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学新知识 > 用扑克牌搭建高塔.docx 3页VIP

用扑克牌搭建高塔.docx 3页VIP

时间:2023-10-16 09:03:02 作者:
摘要:用扑克牌搭建高塔.docx,用扑克牌搭建高塔 【学习任务】 学生通过设计不同的结构, 改变扑克牌的形状, 搭建符合要 求的高塔

扑克搭建高塔【学习任务】学生通过设计不同的结构, 改变扑克牌的形状, 搭建符合要 求的高塔,从中感悟形状、结构与稳定性的关系;学生在搭建高 塔的过程中, 能够将所学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运用, 从而解决简 单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小小纸牌, 你能搭多高?不用任何黏合剂, 你能把纸牌搭多 高?其中又有什么诀窍?在学习了教科版《科学》六上“形状与结构”单元之后,学 生对这方面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特别是在课堂上进行框架 结构的设计和比赛之后, 学习劲头更高了, 学生纷纷要求再组织 一次类似的活动。 怎样组织一次既跟教材内容相关, 又具有趣味 性、挑战性的活动呢?教灵机一动, 能不能用一副扑克牌来搭建 一个高塔呢?一副扑克牌, 不增加其他材料, 这样材料是限定的, 学生利用有限的材料,发挥想象力搭建高塔,既要考虑成本,又 要考虑时间,更要考虑形状与受力、重心等问题,适合学生的水 平。结果学生们围绕着这种纸牌游戏, 边玩边讨论――如何用最 少的牌搭建出最稳固、最高的塔楼,他们玩得不亦乐乎。教师给每个小组提供的材料是 1 副崭新的扑克牌(每副 54张)和一把剪刀,自由搭建,允许将扑克牌弯折,但不得折断、 剪断及其他任何处理,设计、搭建一个扑克牌高塔,高塔最多只 能使用 54 张牌。

搭建完成后,纸塔必须在不借助外力的情况下 保持 30 秒。搭建时间限定为 20 分钟。以最后高度决定名次,若 高度相同者,看谁的用时少,用时少者为胜。经过仔细测算,确 定搭建的塔高度达到100cm的为优秀,80?99cm的为良好,50? 79cm的为较好,50cm以下的为尚需努力。扑克牌搭建高塔的活动开始了, 有的小组采用搭桥形式,打 好基础,层层向上;有的小组剪开扑克牌,相互卡在一起往上叠; 有的小组先对折竖立,再平放一张牌,再对折竖立放置,一层一 层向上叠;有的小组先悄悄讨论,再合作叠牌……他们有的折, 有的叠,各显神通,都小心翼翼,紧张激烈中他们合作无间,大 家一层一层地往上叠, “塔”也一层一层地往上升。 眼看就要完 成了,这时,搭的学生手一抖,“塔”就哗啦啦地全倒了,传来 一阵阵惊叹声和惋惜声。“哎”一声叹息,又一声“没关系,我 们重新搭”,有一个小组的塔高超过了100cm,全组成员都兴奋不已;另一个小组的塔高已经达到 90cm了,但是还没测量高度, 高塔就倒塌了,小组成员懊悔不已。经过学生们的不懈努力,一 个个成绩出炉了, 75cm 84cm 88cm, 90cm最后,一个小组以112cm的高度夺得首届搭建扑克牌高塔的 冠军,赢得全班学生的热烈掌声。

这次活动简单而又具有挑战性, 其他年级的学生也纷纷要求开展这项活动, 最后这项活动变成了 深受全校学生喜爱的活动,每年举办一次。【案例评析】本案例中,教师不局限于课内内容, 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需 求,及时提供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 成功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 趣,体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 其关键在于教师具有 较强的课程意识,在做好课内教学的基础上, 更关注学生的学习 需求,开发了课程资源。本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设计活动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 内容深浅适宜、操作简便,蕴含了许多学习内容,渗透了工程学 思想。在不断的尝试中,在不断的吸取教训中,每个组都有所收 获。“上轻下重、上小下大,采用三角形结构”,这些特点在学 生的作品中都有体现。在一定的时间内,学生既要运用所学知识, 又要考虑材料多少,还要发挥想象力,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这样的经历对他们而言是难忘的。类似的项目还有不少,如鸡蛋撞地球、搭桥、抽蚕丝、认识 校园的植物等,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科学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丰 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增长学生的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