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知识是什么?(含独家音频)

知识是什么?(含独家音频)

时间:2024-08-27 04:52:42 作者:
摘要:多年来,我们把教科书当作知识。因此,历史知识无非就是书上对年代、人物、事件的来源、过程、成果与教训的描述。求知的过程理所当然就是阅读和记忆。诚然,读与背是重要的

多年来,我们把教科书当作知识。因此,历史知识无非就是书上对年代、人物、事件的来源、过程、成果与教训的描述。

求知的过程理所当然就是阅读记忆。诚然,读与背是重要的,但这不是任务的终结;真正的求知还需要心理的参与:思考、想象、描述、沟通、交流、感染、体会。

知识知晓率怎么算_知识知怎么写_知识的知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思想的过程无异于将知识打上自己的烙印,用心理学的话说,是将概念依照自己的思路纳入到自己的概念系统之中。这样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是主观化的知识,是个体化的知识,是自我化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是具身化的知识:有意义、有价值、有行动、有感情、有思想——一句话:有心理活动。

没有用心体验的知识,那是别人的知识;而用心体验的知识,才是自己的,也才能称得上真正的知识。这就是我们心理学家的知识观,一种知行合一的知识观——知可以由行生,行可以产生知。无论是行先于知、由行致知,还是行成于思、因知进行,反应的都是知识的行动本质。

现代心理学研究发现

1、现代心理研究的发现:具身认知

为什么我们要强调行动的知识呢?主要的原因是现代心理学发现,知识的储存方式不是,或者更加严谨地说,不完全是以抽象概念的形式存在于我们的大脑皮层中的;知识它存储于人类的身心体验中。知识不在书中,而在人类的身体、欲望、思想、情绪等行为之中。这就是具身认知的意义。

知识知晓率怎么算_知识的知知识_知识知怎么写

震惊了心理学界的“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的概念是由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心理学教授劳伦斯·巴斯劳(Lawrence W. Barsalou)提出的。所谓“具身”,不过是想说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并非纯概念性的,并非是将外部世界都化作一个纯粹概念性的心理表征(representation),我们的身体同样也承载着表征世界的任务。

当我们看到蝴蝶时,不仅仅应该想到了昆虫的抽象概念,同时还会想到了有翅膀、想到了会飞,我们脑中的镜像神经元也让我们感受到翩翩起舞,而承载在我们身体中的知识也让我们像蝴蝶般手舞足蹈时那样,体验到化蝶般的痛苦和升华。

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仰望星空并非无病呻吟要去为赋新词强说愁:它唤起了我们心中的道德。我们可能并不知道这样的身心体验就是知识,但我们的先哲早已经知道。康德的墓志铭赫然写道,“唯有二事恒然于心却敬之弥新:上之星穹与心之道德”。

大量的心理学实验发现,戴墨镜会让人更多欺骗;穿黑衣会让球员更多犯规;握着热咖啡能让人更加热情;喷上空气清新剂、放上软坐垫能让人更加宽容;喝苦茶、吃有机蔬菜会让人更加严苛;点头让人更容易答应;摆手让人更可能拒绝。心理学的前沿研究表明:知识就存在于行为中、表现在身体上、蕴蓄在体验里。

知识知晓率怎么算_知识的知知识_知识知怎么写

2、身心体验是人类对于知识的贮存方式

书本是知识的积累、是经验的积累、也是身心体验的积累。身心体验是人类认识自己和世界最基本的方式,而对自己和世界的认识就是知识。因此,教育的实质也不应该是背诵,不应该是识记。但实际上,这么多年的教育中,我们记的是概念、是事件、是公式、是说教、是条例、是模式,这样的教育是悖心的教育、是死板的教育、是教条的教育。

知识知晓率怎么算_知识的知知识_知识知怎么写

真正的教育中,知识一定要是生动的、是有人性的、是震撼人心的、是让人记忆深刻的。伟大的知识永远是和身心体验联系在一起的。到清华园来读《荷塘月色》,登岳阳楼来看《岳阳楼记》。“纸上得来终绝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古人认为,读万卷书,还需行万里路的奥秘所在。

3、知识其实是一种文化资本

心理学的研究同时还发现,消费经验比消费物质实体对于人的幸福提升有更大的益处:消费某一物质是容易适应的,物质的价值是容易产生边际效应递减的。但是知识和身心体验却不同,其价值不容易消减,相反还能转换。我们需要强调的是,知识是有价值的,或者说知识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知识知晓率怎么算_知识知怎么写_知识的知知识

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博迪厄(Pierre Bourdieu)提出文化资本(cultural capital)的概念,认为:知识是一种资本,而这种资本就是一种体验,就是一种具身的力量:它表现在我们的动作中、行为中、选择中、气质中、谈吐中、品味中、格调中,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知识就是一种文化资本,而资本是一种力量,是一种影响社会、影响他人的力量。我们的研究已经发现,文化资本可以转化为经济资本,也可以转化为社会资本。在人们的朴素信念里,它永远比社会资本和经济资本来得高尚、来得伟大、来得有价值、来得有意义。对知识的学习,其实就是对文化资本的创造。

4、知识也是一种生活态度

知识是行动,因此它不应该是消极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知识也是种生活态度。对待知识不应是消极的认可。知识也应该体现在我们对知识的尊重、对科学的尊重、对事实的尊重、对证据的尊重上。

格物致知首先要诚心正意。佛教讲“八正道”,首先便要正见。我们的知识应该是正确的,不应该是胡说八道、不应该是歪门邪道、不应该是自以为是,更不应该是强者、富者、掌权者编出来的谎言。它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

知识知怎么写_知识的知知识_知识知晓率怎么算

密歇根大学的心理学家理查德·尼斯贝特(Richard Nisbett)教授做过一个经典研究,告诉了我们学习社会科学的人与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人有什么不同。

尼斯贝特告诉我们:学习社会科学的人在某种程度上要更加有智慧,他们能看出人生、人心、人性中的美好,也能了解其不足。学习社会科学,就知道了样本的概念,知道了样本不能代替总体,知道了一个细胞不能代替全人类,知道了任何事情、任何案例、任何例子、任何故事都是有偏差的。这是社会科学的境界与思维方式,这也是知识。

知道知识的心理学本质,我们就会知道如何在漫漫的知识长路中求索,才能体会到“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的真谛。对知识的误解,给了很多求知的人以懈怠与恐惧。这样的预期偏见,使人很难放松身心地体验知识。

一旦我们意识到,知识就是体验,知识就是生活,知识是种态度,知识是种气质的时侯,我们的求知过程就不会是痛苦、无趣、机械、教条。

“书卷多情似故人”,求知就是去体验生活,并且是幸福地体验生活。

知识知晓率怎么算_知识的知知识_知识知怎么写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