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方案|5·12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防震小知识及防灾减灾班会课件
2024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着力提升基层防灾避险能力”。
为进一步普及防震减灾知识,让师生掌握基本的防震、避震知识和技能,提高紧急避险、自救互救和应变的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地震应急行为习惯。
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特准备了一份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和防震减灾科普知识以及多套防灾减灾主题班会课件,供各位老师参考,建议收藏转发。文末有下载方式!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等法律法规精神,保证我校防震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为使全校师生掌握正确的地震应急方法,同时培养学生听从指挥、相互协作、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师生对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方案。
一、演练目的
通过应急疏散演练,使学生掌握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熟悉紧急疏散的程序与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地震应急工作小组能快速、高效、有序地展开工作,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提高师生对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活动时间: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大课间开始演练
三、演练地点:教学楼前
四、参加演练人员:全体师生。
五、演练内容:
1.地震发生时报警方法:哨声或警报声
2.通信联系方法
3.地震应急的方法
4.紧急疏散的线路和流程
5.救护方法
六、疏散演练领导小组及职责:
(一) 领导小组
组 长:校长
成 员:各班老师
信号员:保安
(二)职责:
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和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③、班级老师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七、紧急疏散原则
指挥得力 快捷安全服从命令减少损失
八、前期准备
各班召开动员学习大会,让学生学习并掌握地震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地震应急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时间、内容、程序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要求大家认真对待,在演练的过程中不要慌,听从指挥,特别要强调安全问题。
九、演练流程:
(一)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地震警报”信号
2、各班级主班老师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桌下,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保护头部;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解除“地震警报”信号
(二) 紧急疏散演练
1、信号员发出第二遍“地震警报”信号
2、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教室依次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3、注意事项:
A、遵循就近有序的疏散原则。
B、按照准确的逃生方法有序进行演练。教师领队,学生排两列队伍,分班依次快速、安全撤离,不能争抢,以免发生拥挤践踏事故。
C、各班老师清点人数, 分别向校长汇报
4、校长做简单总结,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疏散时的注意事项:
A、提醒疏散的学生不出现惊慌与骚乱,确保他们安全撤出。
B、现场警戒小组确保消防通道的畅通和现场秩序稳定。
C、各工作小组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肃认真地对待现场上出现的每一个突发情况。
十、防震演练教学楼保护人员安排
一号教学楼负责人:XXX(指挥并负责拍照)
西楼梯负责人:XXX),指导学生从西楼梯安全有序地跑到学校指定的位置。
东楼梯负责人:XXX,指导学生安全有序地跑到学校指定的地方。
二号教学楼:
负责人:XXX四楼西口:XXX东口:XXX
三楼西口:XXX 东口:XXX
XXX:负责广播信号
十一、演练注意事项:
1.演练前,老师和学生要掌握演练流程,并明确自己的疏散路线和疏散的集中地点。
2.演练时,老师或班长自己首先要冷静,稳定学生情绪,有序地组织学生从教室前、后门迅速撤离。(各班前、后门都打开)。
3.疏散引导人员要沉着冷静、反应灵敏、在疏散过程中要随机应变,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如发生演练意外事故,各师生做好相互协调,如情况严重,立即报告指挥部。指挥部下令中止演练,确保演练过程中不发生伤害、踩踏事故。
4.如发生意外事故,第一时间启动《特大地震应急处理预案》,第一时间救护伤员。
5.参加演练人员要认真对待,密切配合,落实方案内容,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6.在疏散学生时,任课老师要最后一个离开教室。要在整个教学楼学生全部离开的情况下才可以离开教学楼。
# 防震减灾科普知识 #
震级大小划分
地震按震级大小的划分大致为:(1)弱震:震级小于3级。如果震源不是很浅,这种地震人们一般不易觉察。(2)有感地震:震级大于或等于3级、小于或等于4.5级。这种地震人们能够感觉到,但一般不会造成破坏。(3)中强震:震级大于4.5级、小于6级,属于可造成损坏或破坏的地震,但破坏轻重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种因素有关。(4)强震:震级大于或等于6级,是能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其中震级大于或等于8级的又称为巨大地震。
地震分类
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
怎样粗略判断地震的远近与强弱
地震时震中区的人们感到先颠后晃,随着震中距离的加大,颠与晃的时间差会逐渐加长,颠与晃的强度会逐渐减弱;在一定范围以外,人们就感觉不到颠动,而只是感到晃动了。若地震时你感到颠动很轻,或者没有感到颠动,只感到晃动,说明这个地震离你比较远;颠动和晃动都不太强时,说明这个地震不很大。
科学避震
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应震,立即采取行动避震。假如你的行为镇定自若,就会获得安全,躲过灾难,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只要掌握一定的避震知识,事先有了一定准备,震时又能利用预警现象,抓住预警时机,选择正确的避震方式和避震空间,就有生存的希望。
震时是跑还是躲?
