久,但是组合在一起就能把全年时间衔接:这一块的色彩式微了,另一块紧跟着勃发起来。每个季节里都至少有一块色彩斑斓的区域。在这种策略下,你可以在空间上把花园分为“冬赏园”和“春赏园”,再把从夏到秋的时间分割成若干片段,用具体的小花境一一对应,在每个小花境里面选用那时间片段里盛开的植物,使精彩此起彼伏。
如果你的花园面积不大,又想拥有全年连续的植物色彩,那么第二种策略就能派上用场了。因为空间小,所以不可能像第一种策略那样让花园的某部分闲置太久,你需要让整个花园在在全年都保持活跃的状态。方法就是选择合适的植物,把它们种在一起,在相互映衬下依次在不同的时节里绽放,就像对页两张照片所展示的那样。巧妙地混合使用灌木、球根花卉、多年生宿根和一年生草本植物,组合而成的花境可以在极长的观赏期内持续展现美丽。由球根花卉拉开序幕——乌头、雪花莲、番红花们最早绽放,出现在冬季枝干光秃的灌木下方。紧接着,洋水仙和郁金香也相继盛开。当春天的球根花卉渐渐消逝,草本植物迅速占据它们腾出来的位置。随着夏天的深入,再用一年生花卉或盆栽花卉填补花境里所有空隙。为了把控它们展现出的色彩,你可以让每个时段呈现特定的色系——可以全部是白色,也可以是复杂的混合色彩——通过选择和安排,在每个季节里着重展现该色系的植物。这是一项相当耗费精力的工作,一种植物的花期刚过,就必须及时将它修剪掉,好为后来者腾出生长空间,如此蝉联往复、周而复始。虽然辛苦,它却能让我们于弹丸之地内尽可能长久地欣赏到所期望的色彩,也很值得。
营造全年的花园色彩不必只依靠花,植物叶片能够提供更持久的颜色,并随着季节更替产生令人欣喜的变化。在冬天的花园里,除了常绿植物的叶片外,带有颜色的树干、枝条、枝头挂存的果实、残留的花头,甚至苔藓和水藻,都是萧条时节里珍贵的色彩元素。
园艺是与自然的协作,无论我们的经验已经多么丰富,自然总会时不时地跟我们开些玩笑。比如在一个地区可以同时开花的植物组合,种在另一地区花期就错开了。在同一片土地上,花期的交替有时也会反复无常、意外频出。对此,我们不妨保持开放的心态,不论设计已经多么完美精妙,总在心里空出一隅,用以迎接那些不期而遇的美丽变故,虽然不在我们的掌控,但在意料之外或许能收获一份更美的结果。”
《How to Read Gardens》, Lorraine Harrison
取自第12页 鉴定花园的年代
“
即使对知识最为丰富的园林历史学家而言,鉴定园林的年代都是极为困难的。园林里有太多不固定的元素:树木、花草、水……这些素材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完成”时间。植物的生长让每座园林始终处在变化之中,随着季节更迭、气候变迁产生相应改变,最终也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亡。再加上历代园主人为顺应当时生活需求和社会潮流所做出的改造,使园林断代工作愈发复杂。
目前发掘出的最早的园林遗址把人类确切的造园历史追溯到了公元前2000 年的古埃及,当然,实际上很可能更加久远。试想在这漫漫历史长河中,在这广袤地球的众多文明里,曾出现过多少可以被视作“园林”的场所,它们有着不同的形式和状貌,这就使“鉴定园林年代”显得很有意义。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简化,只需要仔细观察并思考以下这几个问题:这座园林是新建的吗?如果不是,那它在这个地方存在了多久?它是否明显地保留着初建时期的艺术风格,或者,能确定它在后世经历了重建?在这座园林里,能否看到不同历史时期风格的演化、交织、错叠?
