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万般滋味,都是生活》读后感----别有一般佛味

《万般滋味,都是生活》读后感----别有一般佛味

时间:2024-08-29 12:58:21 作者:
摘要:年前读完这本书的任务算是强行完成了.这本书是丰子恺散文漫画精选,散文如漫画,漫画亦如散文,寥寥几笔便勾勒出那种意境,不宠无惊过一生,人间有味是清欢

年前读完这本书的任务算是强行完成了.这本书是丰子恺散文漫画精选,散文如漫画,漫画亦如散文,寥寥几笔便勾勒出那种意境,不宠无惊过一生,人间有味是清欢,无不透漏着对生活那种佛系的淡然和热爱,初读丰子恺应是小学时候的事了,,都曾是语文课本中的名篇,可惜那时候只知道背课文,背词组来应付考试,从没有认真品味过,实属遗憾,现在终有补过的机会.在写人生之味时,便以此句概括,不宠无惊过一生.对这句诗自己也曾查资料理解过,应是指原来皇宫中的妃子,虽不被皇上宠幸,但一辈子用心惊胆战的活着.放在如今,在我看来,生活便如皇上一般,我们总是想讨好生活,却一直是被生活赶着走,却很难得到生活的馈赠,为了生活忘了自己,把自己丢失了.有时候,我们何不以一个旁观者的姿态,观察自己,原来自己如此多美好的事物,自己却为了追求所谓的生活把他们忽视了,丰子恺先生做了表率,并将如此这些用自己的笔记录,或是画下来,供我们思考,享受.我觉得,生活所迫始终是一个借口,面对他时,选择屈服,还是改变,还是在于自己,热血青年又怎能甘于屈服呢?

时间之味,怎么说呢,影响最深的还是丰子恺先生对春秋季节的不同解读,春之喜,却在他的文章中有些凄凉,秋的落寞,在此又多填生机,.尤其是春,此文我才得知西洋人,与东方人对春如此不同的理解,西洋人,称之为May,即5月,暮春时节,may又有青春之意,听来是多么热情洋溢,而东方人却是欢喜”绿柳才黄半未匀”的初春,西洋人更是在意那种物质,实利,东方人而是在乎春之精神,实则是文化的差异.

孤独和艺术,仍然是密不可分,成功往往伴随着很长一段时间的孤独,在丰老的文中再一次得到印证,深度学习不仅是对于人工智能,人亦如此,记得以前看过马云对这个问题写过一篇文章,几天把自己封锁起来去思考,学习,往往能得到惊人的效果,丰老同样,清晨会蹲在草地看蚂蚁,忘记时间,这种在外人看似如若浪费时间的行为,实则是对生活细致入微的观察,对艺术修养的提高.在丰老看来,提高艺术修养,艺术鉴赏能力就是不断获得孩童眼光的过程,只有孩子最本真的眼光才能看清事物本质,这点我是十分认同的,一个人慢慢成熟,是一件好事,但又未必是一件好事,学会向现实低头也是一种悲哀啊,所以别人说我跟个小孩儿一样,我也傻傻的觉得挺高兴的.我以前老是觉得钻牛角尖是一个坏毛病,但读了之后,自己对此也就释然了.

有时候读这一代人对生活的描绘,真是羡慕,虽然自己并不能完全理解丰老的文字和漫画,但那种生活的滋味还是能感受得到的,不过时间不能倒流,自应该把这种态度留下来应对生活中的百般滋味,自己理解的,不理解的以后肯定会在生活恍然大悟.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万般滋味,都是生活,希望大家能在新的一年生活上事事顺心,不顺之事也能坦然面对,新年快乐!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