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有哪些破坏大自然的行为?
1.乱捕滥猎,过度采挖珍稀动植物
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很多地区不顾生态的良性循环和超载能力,盲目地甚至是粗暴地进行采挖、捕猎,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方式和强度,对许多动植物资源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野人参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我国的人参产地已经很难找到成片的野人参了。我国许多中草药,一旦被证实对某种疾病有治疗作用,原料植物就会很快被采挖一空。物种的进化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说,物种不可能退化成过去的物种,物种一旦消失就不可再现。
据国际捕鲸协会报道,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6万头鲸被杀(平均每小时3头),其中俄罗斯和日本的捕鲸数占总捕鲸数的95%。例如蓝鲸,是从古至今世界上最大的哺乳动物,它在半个世纪前还有30万头之多,今天只剩下了大约2000头;
非洲的犀牛,是世界上极为珍稀的动物之一,由于犀牛角的价格大幅度上升,甚至比黄金还贵,捕杀犀牛的行为加剧,致使黑犀牛的数量已锐减了90%,处于灭绝的边缘。
据估计,世界平均每天有一个物种消失,到2000年,地球物种的15%-20%将会消失,人为因素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是自然灭绝速度的1000倍。近2000年来,已知有139种鸟类、110种哺乳动物绝灭了,其中近1/3的物种是在近几十年中消失的。
还有600多种大型动物面临绝灭的危险。在我国,大约有398种脊椎动物濒危,占中国脊椎动物总数的7.7%左右。
2.乱砍滥伐,过度放牧
在整个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能量转换过程中,森林起着重要的枢纽和核心作用,它的分布最广、组成最复杂、结构最完整、生物生产力也最高。森林和环境经过长时期的相互作用和适应,不但推动了自身的生长、繁衍,同时也对周围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森林能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增加湿度、净化空气、减弱噪音,与人类的生存发展、自然界生态系统的稳态息息相关。
可是,人类在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思想的指引下,对森林进行收割式的采伐。据估计,原来地球上森林面积有76亿hm2,森林覆盖率为60%。
世界上共有林地38.26亿hm,占陆地总面积的28.5%。开发较晚的大陆如北荚,当第一批殖民地到达时,美国的大西洋沿岸至密西西比河之间约有17亿hm森林,只剩下0.1亿hm。
南美的亚马逊原始森林,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木材蓄积量占世界总量的45%。然而,自60年代开始,这片森林就被大规模砍伐。仅1966年-1975年,就毁掉森林1100多万hm。
这片森林大部分处于巴西境内,大肆毁坏亚马逊林区的后果,使巴西全国的森林覆盖率从80%迅速减少至40%。如果大规模的毁林不加制止,在30年后,亚马逊地区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带之一。过度放牧是草原生态系统退化的主要原因。
草原生态系统中,草作为生产者,为草原上动物的存活提供了物质和能量基础,也为草原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而人类只顾眼前的利益,只求畜牧业的发展,不管草场的承载力,致使草的利用速度大大超过了更新速度,草原生态系统渐渐地衰弱、瓦解,变成了荒漠、沙地。
我国天然草场约50亿亩,其中,荒漠和荒漠化草原草场为9亿亩,高寒草场20亿亩,这些草场的产草量很低,需要60-70亩,甚至上百亩才能牧养一只羊。剩下的20多亿亩草场,由干放牧不合理,已有1/3退化和沙化,还约有10亿亩草场因缺水而难于利用。森林和草原是初级生产的承担者,森林、草原的破坏,不仅减少了固定太阳辐射的总能量,也使异养生物的栖息地受到损坏,以致它们大量逃亡,生命力弱的物种便会灭绝。
3.毁林造田,过度垦荒,围湖造田
人口的飞速增长,使粮食短缺成为日益显著的难题。因此,人类大规模地毁林、毁草造田。然而,不合理地开荒、耕作,引起大规模的水土流失、荒漠化、风沙肆虐。恩格斯说过:“荚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其他各地的居民,为了想得到耕地,把森林都砍完了,但是他们梦想不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此成为荒芜的不毛之地。”