事实上,造园者都是“思想杂糅”的,他们会毫无顾忌地借鉴甚至照搬其他时代、其他国家的造园元素放在自己的园林里,很少做一致性考虑。这就导致鲜有园林是“风格纯粹”的。即使身处同一世代,人们也很难确定一座园林景观的源头出处——18 世纪的法国人曾借鉴当时英国的自然主义园林,最终创立出“中-英混合风格”园林——就是这种“混乱”的完美例证。
我们还要清楚:在造园者心中,对园艺新发展的追随和造景艺术的超越远比“忠于某个历史风格”重要得多。于是,你在一座17 世纪的古老园林里发现当代最新培育出的植物品种,也就见怪不怪了。这种“错乱”的产生不全是因为管理者的粗心,很多时候园林初建时的植物名录早已遗失,即使名录还在,经过几百年园艺植物的更新演化,最早那批植物品种在今天已经被淘汰、无处寻觅了。希望通过这本书能让你开始注意到园林里那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风格潮流留下的痕迹,但也不要投入过量的精力,急于得到某些确之凿凿的结论。毕竟,园林是活的,“变化”才是它的常态。总而言之,用心欣赏每一座园林吧,不论它属于哪个年代。”
《Gardening With Shape, Line and Texture》, Linden Hawthorne
取自第39页 水平和层叠形
“
呈现水平线条的植物在花园构图中有多种功能。稳定又温和的横向线条能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沿着它伸展,它可以平衡竖直和斜向线条、支撑丘形轮廓、锚定拱形和拖垂形植物的曲线。经常用作画面的前景和基线。
这类植物不一定要具备横向延伸的姿态(像匍匐百里香那样)。低矮的水平线条可以通过地面层植物的大量聚集而形成——根据不同的空间尺度,这些地被植物的高度通常在脚到膝盖之间——它们还能遮掩土壤与植物间的交接面。
在更高一些的位置上,水平线条来自于“高杆顶端的平盘状花朵”。它们可以打破丘状植物连续翻滚的曲线轮廓;给雾状半透明植物的薄纱绣上“补花”;还能成为尖塔状竖向植物线条的衬托,使后者愈发突出明显。
层叠形的植物能带来富有重复性和韵律感的水平线条。它们通常是乔木或灌木,或拥有丛聚的枝叶,或具有雕塑般的造型。将其孤植,或用硬质景观的水平线条呼应,能营造出强烈的仪式感。与此同时,它们的主干也是显著的竖直线条,特别是那些拥有美丽色彩和质感的树干。
层叠枝条的形式感可以被叶片的姿态以及花朵在枝头的分布方式进一步加强,我会格外关注这样的植物,例如一些品种的安息香(Styrax)和荚迷(Viburnum),它们总能满足我的期望。另外,我还会留心关注一些看起来不太明显的层叠造型,例如许多日本枫树都会带有一丝“层层云朵”般的形态。对于这种有微妙层叠姿态的植物,我会选择其斑叶品种,异色的叶片纹理可以让层叠感突出加强。即使是造型普通的栓皮槭(Acer campestre),也会因斑叶而凸显层叠姿态。”
《Composting》, Bob Flowerdew
取自第16页堆肥箱里发生了什么
“
世间万物最终都会腐烂分解,一切都是时间问题。堆肥只是加速了这一过程,使原材料在几个月内(而不是几十年后)转化为棕色的、疏松的、类似土壤一般的物质。这个过程非常神奇,无论初始的“生料”是多么奇怪的混合物,经过堆肥处理后,都会变成这种神奇的产物。它们是出色的肥料、土壤改良剂和覆根物,可以抑制和杀死许多害虫,预防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疾病。堆肥是肥料,也是一种魔法。
在一个活跃的堆肥箱里,“生料”最初是被各种微生物、细菌和真菌们“攻击”,被潮虫、蠕虫等小动物啃咬、咀嚼、吞咽。特别是红纹蚯蚓,在这个过程中的贡献巨大。糖分、纤维素和淀粉让所有这些或大或小的生物数量激增,并产生大量排泄物。在最初的这个阶段,一个运转良好的堆肥反应堆会随着生物们的活动产生大量热量。紧接着,另外一些微生物将接管转化过程,并将分解进行得更加迅速、更加彻底。每种数量激增的微生物都将成为另一种微生物的食物,一直这样循环下去。每一个出生都将很快变成一次死亡、一顿饱餐,产生更多生命、更多排泄物。每一个生物既是捕食者,也被别人捕食。
