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业余麻豆的美国公墓拍照记——美帝人民生死看淡、公墓即公园
(前几日写好的文章,不像最近发生了令人惋惜的魏则西事件,恰好此文关于墓园和生死之题,也愿他一路走好,RIP!)
前几日,有摄影师约拍,说是在纽约市往北叫做woodlawn的一处山清水秀之地,想着春日晴好,莺飞草长时节,能够坐火车,远离城市的喧嚣、出去拍照,也是美事一桩~
在一个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下午,穿上麻麻给买的旗袍,王老师美美地就来到了Grand Central,和摄影师Stephen Sherman蜀黍汇合。认识蜀黍的缘起是在纽约时装周,被街拍的时候,互相关注了instagram(美帝很火的一款分享照片和短片的社交App,自带各种神奇滤镜效果…)后来也一起约拍过几次,虽然女汉子也希望有人可以把自己拍得美美的嘛!于是今次,心宽体(略有点)胖的王老师,到了火车站才漫不经心地问起此行的目的地,蜀黍跟我说是“woodlawn cemetery” 的时候,心中的草泥马还是欢腾地奔跑了几万个来回…毕竟这玩意儿是个——公墓啊!!然而摄影师蜀黍早有准备,掏出随身携带的《公墓观光介绍手册》,开始给我讲解这是一个多么“出离于尘世之外的美丽所在”…
俗话说,好奇心害死猫,王老师看到如此制作精良的《公墓观光介绍手册》,和老外如此“不怕死”的态度,竟毅然决然跟着叔叔一探究竟…毕竟跟死亡相关的话题和场所,在中国可以不能拿来做为拍摄外景地,估计更不会没事有人想要去观光吧!一直听说老外傻傻的心宽,又喜欢全民庆祝鬼节Halloween,今朝便要来近距离探秘一次…………顺带捞点自己的照片回家………(嘘嘘,严肃脸)
(制作精良的《公墓观光介绍手册》)
(标注细致的公墓地图,这么大一片都是公墓哦!)
30分钟的火车,Stephen蜀黍一路都在跟我叨叨,好像生怕我反悔:这其实这是个特别美的地方,之前还举办过2次爵士和迪斯科音乐节(万一跳着跳着,旁边的人就说你踩着家里天花板了,这该是什么心情…),而且拍照还要申请permit(许可证,需要注明拍摄目的、区域和个人信息等等,十分正规)。之前他邀请过别的中国姑娘,结果被当场脸色发白地拒绝了…他一直想不通为啥姑娘就翻了毛腔。他觉得这其实本质上就是一公园呀!他老人家没事就一个人跑来拍照、放空。为啥中国妹子却听其色变,他一直是百思不得其解。想想也是,之前去加州旅游就曾经看着GPS上的scenery park的指示,开到了一个公墓;老外全民对庆祝万圣节的热情极高,当天小学里的老师、孩子都要打扮成各种诡异的人物上课;各种《僵尸新娘》之内的动画电影也是票房赢家;墓地对面建各种house和住宅楼也完全没什么心理负担…于是,王老师也开始了人(nao)生(dong)思(mo)考(shi), 或许中美在对待生死的问题上真的有很大的不同。To be or not to be~莎翁留给我们的永恒迷思吧~
(Woodlawn火车站,一脸就义表情的王老师…是的,我绿旗袍配了红外套…)
到了公墓的管理办公室,乖乖交了表格,等审批的当口,保安叔叔跟我们开始聊天。问到保安拉丁小哥怕不怕一个人晚班执勤,小哥转身给我们拿了手机,开始show他拍的照片,他解释说,自己经常在深夜和清晨来巡逻,拍到了很多很好的照片,他很享受这个过程,不明白我说的怕是啥意思。
“在中国,我们会觉得殡仪馆和公墓都是人们去世后被埋葬的地方,和死亡相关的地方,都会让人们觉得不详和晦气。我们会尽量避免来这样的场所。相关的行业,也会被认为是特殊的行业。难道你们不觉得死亡是不详的吗?”我解释道。
拉丁小哥看起来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是他接下来的这番话,让我觉得值得记录:公墓,其实就是这些已逝者的家。跟我们这些生者每天住的家一样。埋葬在这里的人,对社会和自己的家人,都尽了一份责任,现在他们离开了,去了另一个世界,也会有自己的生活,这里就是深爱他们的人们,来表达思念的地方,所以这是一个充满爱和怀念的场所,何来的不详和晦气的说法呢?难道一个自己的亲人,死去之后,就变成不详的了吗?埋葬在这里的人,都是family and love to some one out there. 他们都值得被照顾和尊重。(小哥最后加上一个憨厚的微笑,说自己很喜欢这份工作,感觉是一种责任,替他人保卫他们深爱的逝者…)
