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生敬畏,行有所止,方能与世长存
马上就要跨入新的时代,新的一年了,小时候觉得2020年就像是一个穿越未来的年代,现在却那么真真切切的步入到了这个崭新的时代。
每每跨年,人们总是对新的一年寄托了太多的希望,有期望改运的,有期望延续上一年好运的,也有期望平安顺遂的一年又一年如此过下去的,总之,在每年的新旧交替之日,人们总是在总结过去与展望未来的同时,抱着太多的期待……
明年又会是生命的重生,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重燃希望。
2020年,正当人们都沉浸在对新的一年的憧憬与千家万户归心似箭的准备传统的春节时,却发生了一件大家都忧心忡忡的大事件——冠状新型病毒肺炎的入侵。
让2020年的这个春节被带上了紧张的氛围和红色的预警,大家在“备战”过年的同时,也在“备战”病毒的抵抗,那些仍然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与工作人员们,对他们肃然起敬!
这次病毒的来源让我想到了一个非常神圣的词——“敬畏”!
为何会发生此次的大事件,为何会带来这些病毒,为何会引起如此广泛的传播……
或许人类缺少的更多的便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对生灵的敬畏,对一切信仰的敬畏!
何为敬畏之心
何为敬畏?指在面对权威、庄严或崇高事物时所产生的情绪,带有恐惧、尊敬及惊奇的感受。
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
意思是说,君子应该有三点敬畏:敬畏上天的意志,敬畏德高的君主,敬畏圣人的遗训。
畏天命:便是遵从大自然的法则,遵循社会的发展规律;
畏大人: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在任何环境当中生存,自然是要遵循任何地方的法规与规矩;
畏圣人之言:便是对先辈们得来的教训和经验总结的尊敬,也是谨记先辈之教导对于我们后世为人处世的正确指引。
雨果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也是冷酷的屠夫。
人类唯有对大自然随时保持一颗敬畏的心灵,才会与大自然共存,才能享受大自然对于人类的恩赐,比如阳光、水、空气、温度等等。
当我们在接受大自然的馈赠的同时,还需要对大自然抱以感恩的心,珍惜它赐予我们的美好资源,善于利用与保护好这些有限的资源,才是整个生灵与大自然处于和谐共生的友好状态。
然而,并非所有的人类都懂得这个道理,也并非所有的生灵都是善类,部分人类在自己所得到的资源的同时却从来不珍惜,也从来没有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认为所有生命中之所得皆为“理所当然”,却从来不曾想过这些资源从何而来,如何回馈,如何善待。
当人类把这一切都认为是理所应当该得的时候,大自然便会给予人类应有的惩罚,在他温柔的时候像极了母亲,可在他发怒的时候,也像极了猛兽。他就是人类的一面镜子,施予怎样的态度,便回赠以怎样的结局。一切皆为种何因,得何果。
“敬畏之心”理论所呈现的价值
1952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奖者,被爱因斯坦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人物之一的法国思想家史怀泽,在1992年他的代表作《敬畏生命》问世,他提出“敬畏生命”的理论,将伦理学的范围由人扩展到所有生命,成为生命伦理学的奠基人。
敬畏一切生命是史怀泽生命伦理学的基石。他认为:
善是保持生命、促进生命,使可发展的生命实现其最高的价值,恶则是毁灭生命、伤害生命,压制生命的发展。这是必然的、普遍的、绝对的伦理原则。
由于人的存在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整个世界与大自然息息相关的,人类依赖于大自然所提供的这些资源,可是由于人生存的现实性决定了人的行为,故而人类不可能对待所有的生命都如自己般去善待,任何生物都有其个性需求,必然决定了他们会去消灭一些生命来满足自身的需求。
那么,人类所认为的一部分没有价值的生命是否就应该受到不平的待遇或是残忍的杀害?
这个问题,史怀泽认为,即使不可避免的要去消灭一些低等生物,人类也应该怀有“自责”的意识,这种“自责”是对“敬畏一切生命”原则的妥协,也是一种自觉。
史怀泽说: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
只有当人类与世界上的生灵和谐相处,共生共存,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的条件下,随时保有一颗敬畏生命与的自然的心,人类也才能够得以长存,才能和谐的共生下去。
只有当人认为所有生命,包括人的生命和一切生物的生命都是神圣的时候,他才是伦理的。——史怀泽
如何保有一颗敬畏之心
史怀泽的“敬畏生命”理论实际上是一种人类对于生命的反思。
在人类生存的现实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随时保持这样的一颗“敬畏之心”去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共同生存的环境与这颗充满神奇的“蓝色星球”呢?