在隔热良好的大型堆肥箱里,产生的热能是相当巨大的。如果把一根铁棒插进反应堆的中央,它很快就会热得烫手。在热量的煎烤下,许多病原体、野草种子,甚至残留的杀虫剂都会被摧毁,熔进这锅“热汤”之中。一旦热量散尽冷却下来,新的一批微生物又会出现,再次啃食反应堆里的物质。伴随着堆肥的成熟,这个过程会一直持续,使反应堆的产物越来越好闻,越来越像土壤。我们要在堆肥反应“走得太远”之前及时使用它,以获取最大的滋养价值,不然放得太久,成熟的堆肥会继续分解,直至几年之后大部分的有机成分分解殆尽,最终变成了矿物质土。(在使用原始的印多尔方法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就是因为它是在非常炎热的地区发明的,所以反应过程非常迅速,以至原材料被分解得太过彻底。因此我建议每次往反应堆里添加材料后,都要盖上厚厚一层土壤,而不是零星地播撒。而在气候较冷的地区,加入过多的土壤会使反应过程太过缓慢。)
反应堆在堆肥箱中建立不久后就会产生热量。如果在很长时间内每次一点点往里添加材料的话,发热量就会很小,如果一次性填满,并辅以充分地搅拌混合,产生的热量之大绝对会令你震惊。这个发热过程只持续一两周,之后我们可以进行第二次搅拌,使反应堆再次“燃烧”两周。因为翻搅能让外侧的物质进到内部,内部的翻到外侧,这样就可以使所有物质都在最热的中心位置加热过,从而保证生产出的堆肥均匀统一。在两次或三次翻搅加热后,就进入到为期几个月的熟成阶段。再之后,堆肥就制作完成了,最好在一年之内使用它,最多不要超过两年。对于有些庄稼,例如番茄和红花菜豆,刚制成的堆肥可以不经处理直接从堆肥箱倒进土里使用。而大多数的情况下,完全熟成的堆肥最好待稍稍干燥后用粗网过筛,再使用。这样可以使堆肥更加均匀,使用效果更好。筛滤下来的物质,是未完全分解的骨头、树枝等碎屑,可以把它们放进下一个反应堆里继续分解——它们能充当“菌种”的作用,把上个反应堆里所有有益的微生物群落都带进新堆。
过筛之后的堆肥,因为原料的不同,会在质地、颜色和肥力上呈现轻微的差异。往里面加入石灰或草木灰可以调节其酸碱平衡,不经处理的堆肥会呈弱酸性。家庭自制的堆肥极其类似于买来的那些壤土、肥料土、以泥炭土为基质的盆栽土。事实上,堆肥更好,因为它只用几个月就形成了,而不是成百上千年。”
。。。
其中的一本已经在校对了,最快会在近几个月内出版。
所以,你们希望是哪个?
原创文字
相关阅读
-
惊不惊喜?意不意外?...
-
随气温增减衣物,预防呼吸道疾病和手足口病,补钙长个,补充维生素C提高灵敏度和防干燥出血等问题。春季育儿显得尤为重要。春季育儿知识1、春季细菌容易繁殖...
-
辛苦挣钱不会花,生活品质不会提高。看了许多书,获得了那么多知识,不会用自己不会升值,能力也不会提高。相对来说钱好花难挣,读好读难应用。阅读的作用是减少认知盲区,扩大思维范围...
-
蝴蝶是一种华丽而神秘的昆虫,是我们熟悉的昆虫中最具艺术感和美感的一类。喜欢各类有趣知识的朋友,阅读本文之前请点击右上角“关注”原创不易,感谢支持!它们身披五彩缤纷的羽翼...
-
连续五届荣获“新财富最佳投顾团队”!找好投顾,到中信建投!...
-
高中生个人自我评价200字(精选17篇) 高中生活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从踏入校门的那一刻起,我就决心,决不辜负这三年的时光,严格要求自已,要在学习上,在思想上有一个大的跨......
-
脸谱,是中国传统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不同行当的脸谱,情况不一。下面是有关脸谱的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脸谱的作文1 星期五的最后一节我们上...
-
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欠佳受很多因素影响,怎样提高,投入多少,家长要独立判断……...
-
美术《有趣的脸谱》教学反思美术《有趣的脸谱》教学反思美术《有趣的脸谱》教学反思五彩缤纷的戏剧脸谱不同于面具,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具风格的造型艺术。如今...
-
成长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苦有涩,生活就是这样的丰富多彩,就如一个万花筒一般,今天小编整理了生活万花筒叙事作文范文10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
无论在学习、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