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这是因为震时预警现象很短,由于剧烈地动,人们行动往往无法自主;如果是在楼里,跑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若住在平房,发现预警现象较早,则应力争跑出室外到开阔、安全的地方避震。所谓就近避震,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对策。
躲在什么地方避震?
室内应寻找“救命三角”,选择室内结实、能掩护身体的物体旁、易于形成三角空间的地方,开间小、有支撑的地方;室外应选择远离建筑物,开阔、安全的地方避震。
身体应该采取什么姿势?
“伏而待定”,即蹲下、坐下或趴下,尽量蜷曲身体,使身体重心降低,同时,双手要牢牢抓住身边的牢固物体,以防摔倒或因身体失控移位,暴露在物体外而受伤。
怎样保护身体重要部位?
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或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书包、被褥、沙发垫等顶在头上。
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侵入。
保护口、鼻:有条件的情况下,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尘、毒气吸入。
震时被压,要怎么办?
01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物或其他危险物;
02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砾等杂物,扩大活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03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时再被埋压;
04 不要随便动用室内设施,包括电源、水源等,也不要使用明火;
05 不要长时间呼救,保持体力,用敲击声求救;
06 闻到煤气及有毒异味后或灰尘太大时,设法用湿衣物捂住口鼻。
给大家收集整理了2套防灾减灾日教育课件,有需要的老师可以去下载使用!
相关阅读
-
活动方案|5·12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防震小知识及防灾减灾班会课件
活动方案|5·12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方案防震小知识及防灾减灾班会课件...
-
【家庭教育•科学育儿】学育儿知识,做智慧家长---清城区第三幼儿园家长运用《指南》开展“家庭一平米阅读角---亲子快乐伴读”活动
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家庭教育既是摇篮教育,也是终身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为深入贯...
-
【头条】每天看那么多育儿知识,做不到这一点!学再多也没用…(家长必看)
大概每个当妈的人一定都有这样的经历:从刚刚得知自己怀孕开始,就买了一大堆育儿书籍回家;然后每天都要逛很多很多...
-
【天下奇闻】印度准高铁屡遭袭击欲请“防牛员” 研究称女性一周工作超55小时易抑郁
乌克兰首任总统抱怨退休金太低:对国家来说是耻辱;研究显示女性一周工作超55小时易抑郁...
-
李讷晚年外貌酷似毛主席,买车被厂长认出要送给她,她却婉拒好意
李讷晚年外貌酷似毛主席,买车被厂长认出要送给她,她却婉拒好意,李讷,延安,毛主席,王景清,李银桥,毛泽东...
-
骨肉瘤(OS)是恶性原发性骨肿瘤,易发生肺部转移、恶性程度高、预后差。...
-
软组织肉瘤(soft tissue sarcoma)是发生在结缔组织的恶性肿瘤,包括皮下组织、肌肉、肌腱,血管、结缔组织间隙以及空腔器官支柱基质等。虽然发病率不高...
-
资助人和出版商日益要求研究者在实验中考虑性别的作用——这项要求不仅有争议,而且颇难做好。...
-
“懒得取名字”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高中地理黄河的知识点,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I期临床:NY-ESO-1 TCR-T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
在目前的I期临床研究中,评估了TAEST16001细胞在表达NY-ESO-1抗原的晚期软组织肉瘤患者中的安全性和临床活性。...
-
看守所的冬天怎么熬过来?泼冷水澡,穿着拖鞋,脚上都套两双袜子
看守所的冬天怎么熬过来?泼冷水澡,穿着拖鞋,脚上都套两双袜子,拖鞋,监狱,被子,棉裤,冷水澡...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