那一瞬间,我不知道是眼光明媚得太过晃眼,还是我真的就记不起,为啥咱们中国人会对死亡讳莫如深了…正想着,另外一位保安长,拿着我们已经被批准的文件回来了。他看了看我的高跟鞋,又看了看表格,"I don't want you to walk half a mile in those heels." 主动提出说可以送我们去要拍摄的地方。一瞬间觉得暖暖的,原来预想的一个没什么生机、充满了冷冰冰的墓碑的地方,没想到却充满了人情味儿…
上了车,蜀黍载着我们穿过公墓的主路,我才意识到自己预想的错误,才刚刚开头…这里哪里是冷冰冰全是墓碑的公墓,一片春意盎然, 堆红砌绿、桃夭李艳、莺歌燕舞,碧树吐新翠,鉴湖映霞飞。简直就和一个规划极好的公园没什么两样!各种小松鼠、小鸟在草地和林地间撒欢儿。
蜀黍一边开车,一边给我们介绍,说他们本来是有定期的tour(观光讲解)的,今天就由他来给我们介绍了。美国公墓比较个性化,墓穴在外形、大小、材质等方面风格各不相同,所以整个公墓也是一个建筑和雕塑的欣赏地。有钱人一般会单独建mausoleum,规制较大,像一个小别墅一样,有的如同中世纪的教堂、有的兼用古埃及的狮身人面像的元素,甚至还有石狮子和希腊神庙风格结合的Yung氏…
(中世纪的教堂风格的mausoleum)
(石狮子和希腊神庙风格结合的Yung氏…)
和这些繁复恢宏的mausoleum不同,也有的人只用很简单的墓碑,墓碑(headstone)一般正面(facade )是浮雕(relief sculpture) 篆刻的姓名,顶部立着十字架或天使,或其它有一定寓意的雕像(Allegorical figures)。有的背后还有墓志铭(epitaph)。但是有个很特别的墓碑,让我印象深刻,只是一块石头一个姓名而已…而他其实并不是个穷人哦!据保安长蜀黍说,这是一种个人风格的体现,是一种个性的statement~“美国人认为,其实死亡并不是一切的终结,只是另一种生活的开始,大概也是因为对于宗教的信仰,让我们觉得,我并不是挂了。我只是去了另一个地方继续我的生活,所以我的墓碑也不是一个忧伤的死亡证明,而是一种自我的个性表达。有的有钱家族,为了彰显地位,会斥重金,为全家族的人,一起造一座大的mausoleum,几十口人在去世后,都会将自己的骨灰放入;有的人只是一块小小的墓碑,什么也不写;有的人为自己会造一个方尖塔;有的人就只是这样的一块原石,一个名字而已…这都是他们的选择,是一种对于who they truly were(他们是谁)的陈述和声明!”
到了拍摄区域,我们跟保安长蜀黍道别, 他很热情地叫我在FB上tag他…自来熟大概是很多美国人的属性吧!(*^__^*) 刚刚走了没几步,就看到有美国人全家来扫墓,如同郊游一般,各种吃的喝的,在墓地周围顺便野餐、游玩,真的就好像全家一起郊游开Party. 我正在惊叹,怎么会如此这般不严肃敬畏先人。Stephen蜀黍却说,为什么要害怕这些被埋葬的逝者呢?他们曾经是你深爱的家人啊!怎么能因为他没被埋在了起来,就将他们变成了可怕的鬼神般的存在呢?尤其是孩子,这就是他们未曾见过的先人,不是一定要敬畏才可以啊!如果逝者天上有知,看到家人们一起在这里分享欢乐的时光不是很好吗?
(受美式脑洞影响,不知道这个是不是给这些亡灵在晚上开party用的Cocktail table?)
跟Stephen蜀黍一路拍一路聊,看着公墓里的各种建筑,开着玩笑,觉得心情格外的轻松,早已忘记了什么生死的大课题。王老师还发现,虽然是个相对闭合的公墓community,这里的路居然都有名字,什么Chestnut Ave, Cherry Street,简直是第五大道的既视感!简直就是现实生活的小翻版…
大概是因为受到了看淡生死、心宽体胖的美帝人民的影响,王老师的脑洞开始发挥:mausoleum相对集中的东北角,被王老师称为“公墓里的Upper East Side(上东区, 纽约的富人区)”;中间的lake,自然就是中央公园的“turtle pond”;下面各种诡异风格和造型的方尖塔、墓碑和pavilion,自然就是“文艺的Soho"了…
一路拍一路聊,跟蜀黍走到"公墓区的42街"附近,我们感觉饿了,就找了一处坐下野餐闲聊。蜀黍跟我说起他之前认识的一个女孩,学习的是建筑修缮专业,毕业后就来这里做了相关的social media的专员,负责定期联系那些墓地的后代子孙,找他们sponsor公墓的发展,竟然也是乐在其中。现在公墓整理出了其中"居民"的详细花名册,其中大牛很多哦!