这次2020年春节来临之际所发生的新型冠状病毒的大爆发,在我看来,实则同样是大自然对于没有怀有敬畏之心的某一群人类的一种惩罚。
当人类过于忽视或极度蔑视其它生物的同时,人类同样在遭受一种大自然的惩罚,这是因果的关系,也同样是共存共亡的关系。
人类又当如何去怀有这颗敬畏之心呢?
1、爱护环境,保护环境是我们从小就受到的教育,然而却是我们一生似乎都没有学会的一门社会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有时候会形成一种强烈的冲突,人们在生存的过程当中会不知不觉的忘记所有的理论,而着重于眼前的现实追求与身体上的物资需求,从而导致了把“环境”这个理论上升到了仅仅是一句口号而已,根本就没有在行为上受到相应的对待与追求。
只有当人类真正的意识到了“环境”对于人类的生存处于极度重要的地位时,才能引起所有人类的关注与行为上的妥协。
2、除了敬畏大自然,敬畏生命以外,人类还应当敬畏我们每个人的天职与道德。
就好像这次疫情爆发以后,春节期间依然在各自岗位坚守的工作人员们,他们都是对于自己职业的敬畏,对于祖国与人民的和平安全的敬畏。
人们在自我保护状态之下,不受疫情的感染,人们适当出行,自觉佩戴口罩的行为,都是对于自己生命的敬畏与对他人安全道德的敬畏之心。
3、有节制,有本份,有限度,有意识的利用这个世界的各项资源,便是对于我们赖以生存的这颗“蓝色星球”的敬畏。
曾国藩曾说: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
人心存有敬畏,方知行为有所为,有所不为,不可放任欲望的满足,不可肆无忌惮的开采资源,不可心止由心的去放任自己的行为。
唯有在一切都心存“敬畏”的情况之下去做人做事,人类才能和谐美好的享受这雨露朝阳,春风沐浴,天高海阔。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周国平
相关阅读
-
“在把其他物种推向灭绝的过程中,人类也在忙着锯断自己栖息的那根树枝。”...
-
三星电子又惹祸了!近日,三星半导体亏损12.69万亿韩元,导致三星电子净利润暴跌95%,创14年来最低水平。这家韩国巨头在全球高科技产业中占有极...
-
点击下方“谈小言”关注公众号获取更多百科趣闻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生命的繁衍与灭绝交替进行,只有少数生物能够...
-
2014年10月27日,纳米比亚,温得和克,红十字国际委员会主席彼得•毛雷尔在国际惩戒所及监狱协会年度会议上的发言。...
-
口腔科医务人员不定期参加大讲堂、电视台口腔健康专栏节目等,视频录制完成后,不仅用于科室日常宣传,还通过各种渠道、方式让口腔患者熟知。...
-
蓝鲸是海洋中体型最大的动物,而虎鲸是海洋中最凶猛的海洋生物,用陆地上的动物类比的话,就是大象和狮子。...
-
放生一般几点放最好,放生在我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了,对于放生,可能很多不了解的人都不会去了解相关的事宜,放生其实也是一种积德,以下放生一般几点放最好。...
-
看淡一切八字短句 看淡一切八字短句向来缘浅:下面的内容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看淡一切八字短句,看淡一切八字短句向来缘浅,当你看淡一切,活着就不累了,希望大家收藏。...
-
恐龙是地球上的第一代霸主,与人类用智慧来主宰世界不同,恐龙统治地球依靠的是无以匹敌的力量。当我们踏足恐龙博物馆,面对一个个庞大的恐龙骨架,伫立在...
-
阅读此文之前,辛苦点击右上角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罕见的“鲸落”现象:看似恐怖的尸骸,却...
-
地球上十大最恐怖的动物分别是什么?世界上最恐怖的十大动物分别是非洲牛箱头蛙、蠼螋、吸血鬼鱼、精灵鲨、水虎鱼、死亡之虫、吸血蝙蝠、蝙蝠鱼、迷幻躄鱼、皱鳃鲨。...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