我国的榆林地区解放前还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和肥嫩的草场,但是由于毁林开荒,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结果没有多长时间,就由沙漠生态系统代替了森林生态系统,沙漠淹没了榆林,榆林只得向南搬迁,榆林已经是第三次南迁了。
4.不合理地引进物种
生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通过选择、淘汰、竞争和适应,形成了与其周围环境及其他生物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生态系统。当一个生态系统中的物种侵入另一个生态系统之后,侵入者既有可能夭折,也有可能在没有天敌制约的环境里迅速繁殖,使被侵入的生态系统失去稳态而解体。
在自然状态下,由于有沙漠、高山、大海的阻挡,生物很难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去。由于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生物迁移比过去要容易得多,由此酿成的生物灾害在地球上也屡见不鲜。
一个著名的例子是:1859年,有个好事者从英国带了24只家兔放到澳大利亚墨尔本动物园中。后来一场大火烧毁了兔笼,幸存的家兔窜入田野。
偏巧,澳洲温和干燥的气候和丰富的青草十分适合这些兔子生存,特别是澳洲没有高等食肉动物,家兔基本上没有天敌,于是这些幸存者便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澳大利亚有野生兔子40亿只,它们与绵羊争饲料,严重地破坏了草原,给澳大利亚畜牧业造成了重大损失。
上述生物入侵的例子告诫我们:人类千万不要盲目地破坏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相互作用后形成的生态系统的稳态,因为一个物种无论是灭绝或是过量繁殖,都会危及与它相关的几十个物种的生存,进而造成生态系统稳态的破坏。
扩展资料:
人类的许多活动都向大气、水体、土壤等自然和人工环境排放有害物质,造成环境污染;自然界的一些变化也影响环境的质量。
当前,我国是世界上惟一以煤炭为基本能源的大国。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5%以上 。各种预测都认为,这种能源结构至少将维持60年左右,原因是我国油气贮量有限,而水电 核电价格相对较昂贵。
能源对人类发展的巨大贡献是显而易见的,但也并不仅仅如此。它也已经和正在给人类带来 许多麻烦。这主要是由于能源(主要是占总量80%的化石能源)的利用所造成的日益严重的环 境污染。
在人类利用能源的初期,能源的使用量及范围有限,加上当时科学技术和经济不发达,对环 境的损害较小。又由于环境的恶化是积累性的,只有较长时间的积累,才能察觉到它的明显 变化。在这个过程中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引起人类的特别注意,因此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然而 随着工业的迅猛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的消耗量越来越大。由于能源的不合理开 发和利用,致使环境污染也日趋严重。全世界每年向大气中排放几十亿吨甚至几百亿吨 的CO2粉尘及其他有害气体。这些排放物都主要与能源的利用有关。
它给人类 带来的后果是:由于CO?2等所产生的“温室效应”使地球变暖,全球性气候异常,海平面 上升,自然灾害增多;随着SO2等排放量增加,酸雨越来越严重,使生态遭破坏,农业减 产;氯氟烃类化合物的排放使大气臭氧层遭破坏,加之大量粉尘的排放,使癌症发病率增加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必须指出,全球性的环境恶化,主要是发达国家在其实现工业化的道路上,利用当时世 界上廉价的资源(包括能源),不顾后果地向环境疯狂索取,并排放大量污染物积累的结果。
直到现在,发达国家仍然是世界上有限资源的主要消费者和CO?2等有害气体的主要排放者 ,其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3/4,他们对世界环境的恶化应负主要责任。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使我国面临以下两个突出问题:首先是以煤为主的能源供应意味着 比较低的能源效率;另一个所面临的就是环境污染问题。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多,技术工艺落 后,大量烟尘及有害气体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有关研究报告指出,我国排入大气 的烟尘90%的SO2和85%的CO2均来自燃煤。因此,煤炭直接燃烧是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 因。
能源的利用,使人类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改善,但却逐渐恶化了自己的生存环境。人类在谋 求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解决好这一矛盾。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污染事件