上图中为大家标出的Jay Gould,堪称是"19世纪的Danold Trump"为人行事无比高调,自己的mausoleum前种了一个巨大的垂柳,以至于王老师都可以钻进去拍照。当然另一位标出的就是在泰坦尼克号上罹难的Macy's(梅西百货)的所有者Mr. Straus。
上图第一位标出的是美国国歌的作曲者Irving Berlin;还有中间的爵士乐大师Duke Ellington;最下面的这位Antoinette,百老汇戏剧最高奖"托尼奖"就是以他的名字的来命名的!
上图里的James MontgomeryFlagg是著名的战时征兵的招贴画“Uncle Sam Wants You”的作者;Herman Melville是《Moby Dick(白鲸记)》的作者;Gertrude Ederle是第一位游过英吉利海峡的女性!
上图中的AugustusJulliard,现在的世界顶级音乐学院Julliard所在的房产就是他的遗产;Robert Lehman就是传说中的金融大鳄“雷曼兄弟”之一;当然少不了纽约人民热爱的市长Fiorello LaGuardia…
没有想到这样的一座公墓里埋葬了如此多的名人、富豪,但同时又是很多平民的身后之所,正如一位我认识的老移民所说:“我最喜欢美国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平等。无论你是谁,有钱没钱、权势如何,你都可以平等的一起坐立、吃饭、享受生活。”
夕阳下,保安长蜀黍又开着巡逻车来接我们了,当他按着喇叭,问我们:" You guys need a ride back to the entrance?" 我真心觉得他个无比可爱的公务员,虽然没有特殊工种津贴,一份普通的工作,却做得认真、上心,他的真诚和热心如同这座公墓给人的感觉一样,一种暖暖的温度,让死亡也变得不那么骇人了~
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很多中国人对死亡的讳莫如深,让死亡变得格外可怕。但不过是人生必经的两个阶段,对于王老师这样心宽的人,不过是换个地方生活罢了。若是有一天我去了,请把我的骨灰做成一个陶罐,我就这样默默地在书架上看着你(如下图)…不说话…嘿嘿嘿…
相关阅读
-
一个业余麻豆的美国公墓拍照记——美帝人民生死看淡、公墓即公园
俗话说,好奇心害死猫,王老师看到如此制作精良的《公墓观光介绍手册》,和老外如此“不怕死”的态度,竟毅然决然跟着叔叔去外拍一套旗袍写真,一探究竟…一直听说老外傻傻的心宽...
-
。 对自己说20句话,当你累的时候看,并且有一个彻底的理解。你欠生活很多。你离开的是风景,你离开的是生活,你最终得到的是合适的人。不要违背你的心,不要刻意,不要太在意...
-
长沙市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培训班开班。红网时刻新闻10月9日讯(记者 余雅琴 通讯员 李真诚)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的精神...
-
众生皆苦的世界里,上帝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所有人要经历的苦都是一样的,只不过每个人经历苦的时机都不同,先后顺序都不一样,所以我们无须看到了别人的好就去抱怨自己的生活太苦。...
-
随着年龄的增长,夫妻生活可能会面临各种变化和挑战。当一对夫妻步入50岁时,他们可能会对自己的婚姻生活产生疑问:50多岁的夫妻生活,还有意思吗?...
-
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印发《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信用管理规定》的通知
国知发保字〔2022〕8号局机关各部门,专利局各部门,商标局...
-
长沙市外来入侵物种防控技术培训班开班。红网时刻新闻10月9日讯(记者 余雅琴 通讯员 李真诚)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加强生物安全管理、防治外来物种侵害”的精神...
-
人到60岁没有这三种病,基本可以活到90岁!希望你一个也没占
喜欢搬弄是非的人,必定会被是非缠住;喜欢信口开河的人,总有一天会跌倒在自己的话里;这种的人生活有一个特性,年轻的时候因为脑子反应快,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
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点火与燃烧性能、润滑性能等液体燃料特性对其商业化推广应用及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16种生物柴油的冷滤点指标等等...
-
成语词典为您提供形容新认识的成语大全,形容新认识的的成语,关于新认识的成语大全查询,四字形容新认识的成语,表示新认识的四字成语有哪些,形容新认识的四字成语,描述新认识的成语大......
-
CES始创于1967年,每年1月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CES是世界最大、影响最为广泛的消费类电子产品展,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费技术产业盛会。...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