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二十四节气”的小常识你都清楚吗?
阳光一生yangguangyisheng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中国“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小时候背过的二十四节气歌,现在你还能清楚背出来吗?关于二十四节气的基础小常识,你了解多少呢?一起来划重点吧!
立春:“寒随一夜去,春逐五更来。”每年的公历2月4日左右迎“立春”。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开始。这一天,我国民间有“迎春”“打春”和“咬春”的美好习俗。
雨水:“春雨贵如油”。每年2月18日或19日迎“雨水”。此时节,我国正处在“七九河开,八九燕来”的阶段。降雨开始,雨量渐增。
惊蛰:“一阵催花雨,数声惊蛰雷。”每年3月5日左右迎“惊蛰”。蛰是藏的意思。惊蛰是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
春分:“吃了春分饭,一天长一线。”每年3月20日或21日迎“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昼夜平分。从春分这一天以后,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
清明:“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每年4月5日前后迎“清明”。此时节,我国南北气温普遍回升,杏花微雨,桃李争艳,天下皆春。
谷雨:“帆得樵风送,春逢谷雨晴。”每年4月20日或21日迎“谷雨”。雨生百谷。谷雨时节,正是庄稼生长的最佳时节。
立夏:“立夏前后,种瓜点豆。”每年5月5日或6日迎“立夏”。立夏表示即将告别春天,是夏天的开始。此后,气温开始明显升高,炎暑将临,雷雨增多。
小满:“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每年5月21日前后迎“小满”。该节气是收获的前奏,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的序幕从此拉开,是农民一年中繁忙的季节。
芒种:“芒种芒种,连收带种。”每年6月6日前后迎“芒种”。这是一个临近麦收、颗粒归仓的节气,也标志着盛夏时节即将登场。
夏至:“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每年6月21日或22日迎“夏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意味着炎热天气正式开始。这一天,也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时间最长的一天。
小暑:“小暑过,一日热三分。”每年7月7日或8日迎“小暑”。暑是炎热的意思。此时节不仅天气炎热,也多阴天多下雨。
大暑:“小暑大暑,上蒸下煮。”每年7月22日或23日迎“大暑”。此时节为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立秋:“立秋之日凉风至”。每年8月7日、8日或9日迎“立秋”。“秋”指暑去凉来,立秋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处暑:“三伏适已过,骄阳化为霖。”每年8月23日或24日迎“处暑”。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就要结束。
白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每年9月8日前后迎“白露”。这也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的一个节气。
秋分:“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每年9月23日前后迎“秋分”。立秋是秋季的开始,霜降为秋季终止,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故称秋分。这一天,昼夜在春分之后又一次平分。从秋分以后,白昼短于黑夜,日甚一日,直到冬至。
寒露:“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每年10月8日或9日迎“寒露”。如果说白露是炎热向凉爽的过渡,寒露则是凉爽向寒冷的转折。
霜降:“霜降三旬后,蓂馀一叶秋。”每年10月23日前后迎“霜降”。天气渐冷,开始有霜。作物、草木开始泛黄、落叶,进入了“千树扫作一番黄”的暮秋、残秋和晚秋。
立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每年11月7日或8日迎“立冬”。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四立”。此时节,朔风起,地始冻,水始冰,天气一天天变冷。
小雪:“久雨重阳后,清寒小雪前。”每年11月22日或23日迎“小雪”。此节气内,气温走低,天气更冷,降水状态由雨变成雪。
大雪:“小雪封山,大雪封河。”每年12月7日或8日迎“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积雪。
冬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每年12月22日左右迎“冬至”。这一天,北半球白昼最短,夜晚最长,所以冬至在我国历代也称为“日短”“日短至”“日南至”。自冬至开始,我国开始进入“数九寒天”,即人们常说的“进九”。
小寒:“小寒已近手难舒,终日掩门深闭庐。”每年1月6日前后迎“小寒”。这一节气也标志着我国气候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小寒节气中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
大寒:“大寒已过腊来时,万物那逃出入机。”每年1月20日左右迎“大寒”。此节气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是冬季即将结束之际,隐隐中已可感受到大地回春的迹象。
—————————————————
山东省禁毒委员会办公室提醒您: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相关阅读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在国际气象界,它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
-
中国传统气象学是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二十四节气作为宝贵的气象科技文化遗产,其作用与价值有待学术界和社会公众进一步挖掘与感知。...
-
学的东西会随时变化,只要保持学习的能力,你总能够学到新的知识
以前呢不大懂这事,就觉得我们把天之道都挑出来对吧,放到一起来讲多好啊,让所有的圣人之道放在一起讲,这看得多整齐呀!...
-
未央网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金融实验室创办并孵化,依托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深厚的教育资源背景和领先的金融理念...
-
自从地球诞生以来,地球上就有无数不同的生物。除了未被发现的物种,传说中还有一些神秘的生物尚未被证实。这些生物是什么?让我们看看!十种不明生物......
-
学的东西会随时变化,只要保持学习的能力,你总能够学到新的知识
以前呢不大懂这事,就觉得我们把天之道都挑出来对吧,放到一起来讲多好啊,让所有的圣人之道放在一起讲,这看得多整齐呀!...
-
中国科学院的覃重军等人创造了将所有遗传信息融合进单个染色体的酵母菌株,而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Jef Boeke等人独立创建了含有2条染色体的菌株。...
-
【24生物考研】高频名词解释Day 15|考前最后5天各科看啥?(生化/细胞/普生名解)
倒计时5天,乾坤未定,相信你我皆是黑马!考前最后5天各科看啥?有计划的同学按照自己的计划稳步复习,不知道如何复习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本篇推文哦!...
-
之前就提到过,海底小纵队是一个非常硬核的动画片。虽然萌萌的很可爱,但是实际上里面的内容相当的丰富。来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在海底小纵队里面认识的60种海...
-
作者简介:罗布·邓恩(Rob Dunn),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生物科学学院生态与进化专业副教授。他曾著有《我们的身体,想念野蛮的自然》和《所有...
-
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分布图完成...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