1、马斯河谷烟雾事件 1930年
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在这个狭窄的河谷里有炼油厂、金属厂、玻璃厂等许多工厂。12月1日到5日的几天里,河谷上空出现了很强的逆温层,致使13个大烟囱排出的烟尘无法扩散,大量有害气体积累在近地大气层,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一周内有60多人丧生,其中心脏病、肺病患者死亡率最高,许多牲畜死亡。这是本世纪最早记录的公害事件。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1943年
夏季,美 国西海岸的洛杉矶市。该市250万辆汽车每天燃烧掉1100吨汽油。汽油燃烧后产生的碳氢化合物等在太阳紫外光线照射下引起化学反应,形成浅蓝色烟雾,使该市大多市民患了眼红、头疼病。后来人们称这种污染为光化学烟雾。1955年和1970年洛杉矶又两度发生光化学烟雾事件,前者有400多人因五官中毒、呼吸衰竭而死,后者使全市四分之三的人患病。
3、多诺拉烟雾事件 1948年
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州多诺拉城有许多大型炼铁厂、炼锌厂和硫酸厂。1948年10月26日清晨,大雾弥漫,受反气旋和逆温控制,工厂排出的有害气体扩散不出去,全城14000人中有6000人眼痛、喉咙痛、头痛胸闷、呕吐、腹泻。17人死亡。
4、伦敦烟雾事件 1952年
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5、水俣病事件 1953 1956年
日本熊本县水俣镇一家氮肥公司排放的废水中含有汞,这些废水排入海湾后经过某些生物的转化,形成甲基汞。这些汞在海水、底泥和鱼类中富集,又经过食物链使人中毒。 当时,最先发病的是爱吃鱼的猫。中毒后的猫发疯痉挛,纷纷跳海自杀。没有几年,水俣地区连猫的踪影都不见了。1956年,出现了与猫的症状相似的病人。因为开始病因不清,所以用当地地名命名。1991年,日本环境厅公布的中毒病人仍有2248人,其中1004人死亡。
6、骨痛病事件 1955 1972年
镉是人体不需要的元素。日本富山县的一些铅锌矿在采矿和冶炼中排放废水,废水在河流中积累了重金属“镉”。人长期饮用这样的河水,食用浇灌含镉河水生产的稻谷,就会得“骨痛病”。病人骨骼严重畸形、剧痛,身长缩短,骨脆易折。
7、日本米糠油事件 1968年
先是几十万只鸡吃了有毒饲料后死亡。人们没深究毒的来源,继而在北九州一带有13000多人受害。这些鸡和人都是吃了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而遭难的。病人开始眼皮发肿,手掌出汗,全身起红疙瘩,接着肝功能下降,全身肌肉疼痛,咳嗽不止。这次事件曾使整个西日本陷入恐慌中。
9、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 1986年
4月26日,位于乌克兰基辅市郊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由于管理不善和操作失误,4号反应堆爆炸起火,致使大量放射性物质泄漏。 西欧各国及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测到了核电站泄漏出的放射性物质。31人死亡,237人受到严重放射性伤害。而且在20年内,还将有3万人可能因此患上癌症。
基辅市和基辅州的中小学生全被疏散到海滨,核电站周围的庄稼全被掩埋,少收2000万吨粮食,距电站7公里内的树木全部死亡,此后半个世纪内,10公里内不能耕作放牧,100公里内不能生产牛奶…… 这次核污染飘尘给邻国也带来严重灾难。这是世界上最严重的一次核污染。
10、剧毒物污染莱茵河事件 1986年
11月1日,瑞士巴塞尔市桑多兹化工厂仓库失火,近30吨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与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随灭火剂和水流入莱茵河。顺流而下150公里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公里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靠近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有毒物沉积在河底,将使莱茵河因此而“死亡”20年。
扩展资料:
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等。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例如:一次性木筷,手机辐射,工厂排放污水、废气,汽车尾气等,会对大自然造成很多不可估量的危害。
参考资料:环境破坏_百度百科
一:DDT,双对氯苯基三氯乙烷,又叫滴滴涕,二二三,一种著名的化学农药。于1874年合成,1939年发现其杀虫能力。
二战期间,DDT的用量快速增加,带来了大量的效益。农作物增产,虫害大量减少,最重要的是,疟疾、痢疾等借助蚊虫传染的疾病被大大地控制住了。
1962年,《寂静的春天》发表。人们发现,DDT进入食物链后,很难被降解。顺着食物链进行累计,这些DDT最终会进入高等动物体内。企鹅体内被检出DDT,白头海雕几乎因为DDT而被灭绝。
二:前苏联就曾经在其领导人斯大林的命令下,进行“大自然改造”项目,包括在中亚平原上建设棉花等农作物产区。
为了灌溉这些农业用地,前苏联在1918年开始,将流入当时世界第四大湖泊——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分流,并在后续的几十年中陆续建造了几十座水坝和上万公里的沟渠引水,而这直接导致了咸海因为缺乏河流注入而快速干涸,原来68000平方公里的湖泊到2004年只剩下原来的四分之一,而到了2007年更是只剩下原来面积的十分之一,并且萎缩分裂成为四个小湖泊。
其中位于哈萨克斯坦的北咸海,由于政府斥巨资(2.6亿美元)拯救且气候有利,面积有所恢复,但是位于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的南咸海,则持续缩小,预计2020年将彻底消失。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之为“地球上最令人惊讶的生态灾难”,应当引以为戒。
三:伦敦烟雾事件
自1952年以来,伦敦发生过12次大的烟雾事件,祸首是燃煤排放的粉尘和二氧化硫。 烟雾逼迫所有飞机停飞,汽车白天开灯行驶,行人走路都困难,烟雾事件使呼吸疾病患者猛增。1952年12月那一次,5天内有4000多人死亡,两个月内又有8000多人死去。
四:日本水俣病事件
在1956年日本水俣湾出现的一种奇怪的病。这种“怪病”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被称为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之一。
中文名:日本水俣病事件;外文名:Japan minamata disease events
拓展资料:
世界环境史:人类在地球生命中的角色转变
《世界环境史》(第2版)是一部讲述从古代到现代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简史,其中,自然环境包括居住在这个星球上的所有其他生物。纵观人与自然的发展史,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时是处于一种可持续的平衡中,但也会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进行。本书探讨了环境的变化(通常是受到人类行为影响的环境变化)是如何改变人类社会的历史趋势的。在每个历史阶段,以及我们能够栖居的每一个角落,都会见证这一过程的发生。
参考资料:世界环境史:人类在地球生命中的角色转变
相关阅读
-
人类有哪些破坏大自然的行为?1、工业废气排放污染大气环境,导致酸雨和温室效应。2、伐木、破坏植被,破坏生物栖息环境,不利于温室气体的吸收。3、任意捕杀野生动物,破坏生物多样性......
-
方舟:生存进化...
-
热点新闻...
-
全球top10科技酷品榜单公布:苹果、三星与google三大品牌上榜
全球TOP10 科技酷品榜单,依排名顺序,列出如下:第十名:Google Pixel 2 智慧型手机Google Pixel 2 第九名:SON...
-
夫妻之间存在性义务是一个涉及到伦理、法律和社会关系等多个方面的问题,其答案应该从双方自愿和互相尊重的原则出发,并应该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夫妻之间不应该存在行为强迫问题...
-
小米首次亮相2024 MWC上海,人车家全生态体验引关注,华为,车家全,mwc,上海市,小米集团,市场份额...
-
黑猫奇闻社是一款神秘而奇幻色彩的情节益智游戏玩家必须从不同的场景中收集线索,解开谜题...
-
今天来简单说说关于狗狗性方面的几个冷知识,就算是养狗多年的你
尽管我们对狗的“性别”了解不多,但这里有一些关于狗性的冷知识,即使是你养了多年的狗,也可能一无所知。 首先,当你看到两只狗交配时,你会发现它们紧紧相连。...
-
想要真正地赚到钱,必须学习为价值付费,而不是只进不出,只想要免费。\x0a\x0a因为有价值的方法和秘诀,你永远不会免费得到的!\x0a...
-
TED英文演讲| 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博士:设计快乐,让生活更幸福
听我说,塞利格曼博士,我们知道你在这种媒体场合不太适应,我们决定给足你时间,这次你可以说三个字,塞利格曼教授,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如何? 我想谈谈为什么说心理学既好,又不好...
-
脉冲多层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应用和研究.doc,脉冲多层生物滤池/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应用和研究摘要:近年来,农村污水处理技术逐渐成为关注的焦点...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